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案例 2012年11月25日,一段源自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录制现场的视频被观众上传至网络,引起轩然大波。视频中作为嘉宾的干露露干毛毛母女三人对现场观众破口大骂、大爆粗口,而节目组人员却并未予以阻止。视频引发大量讨论,更引起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关注。随后广电总局宣布停播江苏教育电视台所有栏目,并要求严禁有丑闻劣迹的人员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剧制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关注度极高的干露露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录制中放泼撒野、大爆粗口一事,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11月28日表示,江苏教育电视台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责令立即停播《棒棒棒》栏目,对这一事件作深入调查,依法依规作出进一步严肃处理(11月29日《京华时报》)。干露露母女一脱而红,虽为大多  相似文献   

3.
邵亮 《新闻传播》2013,(8):193-194
一、引言江苏教育电视台11月24日录制竞猜节目《棒棒棒》时,邀请干露露母女三人参加表演,其间三人撒野无底线,耍横爆粗口,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怒和热议。导致江苏教育电视台被勒令停播整顿。此次事件也给媒体行业敲了一次警钟,媒体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了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祁卫  汤浩 《视听纵横》2004,(5):79-81
2004年4月1日,中国科教电视协作体成员台在杭州召开会议,来自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吉林、武汉、四川、浙江等教育频道(台)的嘉宾就协作体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合作项目——联合制作大型系列访谈节目《白领人生》进行了研讨。会议最终达成了12家教育电视台(频道)联合制作、共同播出《白领人生》节目的意向。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教育电视台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成立为标志,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我国各级教育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兴起,这就给教育电视台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对教育电视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教育电视台面临的挑战以及教育电视台如何应对挑战做了重要阐述。教育电视台是我国电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一个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宣传的公益性教育电视平台,是国家教育信息的交流平台,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国民教育文化素质、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江苏教育电视台因录制竞猜节目《棒棒棒》时,对录制现场的恶言丑行不加制约,致使粗俗视频网上传播,被国家广电总局宣布停播。为什么正规的电视台录制节目现场会出现嘉宾与观众尖声对骂呢?作为嘉宾的干露露母亲说:"说白了吧,别人给我钱,我才发飙的,要不然我能那么去做吗?"一语道破"天机",说明当下有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真的是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7.
每逢周六晚上,浙江教育电视台长达五个小时的大型文化类组合节目——《文化之夜》就如期而至。《说教育》、《文化印象》、《东方星辰》、《会见名家》、《经典》、《精品28》等这些长短不一、雅俗共赏、个性鲜明的文化板块,犹如细雨微风溶入周末的沉沉夜幕中,构筑成一个28频道独有的“文化之夜”。 有人说《文化之夜》是浙江教育电视台品味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人说收看《文化之夜》是一种富有品味的休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3月举行的199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浙江教育电视台的新闻作品《科学家的盟会——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特别报道》,继去年《新浙大成立特别报道》获得全省广播电视新闻评选和全国教育电视新闻评选两个一等奖之后,又一次获得一等奖。至此,浙江教育电视台已有两组会议题材的报道在全省和全国评比中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由天津市广播电视局研究室主任编辑杨斌著的《把脉嘉宾──电视节目嘉宾现象透视》一书已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这是杨斌继《电视幽默论》、《电视广告的潜信息》、《电视幽默论纲》后的第四部电视理论专著。该书就目前渐趋清晰和明朗的嘉宾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嘉宾的起源、定位、选择、魅力、素质、特点、表现与表现力、组成形式到嘉宾现象的现状、各种类型节目中嘉宾的形态、构成等都进行了分析。作者的文风轻松幽默,别具一格,对媒介批评做了有益的尝试。《把脉嘉宾──电视节目嘉宾现象透视》一书出版  相似文献   

10.
业界关于讲坛类节目的研究颇多,但大多是讨论内容,对其制作过程的研究并不多。甚至很多人认为讲坛类节目是众多影视节目中制作较为简单,且制作成本较低的节目形式。本文以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①为例,对讲坛类节目的制作进行分析。选题理念:实用为先,娱乐为辅《名家论坛》是一档定位比较高端  相似文献   

11.
3月15日至6月25日,我们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江西电视台的《金钥匙》,同时,我们分别收看了江西教育电视台25频道的《消费指南》、南昌电视台二套的《家政手册》。这些栏目都属于“生活”类。之后,我们就“生活”类栏目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三年前.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曾经做过一次嘉宾问卷调查,在“正在读的书”一栏中,竟有26位大企业的老板,包括刘永行、柳传志等人在内,填了《杰克韦尔奇自传》。  相似文献   

13.
谭珂 《新闻传播》2009,(10):99-99
五月,央视《艺术人生》前往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录制《中国节&#183;端午》特别节目,嘉宾中大腕云集:国学大师于丹、知名学者纪连海、填词大师方文山、围棋大师聂卫平、香港作家与美食家蔡澜等。豪华的嘉宾阵容,让人感受到了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提到的新闻场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伍洪飞  高旸 《视听界》2012,(3):88-89
江苏教育电视台《苏商》是一档大型财经人物访谈栏目,运行五年多来,以清晰的风格定位、丰富的电视化手法,赢得了第七届江苏广播电视十大名专栏的称号。《苏商》的受众以关注经济的人士为主,包括青年创业者、企业家群体、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1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为贯彻教育部《关于民办二级学院文凭发放的有关通知》召开内部讨论会,《南京晨报》记者王晶卉、《金陵晚报》记者谈洁和该报实习生刘佳(三人都为女性)获知消息,到教育厅试图采访,被告知此次会议不允许除江苏省教育电视台以外的媒体采访,请她们立即离开。三记者坚持留下,工作人员随即叫来保  相似文献   

16.
段晓华,河南电视台《晓华影吧》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武汉教育电视台和河南省有线  相似文献   

17.
黄婴 《视听界》2012,(3):91-92
每个人都有做学生的经历,学生时代最怕的是考试,成年后多多少少都会对失手考试留下一些遗憾的记忆。江苏教育电视台每晚一场的开放式考试节目——《全民开考》,却让人心情舒畅。这种舒畅并非来自于有奖竞答的刺激,而是让观众乐在其中地去经历一场公开紧张的考试,体验一下另类益智又有趣的课堂,却不必在意得分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18.
<正>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是当今电视业发展的一个潮流,教育电视台作为起步较早的专业电视媒体,专业品牌如何造就?频道特色从何而来?究竟教育电视台的立命之本在哪里?成了广大教育电视人的难解之题。品牌是市场学的一个概念,什么是品牌?美国经济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品  相似文献   

19.
《Running Man》是韩国一档王牌综艺节目,2010年开播,节目采用7人固定主持,每期请嘉宾参与,设计不同的情节和角色扮演,由主持人和嘉宾完成一些推理、力量的游戏,节目新鲜刺激,深受观众喜爱。《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和韩国SBS团队联合打造的一搜"综艺航母",是《Running Man》在中国的"克隆作品",于2014年开播。本文从节目呈现的娱乐、文化价值,以《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为对象,从传播学视角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以明晰两档节目深层次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林宏 《现代视听》2012,(9):46-48
对教育电视台这样的专业频道来讲,栏目的品牌塑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具体电视栏目的概念分析和品牌定位,又涉及到栏目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形象的包装与品牌推广,还要考虑栏目品牌与整体频道品牌之间的互动,本文试图通过对《视说新语》节目的具体实践分析,探讨教育电视台电视栏目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