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昕宇 《出版参考》2023,(2):5-8+17
博物学具有在地书写的悠久传统,相关图书的出版曾极大推动了人类从意识深处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当前的博物出版蓬勃发展,基于博物学探索研究的三阶、不同空间形态、呈现方式、选题策略的图书都体现了对在地性的关注,也存在很多尚未重视的空间。从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等维度建构读者积极地方感,可为博物出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种薄收与低层次重复出版现象李保平【石家庄】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这是出版工作者的常识。图书质量严重滑坡,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出版业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畸形出版现象。大量低层次读物的重复出版,是构成当前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3.
重提TQC     
重提TQC金常政当前出版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出版体制,以图书质量管理为中心是十分重要的。质量即是图书出版的前提,也是图书出版的目标。原来辞书界不少同志认为,辞书和百科全书是一块知识净土,图书质量问题应该不大。近来出现“王同忆”现象,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当前图书出版中存在的“丛书多”现象进行探讨,以期对图书馆深层次业务工作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图书出版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但图书出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失衡现象。本文从出版产业链的角度系统总结了我国出版生态中的十大失衡现象。作者认为,这些失衡现象是图书出版产业中的不和谐音符,破坏了良好的出版生态,影响到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产业安全。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扭转这种局面,使中国图书出版业能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新课改后,教辅图书市场丝毫没有因减负而受到影响,反而更是空前的高涨,整个教辅图书出版市场呈现出一片虚旺现象.这种虚旺现象对我国教辅图书出版市场来说,是一道屏障,一块绊脚石.如何解除这种虚旺现象,如何规正我国的教辅图书市场,还教辅图书出版市场一片澄静,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赖德胜 《中国编辑》2006,(5):43-46,80
在某种意义上,图书出版的关键在于选题的策划与实施,绝大多数图书的面世,都是出版人精心策划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已出版的图书中发现出版人和出版机构的理念,对此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梳理。本文想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讨论图书选题策划,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优秀图书,二是如何策划出版优秀图书。  相似文献   

8.
索引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香平 《中国索引》2006,4(3):26-27
通过图书出版现象,思考索引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提出崇本举末统率索引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乡里 《兰台世界》2016,(3):130-132
《博物志》的作者张华是一位有儒者气质的博物君子,其知识的渊博在那个时代是无与伦比的。他对方术知识很了解,但本人并非方士,故《博物志》中有"辨方士"的内容,揭露很多方士之说的虚假。张华以博物君子的身份,在《博物志》中建构了涵盖山川地理、远国异民、各种动植物、人类的发明创造物、风俗、信仰、史事等方面内容的博物学框架,相对于西方和当今的博物学体系,其范畴更为博大。《博物志》中的很多博物知识,或来源于古书,或来源于民间传说,但多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体现出中国古代博物学轻实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略论图书宣传管理李晓晶在出版工作中,图书宣传管理是通过对出版机构和从事图书宣传活动的人员的调控,保证图书宣传能够正常而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达到图书宣传决策的预期目的的工作。图书宣传管理是图书宣传有效性的保证,它本身也是图书宣传的组...  相似文献   

11.
李楠  姚远 《编辑学报》2011,23(5):398-400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视角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认定1914年创刊的《博物学杂志》是博物学向生物学演化的代表性期刊,它所提倡的“发明全国之博物区系”“裕民足国”“学问之道,锲而不舍”“增进学识,改良教材”等办刊原则,显示了民初时期国人办刊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深入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图书出版发行也在发生着巨变,从一种畅销书走遍天下到各种畅销书潮起潮落;从一个选题可以高枕无忧数载到同类选题遍地开花;从坐享专业分工到打造出版品牌;从图书发行到图书营销……尽管如此,从现代营销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图书出版营销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不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缺乏统一的营销理念,营销传播观念淡薄,出版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等。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向我们涌来,以消费者为主导将成为21世纪市场的主要特征,关注品牌形象,注重营销传播也必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谈论精品图书时,往往只关注作者的名气、出版物的内涵以及出版装潢的精美,而很少关注图书的文字质量,对图书中出现的别错字、误用、错用等较为宽容。就是在出版行业内部,对图书文字校对环节不够重视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把文字校对简单地看做只是行对行、字对字的机械操作,认为与图书质量好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图书出版工作中的数学之我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董凤举图书出版的全过程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问题。图书出版使用的纸张,从其使用规格上讲分全开,对开,4开,8开,16开,32开,64开,128开……从数学上讲,这些开数呈以下数字规律:20,21,22,23,...  相似文献   

15.
出版系统探论吕宗耀(一)按照传统说法,图书出版工作(以下省略“图书”二字)指图书编辑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近来又有新意,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出版管理和发展战略,有人认为还应包括书评……这些说法均反映了出版工作的实际,都有一定道理,但意见比较分散。从系统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原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联邦初期中国图书出版的发展和变化,并将苏联时期的中国图书出版情况与之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未来俄罗斯联邦出版中国图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辅图书质量的瓶颈及破解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学教辅图书的出版是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治理教辅图书市场混乱的现象也是出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破解中小学教辅图书质量的瓶颈,会促进出版社和文化图书公司的健康合作,促进教辅出版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出版空壳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何时,出版业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码洋很高,却没有什么利润,实际效益当然不会好到哪儿去。出版社的外壳看上去很大,但囊中空空。这就是近年出现的出版空壳现象。出版空壳现象是指掌控书号的正规国有出版企业——出版社,以合作方式向业外非国有文化单位——“工作室”提供书号、负责终审,而图书的成本投资、营销策划、编排制作等运作均在“工作室”完成,“工作室”图书制作费用经出版社转账,日:“内循环”,“工作室”向出版社支付(书号)管理费用,或提供较低折扣的图书由出版社自行销售后获得利润。也就是从投入到产出到获利整个过程在社外进行,出版社只对部分关键运作起控制作用,从中获取管理费或少量利润。这种现象称为出版空壳现象。由于审批制的原因,“工作室”即使已经具备了出版功能也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因此,出现了“工作室”借鸡生蛋、借社生书的奇特现象。在其他行业几乎是不存在的,出版空壳现象也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9.
自出版社引进竞争机制后,经济利润已经成为出版社和编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抢抓能在销售市场一炮打响的图书选题成为出版工作的重头戏。而目前图书市场日趋饱和,能创造良好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的选题已经难以寻觅。因此,许多敏感的出版人独辟蹊径,瞄准新闻事件,追踪新闻人物,捕捉新闻现象,利用其轰动效应来开辟市场,以减少前期投入。这种做法愈演愈烈,渐成潮流,形成了一种现象,笔者称之为“出版新闻化”(在社科类图书出版中尤甚)。笔者试从其惯用手法、成因及利弊等方面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一各家出版社在追逐新闻化潮流中…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把握重庆市出版导向,提高图书质量,促进出版繁荣,从今年3月21日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对重庆出版集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至2004年新出图书的三审意见按20%的比例进行了检查。目前,此项工作已顺利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