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在赣南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发生的,民俗体育文化现象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要坚持自己民族文化模式的独特性,才能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转型传承和发展客家民俗体育不可或缺.当前,客家民俗体育存在生存环境改变、功能转化、意识淡化、传承人老化、传承经费不足和管理机制不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抓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机,明确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地位、完善内涵、实现功能转换、培养竞争意识、构建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构建多元发展模式推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走古事”是福建省连城县罗坊乡人民每年元宵节举行的客家民俗活动,其历史起源、发展经历、组织准备、活动过程等都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特色.罗坊“走古事”这一客家民俗既有客家文化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客家体育是由客家人在不断的繁衍和变迁中产生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文化,是一种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代文化不断冲击下,客家体育文化面临着难以有效保护和合理传承的双重困境。基于此,对客家体育文化在现代文化浸润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客家体育的有效保护措施展开讨论,最后对客家体育的转型途径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传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为个案,研究民俗体育融入现代生活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探讨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的传承和发展。结果显示:社会的快速转型给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对民俗体育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体现出多元素融合的特点。充分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探讨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生成机制,才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南康"鲤鱼灯"是一项极富赣南客家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它融音乐舞蹈、灯光造型、剪纸刻字等为一体,包含了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促进客家民间工艺发展、发扬光大民间表演艺术、营造安定、祥和氛围,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和保罗·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理论进行梳理,认为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应该关注当下,依靠我国民俗主体的集体记忆,强调权力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重视仪式和身体实践。唯有如此,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才能走出困境,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俊平 《广西教育》2023,(3):165-168
本文分析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性传承的价值意蕴,以及面临传承价值偏离、传承场域缺失、传承主体离席、人文价值缺失、生存空间狭窄、传承主体断裂的危机,阐述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体、创设多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场域的创新性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赣南客家聚居区保存着种类繁多的礼俗仪式,这些仪式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特征;近年,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下,一种为国家权力所操控的现代"文化展演"运应而生,并在形式上重现了村落中的民俗礼仪。以宁都翠微之春文化艺术节为例,通过文化事项在仪式与展演两类场域的比较,阐明赣南客家文化在仪式与展演的相互转换中,逐步实现自身的传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从传承主体、传承目的、传承场域、传承内容、传承手段等方面总结土家族耍耍的主要传承困境.借用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分析耍耍传承困境的成因.认为耍耍传承困境的出路在于传承主体权责明确、传承目的统一多样、传承场域异地共享、传承内容有机互联、传承手段多元包容.  相似文献   

11.
以右龙板凳龙的田野调查为支撑,对社会转型视阈下徽州民俗体育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徽州民俗体育面临着认同缺失、传承主体断裂、渠道不畅和受众减少等困境.提出各级政府部门及乡村领导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专家学者的研讨与合作,重视活态传承人的培养,创设校园民俗体育生态环境,同时加强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建设,唤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拓宽对外传播途径,打造独特旅游品牌,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20,(3):92-9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民俗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引领,对客家民间武术文化发展传承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客家民间武术的当代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挤压客家武术生存空间,传统传播方式削弱着客家武术影响力,同质化文化发展潮流消解着客家武术异质传承等多重困境.迫切需要通过注重客家武术文化价值的现代转型与传承,开拓內承外传的多元化传承与交流格局,挖掘多元文化势能,增强客家武术的时代文化认同等进行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田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在探讨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质基础上,从文化生态视角分析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路径,该研究将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源于身体活动,生产劳动、祭祀神明的活动仪式和军事训练,其主流是来自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畲族、瑶族等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客家先民具有崇文重教尚武的习俗。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面临生存环境改变、人才流失、场地破坏、外来体育冲击、社会风俗转变等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民俗体育旅游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良好城镇文化的塑造,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给予法律、政策、制度支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成立相关的民俗体育组织、扶持民俗体育传承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大对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力等策略,推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探究了民俗体育视角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蕴含的多重民俗体育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凤阳花鼓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价值、全民健身的体育价值、“五育并举”的教育价值、地域特色的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人的断层、传播方式的局限、民俗体育价值研究不足、社会关注度的缺乏等情况,是凤阳花鼓民俗体育价值的现代传承遭遇的诸多困境,值得我们警惕。通过挖掘历史、文化、体育价值,创新推广方式,探索凤阳花鼓与现代艺术、音乐、舞蹈、体育等的融合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凤阳花鼓,增强在年轻人群中的吸引力;培养传承队伍,开展数字化保护,保障老艺人、培养接班人,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凤阳花鼓成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标杆;创编广场舞,服务全民健身,创作具有凤阳花鼓特色的健身广场舞,使全民健身活动具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文旅交融、五育并举,打造凤阳花鼓的文旅IP,依托高校智力资源,探索一条民俗体育文化与高校合作的新路径,让这朵“东方芭蕾”之花更加绚丽地绽放。  相似文献   

17.
讲好少数民族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受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瑶族信歌的传承遭遇民族文化教育场域失位、政府激励力度不够、传承主体与方式单一等困境,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科学研究,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进一步推动瑶族信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自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且不同民族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不仅大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湘赣边区为例,对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开发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多样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客家传统民族音乐在当前音乐文化中的地位日渐边缘化,发展受阻,引起传统民间音乐爱好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以保护与传承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为目的,从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困境入手,从文化意义认识、内涵剖析、广域交流、学习与传承等角度提出了加强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认同的主要措施,希望帮助客家传统民间音乐走出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20.
档案文献成为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真实记录了客家廉洁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我们研究客家廉洁文化的重要依据。可以从中概括出客家廉洁文化比较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典型特点,主要包括以俗语民谚和民间故事传播廉洁意识;以家教文化潜移默化民风民俗;以山歌汉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高台教化;以宗祠族谱、厅堂楹联等传承客家族群与精神血脉。典型特点是具有显著的多样性、鲜明的层次性和强势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