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有声读物产业在经历了UGC、PGC两种内容生产模式之后,形成了当下较为成熟的PUGC内容生产模式.但是从审判实务中可见,数字有声读物产业中面临着授权不能或授权不规范、举证与证据公证保全难、版权登记仅能公示不能公信、网络平台间接侵权的判定存疑、诉讼时间长且赔偿金额较低等版权保护风险.因此,应当积极应对数字有声读物产业...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2018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卷第80题的考查内容,分析在有声读物出版中对著作权问题的常见认识误区。在辨析相关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广大考生正确界定有声读物制作的性质,明确出版有声读物需要获得的授权内容,并对有声读物所涉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有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各类阅读载体的进化,有声读物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有声读物的出现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也为传统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对中国有声读物版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有声读物版权保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安 《科技与出版》2021,(6):103-109
发展壮大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必须重视版权保护,尤其是版权许可.文章基于对2010-2020年我国115份司法判决书的实证研究,发现有声读物版权许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寻求版权许可,擅自录制传播有声读物的侵权行为频发;二是虽有寻求与有声读物出版相关的版权许可,但因版权许可不规范而产生的侵权行为多发.对此,应通过强化一般许可、推动集中许可、寻求法定许可等途径,构建合法且高效的有声读物出版秩序,推动文字作品有声出版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数字化期刊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锐锋  刘清海 《编辑学报》2011,23(3):201-203
分析新形势下我国数字化期刊侵权的主要表现及侵权隐患,指出完善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合法使用机制是保护数字化期刊版权的当务之急。提出加强立法和技术研究,建立著作权专人负责制或聘请法律顾问,建立著作权集体保护制度,建立国家的数字版权交易平台等群防群治对策,呼吁人们一切从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出发,妥善解决好数字化期刊"海量作品授权难"问题。强调新媒体和新模式条件下版权保护最佳方法是"一对一授权"。  相似文献   

6.
杨绪强 《编辑之友》2015,(12):80-83
网络版权授权机制是基于中国网络版权现状,为保护数字作品的网络版权,解决网络版权侵权问题,促进网络版权市场健康发展而建立的明晰网络版权归属的一系列规范的总和.我国网络版权授权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以版权问题为导向、以"积极建构"为动力、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繁荣版权市场为目标.议价机制、授权方式和版权意识是当前影响网络版权授权机制的重要因素.推动网络版权授权机制构建的路径有完善网络版权授权平台,引导网络版权议价机制健康发展,规范网络版权授权内容和方式,培育版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版权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多种路径下的有声阅读推广服务,公共图书馆力求实现阅读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但在大力开展相关服务时也暴露出不少法律问题,包括有声读物本身缺乏法律明文规定、制作和传播有声读物过程中面临著作权侵权风险.应通过加强立法工作,对有声读物进行法律界定、多方主体依法共同维...  相似文献   

8.
我国数字有声读物产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期,但同时也深陷诉讼漩涡。以权利衍变过程为主线进行归因解析发现,权利衍生中的行权失范、权利冲突中的传播失序、权利救济中的维权障碍是数字有声读物难以摆脱侵权困境的主要成因,而跨越部门法局限的领域法学可有效应对此侵权困局。因此以领域法学为方法论,应从规范主义转向实效主义,建构软法治理下的商谈式合作模式以实现自治进阶;从私益冲突转向公私兼具的领域治理,通过比例原则等工具塑造公私二分的综合性治理体系以实现共治进阶;要善用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由刚性对立转向柔性规制,妥善运用调解制度克服来自于主、客观方面的双重阻隔,最终力求形成对数字有声读物侵权困境的善治格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有声读物的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为研究对象,对有声读物内容、生产方式、内容载体及其局限性进行了阐述,简要分析了有声读物的内容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提出,语言表达就是核心生产力,悦耳悦心就是最好标准。要坚持精品意识,加快推进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何珊 《出版科学》2023,(2):89-96
移动音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显现成为“听觉转向”的重要标志,并伴随着移动终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逐渐丰富了叙事形式和内容。本文以叙事学的“听觉转向”为背景研究互动有声读物中的数字叙事:首先,界定互动有声读物的概念,论述其后线性叙事、多模态叙事和空间叙事三大叙事特征;其次,从情节类型、文本架构和互动模式三方面着手探究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设计;最后,从工具体验、使用体验和意义体验三个维度分析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11.
有声读物是数字出版的新形式,催生了我国的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文章从我国有声读物出版产业的发展环境出发,分析现有发展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史秋雨 《图书馆论坛》2012,(4):32-35,20
重点分析我国有声读物的受众和特性,阐述有声读物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及图书馆建设有声读物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有声读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同步教辅属于教科书演绎作品。目前中小学教辅授权编写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行政管理文件之间有冲突和司法机构援用合理使用制度作为同步教辅侵权的抗辩的合理性存疑。通过梳理相关行政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分析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模式,可以认为,按照中小学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和体系结构编写配套同步教辅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有声读物在移动终端的传播得到了良好条件。而3G技术的成熟则为高质量的数字有声读物的传播提供了渠道。随着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移动终端越来越智能化,数字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对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补充形式,成为必不可少的、被越来越多受众所接受的阅读方式。移动流媒体技术使得数字有声读物的传输更加快捷,未来数字有声读物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符合人们新型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5.
孙诺 《传媒》2015,(15):52-53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有声读物在移动终端渠道拥有了良好的传播基础,而4G技术的成熟则为高质量的数字有声读物的传播提供了渠道.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移动终端越来越智能化,数字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对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补充形式,成为必不可少的、被越来越多用户所接受的阅读方式.移动流媒体技术使得数字有声读物的传输更加快捷,未来数字有声读物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符合人类新型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6.
眼下,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条件下,近年来新闻官司也出现了上升趋势。当前,新闻工作者成为被告而对簿公堂,许多是由于出现新闻侵权而引起的。如何防止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就成为当前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想防止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内容开发、录音制作,还是在产品发行、营销上,车载有声读物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内容储备与质量、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竞争力与受众定位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如文本来源单一,内容储备不足;价格过高,销售渠道单一;用户黏性不足,难以养成使用习惯;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同其他媒体抗衡,法制建设不健全,盗版侵权问题挤占盈利空间。从车载有声读物自身优势、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文化资源储备、已有的发展基础四个方面来看,车载有声读物发展具有可行性。从内容与受众、质量与价格、销售与营销、宣传与品牌以及广告与盈利五个角度来看,车载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还可以更明晰。  相似文献   

18.
孟宪堃 《新闻传播》2022,(3):115-116
探寻有声读物的服务创新和价值重塑是有效应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策略.将场景化思维引入有声读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新视角,以移动设备、传感器、定位系统、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的"场景五力"为基础,以挖掘有声读物用户需求和设计细分场景为主线,以数据作为桥梁连接用户、平台和其他企业,构建了有声读物产业的生态闭环.  相似文献   

19.
电子书版权保护与版权授权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保护是电子书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从分析电子书的营销模式着手,探讨了其核心竞争力与内容版权的关系,阐述了授权障碍表象下电子书产业链上各主体利益失衡的本质,对创新授权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的行业规模急速扩大,但行业规范相对滞后,短视频的音乐侵权问题亟待改善。本文选取了行业内的代表性案例,探讨短视频行业的音乐版权问题,发现存在环境、机制、意识等多方面的侵权原因,并在授权机制立法、短视频平台管理、利益主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短视频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推动相关音乐版权的保护,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