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体育师友》2021,(5):75-78
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推进体教融合更好发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讨论"结合"与"融合"的差异,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体教融合的联系,提出推进体教融合的策略:1.提高政府部门监察力度,保证相关部门有序执行; 2.实现学校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活动意识; 3.转变家长传统体育理念,推动体教融合发展进程; 4.消除传统模式遗留问题,加强体校学生健康发展。以期达到推进体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的体教融合"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2.
2020年9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发展中的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并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来保证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任务。按照"政策分析呈现现实景况、国际镜鉴提供参考经验、中国方案谋划未来蓝图"的逻辑,研究认为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实施《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政策目标,要从学校体育、各级各类体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社会体育组织四类主体,以消解政策壁垒、实现目标融合来承担时代使命。作为我国体教融合镜鉴,英国与我国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划分较为相似,且以政府、社会和市场协同实施的《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启示我国体教融合政策执行。从体教融合组织治理、活动开展、赛事运行、人力资源和保障举措五个方面,提出以共促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组织,激发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多样化活动,兼顾普及与提高目标的多层级赛事,培育高素质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师资,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多领域资源为一体化体系,形成体教融合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体育强国的重大命题,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最基础、最具有战略性的工作,国家提出体教融合新理念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则成为必然。采取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体教融合的重大意义、概念、目标价值、发展方向来剖析体教融合这一新时代议题。研究认为: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诉求,是解决青少年体育短板的重要举措。体教融合的概念突破了二元对立,不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简单融合,而是从青少年成长的视角来回应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不同诉求。新时代体教融合价值在于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体教融合需形成中国特色,需借鉴国外的经验,需通过顶层设计使政策落地。我国体育学界需对体教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吸纳世界体育强国对体教融合的相关研究,在形成中国特色体教融合理论的同时,推动体教融合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中落地。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6):68-71
我国从最初的"体教结合"发展到"体教融合",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行体教关系的发展,寻求一条让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的道路。在"体"和"教"二者之间的关系中一直在探索、实践,寻求最有效的融合方式。现阶段的"体教融合",其重点就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与青少年的竞技体育发展。目前,体育体系和教育体系还不能够达到"有机融合","体教融合"的目标和最终形态尚未形成。研究认为:融合的本质是回归,就是让体育与教育融合,让体育回归教育。要让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就必须要解决:改变观念、制度融合、优化管理、学训融合、运动员等级及运动队等级评级细化、师资融合、完善各个级别体育赛事,从而使我国体育与教育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校体育课程大多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对青少年参与各级各类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措施做的不够到位。《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现有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学校组织竞赛活动较少、体育项目课程开展单一,体育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体教融合理念下的青少年竞赛参与将由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联合制定相应措施,改善体育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增强青少年竞赛参与意识和机会。该教学模式将成为解决目前体育竞赛所面临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性纲要文件。但是,目前体教融合还面临着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体育功能单一功利化、家庭和社会体育缺失、后备人才培养不畅等问题。要通过全面落实体教融合制度设计,推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体教融合主体责任,切实调动其发展内驱力;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落实“家-校-社”联动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策略,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制定切实工作举措,有效配置资源,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体教关系的历史流变,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梳理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体教关系的思想特征及实践得失。研究认为,体教关系转型并非简单发轫于政府的战略引导,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转型逻辑。在体教分离和体教结合阶段以工具理性为主导趋势,呈现为迅速建立、强化巩固自有体育体制的体教关系,相对忽视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在体教融合阶段以价值理性为主导趋势,呈现出优化完善自有体育体制的体教关系,却面临着难以深度权衡各主体利益的政策执行困境。对此,提出遵循以青少年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目标、确立以“体”回归“教”的方针、构建体教融合的支撑体系、完善体教融合的运行机制、优化体教融合的实施环境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深化体教融合是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转型发展要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推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发展瓶颈,在树立体教协同育人、多元开放融合的现代化治理理念基础上,研究建议从目标、资源、措施的一体化融合上改革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融合与创新双视角,对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经验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启示及借鉴。"三大融合"包含理念融合、制度融合和资源融合;"四大创新"囊括科研创新、智库创新、模式创新和引领创新。借鉴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我国休闲体育在专业建设中需转变理念、优化制度、融合资源,从而实现科研智库、齐头并进,模式多元、引领社会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以体医融合为出发点,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界定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主要维度,分析了深圳“脊柱健康服务站”模式、上海“体教医”相结合模式、常州“健康促进新模式”的主要经验。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体医融合政策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关联性不强;政策主体模糊,主体参与的协同性不足;体育健康促进内容松散,标准性缺失;体育健康促进的运动处方库建设滞后。结合体医融合模式,提出优化路径:强化法律效力,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契合性;明确实施主体,形成多主体协同参与模式;完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结构,建立规范的内容标准;强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处方库”,全方位提升共享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翔  马晓芳 《体育科技》2023,(6):144-146
体育教育承载着教育不可或缺的精神塑造,品格培养的功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融合到普通教育体系的“体教融合”理念促进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但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如何充分利用“体教融合”进行发展却并未得到有效落实,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需求,场地设施条件局限等外因;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教师教学“新”能力有欠缺,政策支持不聚焦等内因。为此对高职体育教学研究提出建议:优化顶层设计,落实五育并举;完善统筹管理,协同政策保障;匹配职业需求,制定体教方案;培育品牌项目,树立特色品牌。以期充分发挥“体教融合”的优势,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融合与创新双视角,对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经验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启示及借鉴。"三大融合"包含理念融合、制度融合和资源融合;"四大创新"囊括科研创新、智库创新、模式创新和引领创新。借鉴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我国休闲体育在专业建设中需转变理念、优化制度、融合资源,从而实现科研智库、齐头并进,模式多元、引领社会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我国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化,规划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全新布局,构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实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以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辈出的发展目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协同理论与体教融合之间的契合性;解读了协同理论视域下体教融合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对体教融合的基础框架进行设计。并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的具体实际以及发展特征提出发展对策:夯实学校体育发展基础,践行“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核心,构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强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政策支撑和现实需求释读新时代体教融合内涵,对比新旧体教融合概念差异,研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总结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认为新旧体教融合在概念内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关注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面临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多元共识的体育功能和矛盾重重的培养现实;存在环境失真、制度失灵、机制失衡和模式失新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应注重深化思想融合,营造发展环境;促进目标融合,破除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融合,畅通培养机制;加快措施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翔 《辽宁体育科技》2023,(1):116-122+134
剖析体教融合指导意见提出时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思考解决体教融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对策。结果显示:新时代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协同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从竞技体育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之间的矛盾转向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体教协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通过普及科学认知,体育纳入高考;政策鼓励引导,支持多元服务;依法提供保障,建立监督机制;实施制度指引,经费专岗专用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体教融合发展中引发的新矛盾。  相似文献   

17.
汤际澜  郭权 《体育学刊》2024,(2):134-141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中外高校体教融合模式对我国高校体教融合发展困境和路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高校体教融合倡导方式和责任主体维度组成的高校体教融合模式比较框架之下,美国是体育经济产业驱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欧洲高校体教融合模式有政府集中规制模式、政府辅助资助模式、体育联盟居中协调模式和自主协调模式,中国是政府规制多方协同的高校体教融合模式。当前我国高校体教融合模式存在强政府集中规制,弱社会促进环境;多职能部门行政管理,少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教育资源投入,低体育氛围建设;重学生准入资格,轻运动员个人成长等困境。我国高校体教融合应从发展中国体育事业和产业,引领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社会需求;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提升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竞技水平;涵养高校体育文化,推动建设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友好环境;夯实高水平运动员全面成长理念,实现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研究了体教融合视野下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分析了青少年体育训练现状,阐述了青少年体育训练的难点。旨在通过研究,从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推动青少年热爱体育训练,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真正意义上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共词、多元统计和战略坐标度等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对2000-2021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体教融合”主题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有关“体教融合”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段历史,政策因素是促进“体教融合”研究的主要动力。体教融合、后备人才、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体教结合和竞技体育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关键词之间的整体密度较低,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当前,体教融合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运动员学训矛盾、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模式、新时代学生体质健康与国外业余训练模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学校体育改革5大类,且之间具有强联系性。其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是关注重点,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是关注热点,具有持续关注的趋势。学者在对“体教融合”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实证性和机制性等方面,仍需加大研究,以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一凡 《体育风尚》2024,(2):113-115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不断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工作成为体教融合背景下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根本举措。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以自觉主动、具体针对、持之以恒为原则,积极探索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进路。然而,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活动开展理念有待深化、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较为滞后等现实问题。为此,可通过更新活动开展理念、完善活动评价体系、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全面增强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质量,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