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阿里边防,遥远而神奇。它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那里的雪山哨卡,山高路远,生存困难,极其艰苦。然而,阿里的每一个地名,都让阿里军人感到神圣而骄傲;认识了它,就认识了我们的阿里军人。他们庄严的国家主权意识,可以征服任何艰险的顽强意志和对祖国国防现代化的执著追求,他们的一切光荣与梦想,永远与阿里高原同在…… 界山达坂·海拔6035米—— 世界最高的军事通道 界山达坂是阿里的门槛,其“界”即是新疆与西藏阿里之界。它对全世界多  相似文献   

2.
如果不是我坚信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也许我会把它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然而我宁肯相信人民日报编辑同志的处理标准,因为他们把这篇作品发表在新闻版而不是发表在副刊或文学作品专页上,这就使我确信不疑地把这篇作品看作是属于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而且我认为这是一篇其魅力不亚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新闻通讯。我指的是发表在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的一篇通讯,题目是  相似文献   

3.
我们《陕柴报》创刊迄今,曾发表了许多人物通讯。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编釆人员和通讯员把笔触伸向身边的先进人物,把焦点对准时代精神这个闪光点,写出了大量质量较高的人物通讯。我自己就曾在编辑之余,釆写了50多篇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我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一篇人物通讯要抓住读者,从写作上得把握好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几个环节。人物通讯,标题是点睛之笔。我们《陕柴报》发表的人物通讯,标题比较有特色,象《且看‘哥儿们’重抖擞》、《划线行当无名草》、《‘大胡子’轶事》、《劳模行列新面孔》、《放飞小天鹅的  相似文献   

4.
1987年4月8日是我有生以来难忘的一天——我的处女作《“雷锋小姐”》在《战士报》上发表了。连队为此给我嘉奖一次。也就是“雷锋小姐”使我从此走上了搞新闻报道这条苦中有乐的道路。那是去年3月,我因病住进了广西边防某部医院。住院期间,我采写了一篇题为《“雷锋小姐”》的小通讯。写的是这个医院陈冬岑等4位护士,无论是在广州军区护校学习期间还是在南宁实习期间或是后来到广西边防工作,都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到街上、  相似文献   

5.
《巴山“玉米王”》是一篇人物通讯。它通过在海拔1100米的四川省宣汉县峰城乡犀牛村创造玉米高产奇迹的事实 ,来反映57岁的高级农艺师李焕然的先进事迹。人物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其写作的基本方法 ,也应运用事实说话 ,即用人物本身的富有特色的具体事实来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巴山“玉米王”》的写作特点正在于此。请看通讯回答人们为什么称李焕然为“巴山玉米王” ,李焕然为什么要在高山创玉米高产纪录、他是怎样创玉米高产纪录的等问题 ,几乎全用事实说话。它说 :李焕然“在海拔1100米的宣汉县峰城乡犀牛村…  相似文献   

6.
《玉林日报》2002年9月30日刊登的通讯《水稻始祖现身:几多惊喜几多愁》,继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后,又被评为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这是《玉林日报》首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于一家地市报而言实属不易。而这篇通讯发表后所带来的巨大新闻效应更是令人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7.
《赤子报国情未已》是报道留美归国博士后、夏邑县科技副县长刘佑全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2000年6月27日首先在《商丘日报》发表,新华社又在7月1日那天向全国播发,紧接着,《光明日报》、《文摘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中国化工报》又在重要位置予以刊载。它不但在全国产生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且又荣获新华社中国第12届时事报道新闻类一等奖(位列第一名)、河南新闻奖特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这篇通讯能获得这三个有分量的奖项,说明它既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又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同。回想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我认为它的成功之处主…  相似文献   

8.
1991年3月20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写的通讯《公仆赞——记襄樊市一汽运公司客车一队党支部书记王凤山》。隔了8天,湖北日报一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强化公仆意识》的读后感,作者是读了报上发表的王凤山的先进事迹后而写的。8月,省委组织部、湖北日报等四家单位举办的“为党旗增光辉”征文中,我写的那篇  相似文献   

9.
北京日报记者赵红、通讯员滕四波写的通讯《应该发生的故事》,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此文五月二日在《北京日报》发表后,很快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配发了评论.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很高兴.他说,这篇通讯内容和文字都很好,希望报纸今后多抓一些这类报道. 这篇两千七百字左右的通讯,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它有哪些特点呢?我以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平凡中见深  相似文献   

10.
在1985年全国好新闻入选作品里,有一篇《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获一等奖的通讯《今日大寨》。这里录下它的开篇一段: “金秋时节,我来到大寨。第一印象是,这里山村静悄悄。虎头山默默无语,大柳树长丝低垂,几条牛在山坡慢悠悠地吃草,小雀在枝头鸣叫……往昔那‘红火’的景象,那无尽的人流,都已悄然逝去。那曾经踏上四面八方的参观者的千千万万个脚印的大寨之路,如今已长满荒草,只留下窄窄的山道。夜晚,我住在大寨国际旅行社,偌大一层楼只我一人,静得令人发怵。清晨,我站在虎头山边,遥望蓝天白云,不禁思绪万千:大寨!你为什么这样寂寞?”明眼的读者,从这段描写里已经品味出这篇通讯的特色了。在评委和编者为它加的简短评语中,最后是这样下结论的:通篇报道寓理于情,笔调自然而流畅,使读者在亲切的形象感受中,与主题思想发生共鸣。这  相似文献   

11.
在南京参加中国新闻奖复评工作,不时为各种新闻媒介所发表和播映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而激动。有的新闻和评论,寥寥数百字,但那字里行间却都蕴含着动人心魄、发人深省的推动力量。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1990年8月30日播出的评论员文章——《黄河大桥贪污案引出的问号》就是这样一篇优秀之作。与会评委们听了这篇评论的录音,无不击节叫好。《黄河大桥贪污案引出的问号》,是一篇仅有  相似文献   

12.
《县委书记的“笑柄”》(下面简称《“笑柄”》)是新华社记者解国记发表在《经济参考报》上的一篇人物通讯,反映的是河南省浚县县委书记刘银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事迹。文章发表后,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有的文摘报还做了摘转,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笔者就是首先在一家文摘报上看到内容摘要之后又寻来原文阅读的。阅读这篇通讯,我深深感到:民间传统的表现形式,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表现力,仍然为群众喜闻乐见。我们  相似文献   

13.
二月十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大寨之路》(作者是新华社记者莎荫、范银怀),是一篇十分感人的通讯。这篇通讯运用大量的材料,把大寨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移山填海的革命气魄,活生生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了。人们读过这篇通讯,并不感到这仅只是七  相似文献   

14.
英雄,是他的追寻伊拉克战争前夕,2003年3月16日《每日新报》国内新闻专版发表了一篇《走进郁建兴的“家园”》的通讯报道和相关的新闻背景。这篇独家新闻报道成为当天报纸抢眼的文章,受到了读者的关注,人们竞相传阅。就是卖报纸的小贩也高喊“买一张看一看‘英雄的家园’,武器核  相似文献   

15.
一八三九年三——四月份的《德意志电讯》杂志,连载了一篇没有署名的通讯《乌培河谷来信》。这篇鞭笞虔诚主义,揭露资产阶级的通讯的发表,在巴门和爱北斐特引起了极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是我任《群众日报》通讯员并在该报“庆祝国庆一周年”笔谈会上发表第一篇“处女作”50周年。这一篇文章发表后,写作便势不可挡,接二连三的消息、通讯和短文陆续发表。它鼓舞自己前进,指引自己攀登。刚解放初,我在渭南瑞泉中学高中上学时,被报社发展为通讯员,颁发了米黄色的通讯员证,还给发来每期的《通讯往来》,指导通讯员不断学习提高。“国庆笔谈会”这篇处女作,就是自己投稿好多篇后才被选上的。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首届国庆节,《群众日报》在报上举办“国庆笔谈会”,提出5个问题让读者、通讯员参加。我参…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夏秋之交,我在拉萨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连续半个多月,每天清晨,我习惯地打开收音机,收听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西藏新闻联播》节目,总能在广播中听到这样一个声音:“听众朋友,我是广播电视记者百乡行阿里采访组的记者甘韵琪,我们现在来到了……”随着这清脆悦耳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令我魂牵梦萦的阿里高原,走进了那熟悉的措勤、改则、革吉、狮泉河、日土、普兰和札达,又来到了神山圣湖和我曾经生活了3个多月的纳木那尼峰脚下,又来到了淳朴善良的阿里农牧民中间。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论述部分的《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的第一部分,《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中,提及范长江的两篇通讯。这两篇通讯发表在1942年9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本刊现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电文和范长江的两篇通讯刊登如下,以供读者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可敬的社会考察者恩格斯,刚满十八岁,就开始以生动、犀利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他家乡的面貌了:“……这条狭窄的河流,时而徐徐向前蠕动,时而泛起它那红色的波浪,急速地奔过烟雾弥漫的工厂建筑和棉纱遍布的漂白工厂。然而它那鲜红的颜色并不是来自某个流血的战场……也不是源于人们为道德败坏而感到的羞愧(虽然这确实有足够的根据),而只是流自许多使用红色染料的染坊……”这就是恩格斯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通讯报告——《乌培河谷来信》(在这之前有诗歌)。它不  相似文献   

20.
在举世瞩目的十三大召开前,人民日报10月6日、7日在头版连续发表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以下简称《方位》《觉悟》)两篇通讯。这两篇政论型通讯,以它新颖的论见和雄辩的论证,开拓着人们对改革的视野,推动着人们对改革的思考探索,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涉及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最深刻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