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璇 《军事记者》2006,(8):10-12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在这两个数字不同寻常地重叠的日子,军报于7月18日举行了纪念“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座谈会。中宣部、总政治部、中国文联、中国记协、中国作协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军内外部分著名作家、评论家,在“长征”副刊工作过的老同志以及作者代表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庆贺“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与会者对“长征”副刊长期以来坚持高品位,弘扬主旋律,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并举的办刊方向给予了积极评价,对“长征”副刊以文学形式反映火热的部队生活、讴歌广大官兵献身国防…  相似文献   

2.
吴万里 《新闻界》2002,(6):46-47
解放日报的副刊《朝花》名气很响,办得确实不错,特别是所刊登的杂文都可谓精选。但常常有一点想法想给她提一下(包括对其他报纸的副刊、特别是文艺副刊),即不要过分地依赖名家,因为名家≠名文。办报、包括办副刊,只有立足于“大家”,依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才能办好!比如7月23日该报副刊围绕“7月26日”——120年前这一天在上海外滩出现了第一批弧光灯,组织了五位名作家写文纪念。名为散文,应该有真情实感,但是否人人都有这种艺术构思、能写出真情实感呢?看来,未必!特别是散文,硬作是作不好的。所以,…  相似文献   

3.
《航空档案》2010,(5):F0004-F0004
2010年4月18日,一架机头写有“轴心国噩梦”的B-25轰炸机在美国空军博物馆上空进行纪念飞行,纪念1942年4月18日杜立涛特轰炸东京。  相似文献   

4.
张健 《新闻战线》2023,(10):17-20
今年4月3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纪实散文《寻找“山果”》,讲述记者在云南实地寻访一位名叫“山果”的姑娘的经过,以扎实的采访、翔实的细节和朴实的文风,生动展现了大山深处乡村全面脱贫的巨变。从选题策划到采写编辑,再到全媒体传播,这篇文章为“大地”副刊如何用文学作品引导社会舆论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学副刊尤其是党报文学副刊,作为报纸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配合报纸的其它版面,完成报纸宣传的任务。文学副刊固然要遵循文艺的一般规律,为读者提供内容精美、品位高、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但如果对办刊宗旨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它应承担的宣传职能,游离于报纸整体的宣传方针、任务之外,则容易出现办刊导向上的偏差。 《湖北日报》“东湖”文学副刊是开办时间较长、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的一个副刊。近些年来,该刊坚持正确的导向,围绕报纸的宣传方针、任务,积极做好配合宣传。简要总结分析“东湖”副刊近些年来配合报纸宣传的实践,笔者认为,文学副刊在宣传上要把握如下重点: (一)对国家和省的重大政治活动、事件,重点建设工程和一段时间内的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文学副刊要积极认真配合宣传。如1993年12月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995年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长江二桥通车;1996年的“抗洪救灾”;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香港回归和三峡截流等,“东湖”文学副刊都积极认真组织稿件和专版,浓墨重彩进行配合宜传。类似上述重要事件是报纸当时的重点宣传对象,文学副刊如对此采取趋避淡漠的态度,就难以体现配合宣传的职能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全国城市报纸副刊理论研讨会由长江日报发起,11月8日至11日在汉口举行。讨论的议题比较多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怎样看待报纸副刊?传统的说法将文艺副刊叫作“报屁股”,实际它与报纸处于同一载体之中,是报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的同志比喻,报纸是“正屋”的话,副刊就是“花园”。大事在“正屋”来议,“花园”里则要浏览赏析陶冶性情。报纸第一位是新闻,副刊是第二位的。它和整张报纸的格调一致,力求“新、广、杂”,面向  相似文献   

7.
4月优异策划     
《青年记者》2010,(9):25-25
《哀玉树》/总策划王更辉、黄灿,《南方周末》,2010年4月22日 简介:4月21日为纪念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遇难者的国家哀悼日,4月22日《南方周末》推出6个版的《哀玉树》特刊。特刊包括“悼”、“担”、“救”、“生”、“伤”5部分,包括编辑部评论《用我们的目光照亮他们向天国的路》、该报记者采写的《喇嘛救援队:  相似文献   

8.
副刊三题     
一、关于报纸副刊的地位 中国报纸副刊最早是以“附张”的形式出现的,第一张副刊则是1897年11月24日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字林沪报》附张“消闲报”。从报纸问世的那一天起,副刊就如影随形。不过那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版面协调和对读者欣赏品味的调剂。当时,它确是正报的次要部分,称“副刊”则是名副其实的“副”。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报纸事业的发展,副刊的作用、地位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地把副刊看成是正报的延伸和补充,副刊也一直甘当配角,居于从属的地位,甚至在历年来开展的我…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工作》2010,(2):44-44
2010年4月23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为纪念这个节日,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宿州市土甬桥区图书馆于4月23日上午在阅览室举办“宿州市作家协会组织作家捐书仪式暨世界读书日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第15个“世界读书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贵大图书馆读书会于2010年4月19日至4月25日举办了以“多读书,读好书,做个快乐读书人”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晨读经典,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7时在图书馆罗马广场组织100余人,  相似文献   

11.
温州日报编委、专刊副刊部主任霍冬生撰写的论文《让“后花园”繁花似镜——关于党报副刊的几点思考》,在10月16日举行的全国报纸副刊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副刊附着在新闻纸上,办好副刊可以为新闻纸增色,增强报纸的文化品位和对受众的黏性。2019年1月12日,《泰州晚报》推出以泰州地标“坡子街”命名的副刊,以其精准的平民定位、务实非虚构的文风、温暖的人文关怀,深受读者喜爱。本文以“坡子街”副刊为例,分析其办刊特色、创新举措和运营方式,探索新时期地市报办好副刊路径,供广大报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副刊初探     
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曰“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副刊的魅力     
黄啸 《新闻知识》2000,(10):18-20
十几年前,我是中学生,是副刊的读者。我把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北京日报“广场”副刊上的锦绣文章剪下来,剪成了厚厚的一大本。大学毕业后,我自己做了副刊编辑,一做就是10年,我的读者把我编的版面上的好文章剪下来,跟我说他们的感动和收获,我觉得自己和副刊更加有了一种亲合的关系,再看报纸的副刊,就有了职业的探寻和比较的眼光了。辉煌与没落《光明日报》今年4月17日有一篇题为《文学副刊缘何日渐“消瘦”》的文章指出;全国各地不少报纸(包括一些大报和文学专业类报纸)原有的纯文学副刊,今年都做了大幅度调整,有的…  相似文献   

15.
名副实不副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把副刊称之为“报屁股”。有些副刊的编辑同志,听到这个不太雅的名字,就会有些不舒服,有一种低人一等之感,仿佛无端被人奚落了一通似的。我看问题出在两方面。言者是相沿成习,用旧的观点看新的报纸副刊;听者也是心中有鬼。副刊之被称为“报屁股”,也是由来久矣了。唐宋时代的“邸报”,大约还没有副刊,也决不会发表李白、杜甫和三苏的诗、或者柳宗元、欧阳修的散文小品。我国报纸最早的副刊,据说是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上海的英帝国主义者办的字林西报上辟了一版叫“消闲报”的副刊;三年以后,上海同文报也开辟了“同文消闲录”。名曰“消闲”,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纪事 4月6日,《农民日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暨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4月10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纪念国际台泰语部、缅甸语部、印尼语部、越南语部开播50周年活动。 4月15日,“中国记者林”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举行首栽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9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在风风雨雨中生存了40年的《中国青年报》“辣椒”副刊宣告停刊了.“辣椒”副刊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平民百姓的青睐.此次停刊并未说明理由.(据《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25日《星期刊·辣椒》副刊).  相似文献   

18.
10月17日在福建武夷山市召开的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02年年会决定设立“孙犁报纸副刊编辑奖”。孙犁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又是我国  相似文献   

19.
丁玲是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第一任主编,在她主持编辑业务期间,《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1年9月15日为第一阶段,《解放日报》为对开两版,文艺副刊放在第二版左下方,没有刊头;1941年9月16日至1942年4月1日改版为第二阶段,《解放日报》由两版增为四版,文艺副刊  相似文献   

20.
《老百姓》是《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副刊中出版较早、时间较长、读者面最广的通俗性副刊。它创刊于1938年11月21日,到1942年7月21日结束,前后共刊出109期。担任其主编的先后有陈春森、仓夷、张正光、曾易。《老百姓》副刊是“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的一次成功尝试。”就这个副刊而言,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即充分关注读者的特点和需求,做到“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