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其政权的建立都面临着少数族群统治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者都制订了相应的政治、文化政策来巩固政权,经过这些制度的实行,加之各民族迁入内地,民族大融合的大背景,女真族和蒙古族都有不同程度的汉化,但是女真族相比蒙古族,汉化程度要高很多.本文拟从政治一体化、科举制度和语言政策三个方面来阐释女真族相比蒙古族,汉化程度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金代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北方政权,自1115年建国至1234年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刻有文字的金代石刻不断被发现,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石刻资料中透露出有关金代法律的一些信息,为研究金代法律史提供佐证资料。  相似文献   

3.
把"金"的政权放到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可以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史实,去探究少数民族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小中国"到"大中国"转变的推动作用。金朝官制改革适应了汉地统治,进一步加强了国家职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推行的封建化顺应了历史潮流,极大地恢复了生产力。金朝把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把尊孔崇儒作为基本国策,并且有效地把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底端,实现了汉族与女真族之间文化认同。金世宗继续了前代的改革,励精图治,开创了金代治世的局面。学习这块内容,需在关注中国文明纵向发展时序的"经"的同时也关注横向差异性发展空间上的"纬"。  相似文献   

4.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的两个核心概念。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又一高潮,也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本课以耶律楚材家族400年间的起落,折射辽夏金元统治的世事变迁。将看似松散、彼此独立的几个少数民族并立或更迭的政权,以及从并立到统一的历史过程加以勾连统合,在建构整体化知识体系的同时,窥见"多元一体"和"多元共辉"的核心内容和主旨;彰显多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要目;践行"叙史见人"和"释史见事"的史学特质和教学理念。进而尝试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深度学习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封建王朝初期所实行政策的影响往往贯穿本朝发展始终.金代作为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建立初期实行的民族文化政策对金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尤为深刻.金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迁移政策、民族歧视政策、全面汉化政策,直接影响了金代文学地域分布、文人心态和文学创作思想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金代初期民族文化政策的研究,我们将从根源上把握金代文学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其内在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6.
女真族所建政权下的金朝文学具有多民族特征。在金国境内,汉民族虽非主体民族,却是文坛主流;女真虽为主体民族,却是文坛偏师;女真、渤海文学共同与汉民族文学构成鼎足、相辅之势;契丹族、奚族文学呈弱势。多民族文学的互动、互补,丰富了当时中国北方文学的历史景观,成为全朝文学的突出特色之一。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学发展的规律:民族融合、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所建王朝文学的发展及其特征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汉民族代表的中心文化与北方民族边缘文化的双向交流、优势互补,是形成多民族文学格局的历史机缘;凡主体性和民族气质、个性特征强烈、鲜明,且在民族融合进程中善于吸取、学习异质文化之长的民族,其文学就繁荣发达。以往认为金朝文学只是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汉族作家创作的观点难以准确反映其文学的完整体貌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杨博 《宁夏教育》2011,(2):21-22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作演讲时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术观点。他从历史发展、生态环境、文化融合等多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分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关系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近来,一股强调清朝满族性特点的所谓"新清史"的研究范式或观点,在中国清史研究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然而,因对这种所谓政权的满族性的强调而忽略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化的自觉认同,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清代是中华主体历史文化的自觉认同时期,这突出地表现在其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史书编纂方面。清代是中华主体历史文献大整理、大总结的时代,清代满族统治者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化认同的一个特点,就是自觉意识到文献整理是"彰千古同文之盛",编撰史书是"远述百家"以明"时代相承",这些都是与祖国多民族的统一大业密切相关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魏书〉研究》以"知人论世"为原则,深入发掘了《魏书》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尤其注重发掘《魏书》的民族史特色。它认为,《魏书》创造了特殊的民族史编纂体例,以拓跋魏为南北朝历史的中心,以其他民族及其政权为补充,记述了各民族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反映了多民族斗争与融合的时代特色,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少数民族政权为记述主体的正史。《〈魏书〉研究》是正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王亮 《中学教学参考》2023,(31):63-65+75
“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对高中学生认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面貌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该课时空跨度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众多,历史的阶段特征和重大意义需要深入挖掘。文章展示的教学设计以历史地图为线索,通过与其他时期历史地图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辽夏金元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建构方式,以期引导学生提高历史地图运用能力,增强时空观念,深化历史认知,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初郡政策”是一个被史学界忽视了的问题,实际上汉朝推行的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被汉朝以后各代中央王朝所继承、沿用,并加以发展,同样成为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初郡政策”不仅在稳定和巩固汉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对汉以后各代中央王朝能长期对南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也起过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多样性,民族经济的差异和密不可分的联系.地方政权的分立与日趋扩大、紧密的国家统一等诸多因素的有机运动,形成我国民族关系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大杂居、小聚居,谁也离不开谁”的特点。这一国情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族革命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关于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逐步结合起来,作出中国走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历史选择,了世族区域自治作为党的基本民族政策的政策定位,创立了崭新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4.
氐族苻氏在军事部落集团的基础上建立政权时,氐、羌贵族势力豪横,无君臣之体。苻生继位后,为维护和巩固脆弱的皇权,大杀酋帅重臣。而夺得大位的苻坚,更重用汉人士族王猛,继续打击朝廷和地方上违法的氐族豪强,建立起强大的专制君主制度。苻坚还实行“夷狄应和”的民族政策,采取对投降的异族贵族的优礼制和对边境异族的羁縻制。他为促进民族和解、缓和社会矛盾,而坚持抛弃民族偏见、反对民族歧视的理念是非常宝贵和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治理模式的现代嬗变与民族区域自治基本国策的铸型,是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与政治成熟紧密联系的过程。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和成功范例,是适应现代中国民族问题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重大历史抉择。  相似文献   

16.
传统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积淀出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生育观念,从而体现出各民族不同的生育行为。虽然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正规制度的一部份对各民族生育行为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但目前我们的关键问题不是如何制定计划生育政策,而是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这种外生变量在潜移默化中溶入民族文化中,变为内生变量,以促进各少数民族传统生育观的转变,进而实际地影响各民族的生育行为,才能真正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保证云南少数民族生育率持续下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多民族国家"界定了我国的民族组成和民族结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指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统一的民族大家庭"指各民族是平等的兄弟民族。各民族增强祖国观念首先要爱国。  相似文献   

18.
宋朝稳妥的民族政策是宋代诗学繁荣的时代基础之一。它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含四个要点:贯彻仁义治国的路线;开展民族工作时讲究经济效益;以本族人自镇自抚为主;以发展文教事业为根本。宋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地区的发展和诗人的发展,为我们今天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优惠政策。内蒙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此基础上切实用足、用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它作为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内蒙古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正确路径。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具体形式;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具体内容;民族交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