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报有办报的苦乐和荣辱。报纸天天说话,天天向成千上万的读者说话。报人的苦乐和荣辱,同说什么样的话有关系。报人是用自己的笔说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心中想说的话,说老百姓想说而又难说的话。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度大。马寅初深知此中甘苦。他说:“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了;言人之不能言,就更难。”正因为不太容易,正因为难,一旦说出来,往往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正因为不太容易,正因为难,一旦说出来,往往有祸患及身。纵有祸患及身,但抚躬自问,心地坦然,无愧于中。所以说,报人之乐莫过于说真话,报人之荣莫过于说真话。报人之辱莫过于说假话,报人之苦莫过于真话应说而不能说,假话不愿说而又不得不说。袁世凯称帝前夕,逼迫当时名记者黄远庸写劝进文章。黄远庸不愿写,又不敢拒绝。于是写了一篇似嘲似讽、依违两  相似文献   

2.
某报刊有次向著名画家方成约稿,请他写一篇千余字的淡幽默的文章。方成如约交了稿。文章刊出后,漫画家说:“我把刊出的文章从头到尾细读了几遍,发现加上标点在内,只有十六个字是我自己写的。”方成不由得“幽默”地说:“再没有比这更幽默的事了”! 编辑对所发稿件有进行修改的权利,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修改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之更准确、更精练,同时也更深刻(如果可能的话);而不应该“删掉”了原稿所透露出来的作者的风格个性,使之仅仅成为干巴巴的一个骨架,成为缺乏文采的“千人一面,千文一色”的东西。即便是新闻稿件吧,也应该写得尽可能生动  相似文献   

3.
4月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陈鲁民写的评论,说现今有些人靠咬名人出名,由于“效果”不错,近年来此举有成风之虞。已经被咬的名人受害之多之重令人吃惊,诸如陕西省党校某退休教授大咬诸葛亮,说他是“历史上最虚伪的人”,提议将《出师表》从学生课本中删去,这位寂寞几十年的教授因此迅速“出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咬孔子,说孔子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因时值不少国家正在建设或筹建孔子学院,此论一出也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一 报纸是人办的,文章是人写的,于是有说法叫"报类其人,文如其人".就是说我们办报写文,其实就和平时的说话做事一样,大家听多了你说的话,见多了你做的事,就可以看出你是什么样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作者写出什么样的书。——英国谚语看一下书名,就能判断这本书。——阿拉伯谚语笔之伤人,甚于狮爪。——印度谚语好书是人的最忠实的朋友。——斯洛伐克谚语说过的话就会忘记,写下的字长存记忆。——埃塞俄比亚谚语  相似文献   

6.
(一)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一定在于他们干了常人望尘莫及的事.比如,我们说季羡林是大师,因为只有他掌握"吐火罗文"这种几乎灭绝了的语言;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大师,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大师的理论能懂的也许只有几个人,但这几个人就可以认定爱因斯坦是"大师";大师的作品不可能成为普及读物,能读懂<存在与虚无>的,注定寥寥无几.但他们能想出来,能写出来,他们的智力和毅力非常人所及.  相似文献   

7.
“风格即人。”很多人都认为这话是马克思说的,也有人说不是,并且旁征博引,搬出好多资料。我到图书馆查了查,证明后一种说法正确。我认识上的一个错讹也由此得到纠正。“风格即人”是谁说的?是18世纪法国一位博物学家布封说的。布封是科学家,也是著作家。他写的  相似文献   

8.
他嗜书成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逛书店,在书店里呆一两个小时,抱一捆书出来,整个人就多云转晴了。他是个典型的“杂家”。他说,人不能为自己规定只写什么,不写什么,一个作家、学者,应该对各种文体都能驾驭,这样行文才自由。只有内心自由同时表述自由,才有可能得到好文章。  相似文献   

9.
去年,开明书店六十周年纪念,遵开明老友王知伊同志之嘱,写了一篇纪念短文,以《开明风格》为题,借题发挥,说了一句多年来想说而未说的话。我说:“解放前的出版社,有几家书店是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的。生活书店有生活风格,开明书店有开明风格,它贯穿了它的书、人和事。”“生活风格,开明风格,是我们出版界前辈一代人所培育的我国文化史上极可珍贵的传统,应该让它发扬光大,它是真正中国文化和文明史的产物,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气的聪明人。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在京剧《群英会》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着力描写了他如何舌战群儒,联合孙吴击败曹操的故事。在这场舌战中,诸葛亮先后在激烈的辩论中驳倒了张昭、虞翻等七位对手,接着又针对对方的特点以“激将法”使孙权起兵,以“三气”周瑜而掀起赤壁之战,卒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的确做到了知己知彼,很了解谈话对方的想法和心理态势,并善于采取不同的说理方法一一击破。如果诸葛亮不善于揣度人心,不了解孙权  相似文献   

11.
“风格即人”。很多人都认为这话是马克思说的,也有人说不是,并且旁征博引,搬出好多资料。我到图书馆查了查,证明后一种说法正确。我认识上的一个错论也由此得到纠正。“风格即人”是谁说的?是18世纪法国一位博物学家布封说的。布材是科学家,也是著作家。他写的(自然史》在世界上很出名。他专门论述写作问题,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风格则的讲演。“风格即人”就是这篇讲演中一警句。“风格即人”,遮普普通通的四个字,一出世就像插了翅膀一样,漂洋过海,活跃在各国许多文人的笔下,并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赞赏。这里恐怕包含看一些道理…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主张文章写不出时不硬写;但同时他又说他的文章常常是“挤”出来的。他形容这个“挤”字,有一段极好的文字在《“题未定”草(一——三)》中:“笔,是有点古怪的,它有编辑先生一样‘挤’的本领。袖手坐着,想打盹,笔一在手,面前放一张稿子纸,就往往会莫明奇妙的写出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大概不会是一次成功的,总得要改的。开头起草的时候,一定有缺点,一定有漏洞”,“所以写好之后,要自己看,多看几遍。”这是我们的老前辈叶圣陶同志勉励新闻工作者的一段话。叶老说的“文章”,当然也包括评论,“总得要改的”,说明修改是评论文章写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工序。可是有些同志特别是一些初学评论写作的年轻人,不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写评论总想一次成功。既怕麻烦,不愿自己动手改;更爱面子,不愿别人对他的文章作修改。这两种想法根源是一个:过份  相似文献   

14.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每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要细心地听取被采写者的意见。我曾采访过一位助理工程师,用微机控制百吨锅炉节约原煤的事。写稿时我为他加上了一段“闪光”的话,文章发表后,他感慨地对我说:“本来这是篇好文章,可你加上这样一段我没说过的话,就显得多余了”。我十分尴尬。至今想来,都是一件憾事。打那以后,我坚持每写完一篇新闻稿,都要让被采写者亲自看一看。再有就是不能强人所难。去年夏天,我采访了我厂一位优秀青年工程师。他谈到,我迷上了革新,竟  相似文献   

15.
“人如其文”,出自《东坡集·答张文潜书》。当苏轼读了张文潜的文稿后,便给张写信,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好,和他兄弟苏辙的文章很相像。接着写道:“子由(苏辙字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由此观之,苏东坡用“文如其人”,只是讲苏辙的文章深沉恬静不易为人赏识与他的不愿人知的性格相符而已,并没概括一种什么社会现象,并不像现在许多人说的“人”一定“如其文”是个“规律”。是的,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里,“人如其文”者确实古今均大有人在。但“人不如文”者也在所  相似文献   

16.
严格地说,独特性已包括在典型性之中,事例是典型的就应该是独特的,而不是一般化的平不拉的。之所以还要把独特性单挑出来说一说,是因为常见有看似很严整的稿子,似乎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厘不爽,可就是没有一件能让人兴奋的事,没有一句能让人记住的话,像一塘清水,缺少鱼虾,波澜不兴,了无生机。此所谓“无瑕之,无瑜之作”也。这里面当然有写作水平问题,即把本来有个性的事例写“板”了,把本来生动的事例写死了,  相似文献   

17.
诸葛子瑜之驴诸葛亮有个哥哥叫诸葛瑾,字子瑜,在东吴孙权手下当差。此人脸长得很长,有人称他驴脸。诸葛子瑜有个儿子名叫诸葛恪,因勤奋好学又聪明,当时被誉为神童。一日孙权大宴群臣,叫人牵一头驴来,拿个纸条,上面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贴在驴头上。意思是说:...  相似文献   

18.
高辉 《军事记者》2010,(3):26-26
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定”;“设文体有方,变文之数无方”。这些都是说文章并无固定的章法,一篇文章一个样。文章写好了。写法也就由自身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一生写了许多好文章,当别人问他是怎样写出来的时,他说:“吾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为文。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欧阳修的“三上”为文,对我们业余写作者来说至少有三点启发。 其一,写作要善于挤时间。写文章时间哪里来?欧阳修“三上”为文的做法,就是善于挤时间。善于利用零散时间,特别是善于抓住那些别人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短”时间。鲁迅曾说过:“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许多有成就的作家,他们成功之作并不都是用整块时间坐在书房里写出来的,而是利用生活中零  相似文献   

20.
贾稳湘 《新闻实践》2012,(11):63-63
《东阳日报》有两篇“脚板新闻”,读来让人难忘——酷热的夏日,记者黄祥、金轶轩不怕艰苦,亲身体验处于社会底层生活,一人拉黄包车,一人当送水工,他们用脚板采写出的感受是:“双手是疼的、双腿是软的”:请某些人不要再为短暂的“没水喝”而一再催促,送水工一直在路上;请不要再因他们外表“粗糙”而抛出嫌弃的目光,他们的劳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须知,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是记者用脚板体验苦力活而得出来的。笔者认为,用脚板写出来的新闻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切实地反映了基层群众的生活。很有价值!近年来,一些媒体上的新闻不是靠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得来的,而是靠打打电话、拷拷文件资料、当当二传手等拿来主义的打快拳方式写出来的,这样,记者身子就会变懒,写出来的新闻就不生动。当今,提倡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要求记者关注群众需求,说群众想说的话,说群众能懂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