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加强了思想品德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那么,怎样将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结合对课改的认识,我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以下一些简单的看法。一、认识教材,明确教材中儿童生活在教学中的作用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  相似文献   

3.
问题与解答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太多的对人有害的电磁波,那么请问能否用像"太阳灶"那样将这些零碎且有害的电磁波收集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即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生物知识是复杂陌生的,而生活是亲切熟悉的,所以对于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学生更愿意、也会更轻松地投入思考。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实现生物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深入生活、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消除代沟.素质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然而我们坚信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果,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正教书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更具特殊性,它以文载道、寓道于文,教师必须把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统一起来,寓德育于教学中。语文教材精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认知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文章,那些生动丰富的、有趣又有意义的材料不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吗?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无声"的效果呢?笔者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新课标给教师提出教学的目标与方向,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两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激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之中,同时又运用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的魅力所在就在于"数学很有用",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无数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将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会感觉亲切、自然。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但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即使做了千百道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那么学的多少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真正原因。因此,在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元化教学,丰富教材内容。就语文教学而言,只有经过生活情境的熏陶,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言技能,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将它适当的应用在我们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充满生机,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能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就如何将生活融入到数学中去作一些浅显的讨论,从数学课问题情境引入生活化,上课内容生活化和课后作业生活化几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4.
说起教材,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狭义地理解为教科书,就是一本本老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载体,教师可以据此照本宣科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现在最普遍的广义的说法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将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相当重要,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让数学走进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更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儿童的这种天性,因势利导,使学生主动起来、生生互动起来、师生活动起来,在“动”中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注意问题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孩子有更多机会体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文云 《科教文汇》2009,(32):132-13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职中语文教学中,更要把语文教学、活动、评价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教材是根本资源,但教材在教学中并不是唯一的。灵活处理教材,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效的数学课堂,要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挖掘身边的生活资源,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中职化学教学中,除了将化学知识与医学联系起来外,还与健康意识、环保教育有机联系起来,将会使化学的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学数学。我们只有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化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才能使小学生学起来亲切、用起来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