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反倾销是WTO框架下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从WTO成立的1995年开始,中国一方面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运用反倾销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又明显不足。为此,应当加强对反倾销的研究。文章对反倾销的历史演变作了粗线条的勾勒,并对反倾销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人们客观地认识反倾销的性质和作用,科学地应对这种新贸易壁垒形成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反倾销已经成为反对不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头号目标,保护贸易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频繁对我国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论文描述了当前国际反倾销形势,分析了国外对华的反倾销形势和原因,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可能损害进口国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反倾销程序中引入“公共利益”评价,能够更好地平衡各种利益冲突。然而“公共利益”本身的内容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使得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实际是把“双刃剑”,必须确定一整套严密而完善的措施,才能在适用“公共利益”条款的同时防止其被滥用。  相似文献   

4.
WTO《1994年反倾销协议》的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反倾销协议》同以前的反倾销守则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在规范和统一国际反倾销法,保护国内产业免遭进口产品倾销所带来的损失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仍有一些条款不够科学和严密,因此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反倾销协议》对世贸组织的新成员中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人民的交往日渐繁多,中国大陆成了台商投资的一块热土,两岸的贸易金额大幅度上涨。两地相继加入WTO后,都面临降低关税的迫切要求,反倾销成为保护民族产业的十分重要的手段。两岸反倾销立法存在很大区别,对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大陆反倾销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反倾销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国际反倾销对中国的影响、原因和中国对国际反倾销的态度变化,提出了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反倾销法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本是保护国际公平竞争、使进口国产业免受外来不合理侵犯的合法措施,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地成为隐蔽的贸易保护工具,而中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反倾销立法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对我国受反倾销损害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发展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在反倾销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分析研究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均衡利弊利用好反倾销这把法律之剑,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反击进口产品的倾销,保护国内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制度威慑,通过“冷战均衡”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防止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反倾销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国际反倾销对中国的影响、原因和中国对国际反倾销的态度变化,提出了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浅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深化,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并未消除,反倾销已成为一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已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障碍。笔者试探讨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分析中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原因,进而给予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指控以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倾销法在损害认定中确定被诉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时不区分上下游产品;确定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范围时对排除关联当事方及使用地区产业例外规则存在缺陷,并且没有对涉农产业做特殊保护;对于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新建这种损害形态确定新产业没有明确标准。文章通过借鉴WTO和欧美的立法及实践,建议我国反倾销法在认定同类产品时区分上下游产品。在确定国内产业时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排除关联当事方;增加构成地区产业损害的条件和增收反倾销税的相关规定;增加保护涉农产品生产产业的相关规定;明确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新建中新产业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孙娜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124-128
随着贸易自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印度一方面依据其承诺,逐渐取消关税和各种贸易壁垒,另一方面频频动用反倾销这一非传统贸易保护措施,并成为当前世界上使用该措施最多的国家,其主要动机是出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而其它动机则不显著。目前,反倾销措施已成为印度微调进出口政策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产业法在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协调产业组织的关系。竞争法在微观上给竞争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保障经济的健康运行。反倾销法是产业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延伸和实现,它吸收了竞争法的公平竞争理念、维护公平竞争。但在全球自由贸易盛行的背景下,它又转而走向公平竞争的反面,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遏制竞争。这不论与本国产业还是他国产业都有冲突,因此。要加强三者的协调。但在国际上.不论从竞争法还是反倾销法角度作出的协调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缺憾.出于维护我国利益的考虑,我国在完善这三部法律时要加强三者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一贯标榜其反倾销法的宗旨是反对不公平贸易,保护美国人民的福利.但是,通过分析美国反倾销法规制的三种行为--掠夺性定价、歧视性定价和低于成本定价的起因、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经济福利效果,不难发现,美国反倾销法的规制行为与其立法宗旨相矛盾,即美国反倾销法禁止并处罚的,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行为,或有利于增进美国整体经济福利的行为,而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不公正贸易"无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反倾销抗辩和指控实践的呼唤和推动下,我国反倾销的理论探讨不断取得成果。本文在近几年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主流论著所阐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反思,从经济学和国际经济法的角度提出倾销的广义和狭义定义,结合我国反倾销的实际情况重新界定反倾销的行为主体;从法律文件等级的角度对反倾销法进行定义,提出并阐明反倾销制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的新型综合型人才.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工商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观点、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是目前<企业管理>教学内容中一个新的探索点.  相似文献   

17.
反倾销制裁是WTO成员国采用最多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国已成为其最严重的受害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此,国内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际,应学会逐步运用WTO规则中的反倾销协议,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分析WTO的反倾销规则,比较主要成员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可以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制裁提供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丹阳数家企业胜诉美国反倾销案入手,解释美国反倾销调查程序、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并从确定应诉方案、寻求各方支持及把握两个关键三个方面探讨了应对美国反倾销调查与诉讼之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