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媒和传媒大众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中介物,广义包括的较多,狭义是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社、新闻性期刊等。传媒大众化,则是指媒介的传播形象、传播取向、传播定位。提出研究并重视传媒大众化倾向这样一个问题,是新闻理论及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媒大众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反映时代、反映时尚、适应大众的一种传播形态。传媒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包括媒介文化、通俗读物、流行音乐、广告文化及时装模特等亚文化,其倾…  相似文献   

2.
全国组建了60多个试点集团 “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其中以新闻和时事评论为重要内容的就属于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3.
全国组建了60多个试点集团"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其中以新闻和时事评论为重要内容的就属于新闻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传媒随国家发展而发展,大众传媒在某个时期的影响范围、结构组成、价值取向都可以看为特定社会政治变革的证据。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变迁和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直是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热点。孙聚成博士的学术专著《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5.
娱乐作为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在大众传媒兴起后,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娱乐新闻指的是新闻在内容方面报道关于娱乐界的消息,而所谓娱乐新闻泛滥指的是新闻在内容上大肆报道,在形式上,采用渲染煽情甚至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眼球,满足其好奇心,甚至窥视癖。在媒介产业化运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早期大众传媒是以报纸,书籍等传统载体进行传播信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方式也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层出不穷,然而电视的出现可以说是大众传媒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所具有的的现场性、参与性、选择性,使得其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颇受喜爱。而在电视传媒的庞大的受众人群中,青少年则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由其在其特定年龄段的好奇心,求异心,等心理的影响,青少年也就成为了电视传媒的最主要受众。主要阐述了当今社会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促进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积极引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  相似文献   

8.
李国银 《新闻界》2005,(3):110-110,132
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众传播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传媒内容却越来越“软”,娱乐化成了席卷全球的传播潮流。日本著名传播学家竹内郁郎曾言,大多数传媒信息的90%为娱乐信息,①而威尔伯·施拉姆也看到了娱乐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份额,“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除了新闻和广告……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快的功能。”②而我国大陆自从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媒介传播的大部分内容都表现出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在传播的形式上注重传受双方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即使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又称为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指的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等的总称。在西方,大众传媒也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社会效益,则指的是一项工程对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社会福利方面所作各种贡献的总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信息摄取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大众传媒充盈着我们的生活,于此同时,大众传媒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足够含量的信息,不断吸收来自外界的不同资源,扩展我们的视野和思想,让我们充分掌控信息,时刻维持清醒的头脑。由此看来,大众传媒对社会效益及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大众传媒对社会效益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传媒随国家发展而发展.大众传媒在某个时期的影响范围、结构组成、价值取向都可以看为特定社会政治变革的证据.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变迁和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直是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热点。孙聚成博士的学术专《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参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出了清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传媒随国家发展而发展.大众传媒在某个时期的影响范围、结构组成、价值取向都可以看为特定社会政治变革的证据.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变迁和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直是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热点。孙聚成博士的学术专著《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参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出了清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传媒随国家发展而发展.大众传媒在某个时期的影响范围、结构组成、价值取向都可以看为特定社会政治变革的证据.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变迁和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直是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热点。孙聚成博士的学术专著《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参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出了清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媒介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鹏 《新闻记者》2002,(5):33-34
大众传播媒介是知识经济的培育摇篮 ,也是知识经济成长发展的平台。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就不可能有知识经济的普及与繁荣。反过来 ,知识经济又能够推动、促进大众传媒的进步。媒介业不仅在反映、报道、记录、分析时代社会方面要作到“日日新 ,又日新” ,在自身建设尤其是软件硬件装备方面 ,也要与时俱进。新闻传播事业本来就是处在时代前沿的行业 ,对新生事物有着职业必备的敏感与快速理解接受能力。传媒院校建设热传媒与教育都是如今国内经济领域最红火的行业 ,因此 ,传媒教育产业升温便是题中应有之义。前不久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举办…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庸俗化的传播倾向、审丑化的传播内容、信息污染加剧、传媒暴力盛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资本经营者、大众传媒与受众三个方面.重构人文精神需要采取五个对策:以人为本的大众传播理念、以传播生态平衡为主旨的绿色传播导向、媒介自律与新闻专业主义、受众监控与公共政策约束、受众积极的意义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传媒人的媒介素养浅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金文 《新闻记者》2004,(11):41-4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大众传播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传媒人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大众传媒能否全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防止消极影响,同时对其他人的媒介素养也有“言传身教”的作用。传媒人是传媒的内行,至少是行内者,一般已对传媒有较多的认识。然而人们对传媒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时代的发展又使大众传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传媒人的对传媒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例如,以往对新闻传媒的宣传作用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和重视,而对其信息沟通作用、意见交流作用、舆论监督作用、实现民主政治作用等,则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把它…  相似文献   

16.
胡婷婷 《新闻界》2000,(6):62-63
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大范围的舆论的形成、发展和消失往往是公众受到引导的结果。“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所谓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传媒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①在社会公众和国际、国内发生的种种事件之间,大众传媒成为一种中介系统,“大众传媒处于形成社会舆论的中心位置。”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报刊视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机关。”将报刊比喻为舆论的纸币,“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形象地说明了大众媒介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的重要功能,以及新闻舆论同社会…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影响全球的社会文化思潮,消费主义的影响正日渐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传播领域正在出现消费主义趋势,表现为新闻传播内容的娱乐化倾向以及传媒经营管理中的拜金主义特征.新闻传播应该是信息的传播者、环境的监测者,社会的守望者,这是新闻的基本法则,但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这种基本法则正在面临危机与挑战.消费主义新闻倾向目前已进入中国的大众传媒,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坚守新闻的守望精神,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也可称为"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它是在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指的是在信息传播途径上专事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  相似文献   

19.
在新传媒环境下如何加强儿童媒介启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环境,是指由个体或群体接触的传播媒介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环境.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媒环境. 有调查显示,现代社会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媒介的技术特征(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等)决定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比例,信道特征与容量,而媒介的社会特征(媒介的立场、风格、传播内容及其选择标准等)则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视野和社会认知(如看到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从何种角度看到等).  相似文献   

20.
略论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璐 《新闻界》2003,(1):20-20,28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思考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时,就明确指出了传媒“使文化代代相传”的功能。本质上,这就是传媒教育功能的一种表现。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是传统社会教育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而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媒充当了新的“故事”讲述者,开始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正如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所说:“真正的教育也离不开新闻(媒介)。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播的对象。”一、大众传媒施教的潜隐性1.身份确认大众传媒虽然有着明显的教育功能,但大多数情况下却并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