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现场听课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教学片段如下。【片段一】1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是4一个正方形,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吗?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生迟疑了一会儿。【反思】原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方格图,而执教教师把关联度不大的5×5方格图随同题干一起呈现,为问题提供了一个信息指向,对学生的直觉思  相似文献   

2.
正"数方格"是一种直观简易的计量面积的方法。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各种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大多从"数方格"开始。但很多教师对"数方格"这一环节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领会"数方格"这一设计的意图,忽视了其中蕴含的重要价值。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教学为例,试图阐述对"数方格"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价值的理解。一、解读教材:为什么要"数方格"?(一)从数学的"原点"出发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方格图"的优势和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空间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方格图从形式及所涉及的知识点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从方格图在培养学生方位感和距离感两方面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对教师更好地利用方格图实施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72):76-78
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赋予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的使命。现在小学数学教材,应用了多种数学工具来协助学生展开上述能力,其中,"方格图"在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应用最广,它有利于学生进行动态思考。文章从"方格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领域的数学价值及运用策略两方面进行阐述,让"小方格"起到"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当前的数学课堂学习比较枯燥、无味、不生动,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学习数学.鉴于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以需激思"、"以疑激思"、"以奇激思"、"以用激思"、"以情激思"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胡昶 《教师》2009,(12)
新课程的理念中,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活动强调遵照计划性、目标性、系统性、层次性、参与性的基本原则下还应该联系数学课程的自身标准,从本体出发来提升教师的数学思维方式涵养;参考数学知识,把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有机地融入日常教案和教学计划内容中去;联系数学问题,把握该问题的解决、探析的过程来触发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利用"过程教学"这个有机模式,将创造和发现的思雏方法疏导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学起源思,思起源疑",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串组织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必然.如何设计问题串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1为什么要设计问题串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维的教学,而  相似文献   

8.
商不变性质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性质,主要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步.首先,教师给每个学生发大小方格纸各一张,大纸12格,小纸4格.指导学生按以下顺序边折边算,初步理解"扩大"缩小"的含义.1.大纸方格数除以小纸方格数,商是多少?(12÷4=3)2.大小纸同时对折,大纸上的方格数除以小纸上的方格数,商是多少?(6÷2=3)3.大小纸再同时对折,大纸上的方格数除以小纸上的方格数,商是多少?(3÷1=3)4.大小纸上的方格数分别乘以2再相除,商是多少?(24÷8=3)  相似文献   

9.
【正】诱思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按照这种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应是启发诱导;数学学习应是主体在头脑中建立和发展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动的"再创造"行为,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下面是我在数学中进行诱思教学的一些尝试。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合理诱思学生上课睡觉,做小动作,玩游戏,我们往往是一...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探索过程一定会有一个或几个"坎"、"台阶"亦即"思考点",对其进行充分的展示,并适时适当地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发现突破之法,那么"灵感"便不会再神秘,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会变得积极主动而顺畅.而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并抓住"思考点",就成为关键.1在新知识的生成与学习中,要善抓"思考点"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基础知识网络,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渐进过程.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方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17):52-53
其实方格图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点子图、数对图、坐标图都是它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运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方格图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论述了方格图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就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过程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思维的灵魂.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究的愿望.学生的思维始于问题,并且随着问题的解决促进知识的建构.俗话说得好"行成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动力.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就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适时利用"问题情境"引入概念、启发思维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维论认为,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以“思”为主线,构建“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合作探究、点拨启思;巩固提高、引发深思;总结评价、促进反思;精设作业、练中多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趣中思、动中思、玩中思、探中思,发展思维素质,促进数学思考,实现有效教学,这对当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维论认为,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以“思”为主线,构建“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合作探究、点拨启思;巩固提高、引发深思;总结评价、促进反思;精设作业、练中多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趣中思、动中思、玩中思、探中思,发展思维素质,促进数学思考,实现有效教学,这对当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设置了"思考"栏目,对这些"思考"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从数学实验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基本活动经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领悟与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用探索型折纸实验来探究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得"的理念得到落实,并通过教学反思从中总结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云:"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促进思维,而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究方式转变.下面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置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中学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一些饶有趣味的方格(如棋盘)问题.它与常规的数学问题的形式不同,属于非标准问题的范畴,因而也就不能用常规的解题方法去解决.冯跃峰同志在[1]中给出了“格阵”的概念和性质,从而使得解决一类方格问题“有规可循”了.  相似文献   

18.
<正>网格问题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热门题型,在网格中研究格点图形(在正方形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我们把以格点的连线为边的图形叫做格点图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和新课标的理念相符合.中考中的"格点问题"也秉承了"狠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这一精神,既突出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了学生对图形的敏锐观察力和对数学规律的发现探究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决策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生动介绍了方格盘铺盖问题如何借助涂色解决,进一步研究了涂色方法在解决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对整点涂色,对区域涂色,对线段涂色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系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清空;忽视连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脱节;认知不透,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干扰;理解不深,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经历;等等。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做"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看"中习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思"中升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