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尚有大量未刊的辑校稿,最著名的有历代石刻数百种;古籍三四十种(其中只先后出版了《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集》、《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沈》、《小说旧闻钞》、《岭表录异》及《云谷杂记》等七种)。另为鲁迅研究金文的专著手稿四百三十余页(似为未完之作);景写的瓦当文字数册;汉碑释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同时也是国学大师,他的辑佚成就卓著,辑佚有《会稽郡故书杂集》、《占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等书。鲁迅辑佚义例严谨,考证精确,特点鲜明,是民国时期辑佚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在古籍辑佚学上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为我国新文学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我国古典文学和历史著作做过很多整理、研究工作.当年,鲁迅在故乡绍兴,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档案挖掘、编研,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他辑录发表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会稽郡故书杂集>中就收有谢承<会稽先贤传>、虞预<会稽典录>、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贺氏<会稽先贤像赞>、朱育<会稽土地记>、贺循<会稽记>、孔灵符<会稽记>、夏侯曾先<会稽地志>等八种,前四种是史传,后四种系地志.  相似文献   

4.
许广平同志说过:鲁迅“勇于学习,好学不倦”,“因之他的脑子就是万有文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欣慰的纪念》)而这些知识的得来,是同他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密切相关的。一九○九年,鲁迅回国后,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与绍兴府中学堂教书。为了辑录《会嵇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就埋头披览古说,遍寻野史笔记,曾多次前往浙江图书馆和府中学堂图书馆借阅古籍,即所谓“翻类书,荟集古逸书”云云。鲁迅在图书馆里研读很认真,常常是边读书边记  相似文献   

5.
汪中是清代扬州学派的著名学者,他所计划撰写的《述学》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学制废兴的著作,与今传汪氏文集《述学》并非一书.本文考述了汪中《述学》故书的内容及编撰过程.并清理了由《述学》故书引起的关于汪中与章学诚的一段公案.  相似文献   

6.
古文是经学和文字学上的重要概念。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古文和小篆、籀文并列,视为三种字体中最古的一种。到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澂提出古文是战国时代的文字;民国初,王国维进一步认定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文字。近几十年来,因为战国文字资料的大量出土,王国维的古文六国文字说被学者们普遍接受。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人所谓古文作了全面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说文》古文、三体石经古文、汉代经注中的古文以及《汗简》和《古文四声韵》所引的经书古文。《说文》古文和石经古文的考察合为一章,按《说文》字序排列,分析字形或用法,与出土古文字尤其是战国文字作对比;汉代经注中的古文包括《仪礼》古文、《周礼》故书以及《周礼》郑注、《礼记》郑注、《毛诗》郑笺中注明的古  相似文献   

7.
据朱绣梓《西和县志》记载,“按汉初已设盐官,盐井之发现想在周秦时代”。郧道元《水经注》中说:“古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陈济集览》记载,陇西郡设西县,有盐官。这些记载说明古代西县所辖地有盐官《现礼县盐官镇》。据正史记述,案五陇西郡,而西县之名先于陇西郡。周秦的西夫丘、西垂、秦初的西峙均在西县此地。至今,盐官还有一些盐井发祥于周秦的传说,相传股高为周秦时的第一任盐官,认为盐井是胶高发现的,民间占卜中的卜辞还有胶南贩盐之说。奉先祖伯益的后裔中满一支在西戎保西垂时,就有开发盐井的能力。据樊志民(…  相似文献   

8.
目前所见文献中,沈璟的别号"古平舆郊居居士"仅在《南词韵选》一书中使用过一次,此号以其姓氏郡望之"沈"姓及当时辞官乡居的生活状态取得。由于文献稀见,此号知之者甚少。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版《全宋诗》第1册所收刘兼《初至郡界》七律诗,前四句为"嘉陵江畔接荣川,两岸旌旗下濑船。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其中"郡印"一词,在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全唐诗》点校排字本第22册上也作"郡印"(见该书第8699页)。按:"郡印"误,应是"郡卬"。"卬"音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出版的《全唐诗》下册上即是"郡卬"。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匕部"卬"字的解释是:"望.欲有所庶及也。""郡卬"即是"郡望"。这诗句中当"郡望"讲的"郡印"不是一般辞书上所说的"郡  相似文献   

10.
会稽郡虞氏家族是魏晋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并以经学传家,在经济、文化上保有很大优势。这一家族人才辈出,研究虞氏家族的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世纪世族地主的经济、文化基础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