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8,(1):7-7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周瑞阳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麻福3A等6个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在听取了研究汇报,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并现场考察了试验田后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是红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重大突破,已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水稻同源四倍体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遗传育种、细胞工程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如下:创制了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近1000份。选育出同源四倍体水稻雄性不育系6份、不育系材料46份;保持系22份、保持系材料100多份;恢复系28份、恢复系材料500多份;成功地实现了四倍体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三系配套。培育出T462A×T4509等四倍体杂交稻新组合。三系及杂种的细胞学研究表明,其染色体数为48条,为二倍体水稻染色体数的2倍,证明是同源四倍体。并初步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在成都联合主持召开了“全国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蓉油3号推广会”。蓉油3号具有高产、早熟、抗(耐)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截至  相似文献   

4.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5.
巨大效益与深远影响 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研究事业,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到1973年“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成功,整整历时十年。1974年进行优势鉴定,1975年多点示范,1976年全面推广。在全国大推广五年后的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与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并列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一批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开展两系杂交小麦育种概况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途径。试验表明,F1代杂种小麦较纯系品种一般增产15%—30%,世界各国从60年代以来,以T型不育系为基础的三系配套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利用。我国小麦杂交优势利用研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油菜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青海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青海是我国北方春油菜主产区。主要以白菜型油菜为主,在全省20万公顷油菜种植面积中,白菜型油菜面积为14.7万公顷左右,其次是甘蓝型油菜,面积为5.3万公顷左右。总播种面积占我国北方春油菜面积的30%左右。我省白菜型油菜主要种植在海拔2700米以上山旱农区和高寒旱作农区,甘蓝型油菜主要分布在2600米以下川水地区和柴达木绿洲灌区。 (2)青海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特早熟型和早熟型油菜种质资源富集区。我省的油菜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好的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9.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及液泡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抗A”为材料.以其同核异质保持系“抗B”为对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不育系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与绒毡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不育系花药中的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绒毡层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线粒体膨胀、内嵴模糊、基质淡化的异常现象,尤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为明显:同时,这些细胞中的液泡也不正常,不育系小孢子母细胞中形成大量的液泡致使细胞液泡化。绒毡层细胞中则由小液泡逐渐融合形成大液泡,最后导致液泡膜破裂。线粒体和液泡结构异常可能是小孢子母细胞死亡造成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线粒体的三个水平,mtDNA水平、mt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详细综述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的进展,并介绍了内外环境因子对雄性不育的影响,显示出植物育种工作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孙寰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农作物栽培、育种研究,造诣颇深且在业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他是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惟一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大豆及生产大豆杂交种方法"科研成果的获得者,也是在中国和美国申请并获得授权的专利权人.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学     
藤三七不同栽培模式试验;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利用SSR标记对甘蓝型黄籽油莱贵油519杂种纯度鉴定;辽宁省小麦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分析评价;武汉市农业企业产、学、研合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再生稻源库关系研究现状与展望;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高效利用引进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以区外1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物候期进行了测定,同时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15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1和B4的综合农艺性状突出,可作为适宜西藏高海拔区甘蓝型油菜育种利用的优异亲本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4.
新闻     
《科学中国人》2006,(11):100-101
我科学家育出世界最“油”的油菜用一种聚合育种、诱变技术和小孢子培养相结合的新方法,我国科技人员在世界上首次选育出一种“特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系。检测显示,其种子含油量高达54.72%%。比国际上报道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最高纪录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此外,这种油菜种子的含油量比目前长江中游大面积推广的普通油菜品种也高出25%%以上。“如此高的含油量油菜并不是转基因品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所长王汉中说,“如果拿到青海等高海拔地区种植,含油量至少还能提高2至3个百分点。”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10日宣布,经专家鉴定,这个中心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这表明中国杂交旱稻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目前科学家正在进一步用优质旱稻三系不育系配制杂交旱稻优良组合,尽快应用于生产。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了鉴定意见:此次上海科学家育成的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其育性符合国家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标准,抗旱性达一级水平,田间抗病性也较强。我国育成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  相似文献   

16.
向维稻 《软科学》1996,(1):7-10
科研技术路线的“弱支拓新效应”分析四川省科技职工大学向维稻近几年,在四川获得国家一等奖的科技成果中,有两项科技成果的科研技术路线发人深省。一项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周开达教授主持研究的“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该项科研,...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战线上有“自从盘古开天地,水稻从不分公母”之说,是他在1976年改变了这一观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体杂“三系”高产油菜在襄樊引种成功,累计创经济效益5亿多元。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肖华杂”。他就是襄樊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油菜专家肖斌。  相似文献   

18.
项目简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梁研究所邹剑秋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生物质能源甜高梁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囊括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高糖资源创新技术、亲本系创造技术和不同细胞质利用研究,融合了常规育种、辐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DNA导入等育种技术。系统研究了能源甜高梁的遗传基础、选育方向和选育技术。该成果的创新与应用使亲本系集聚了群体材料、zerazera族材料、A1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19.
对2005、2006两年度,西藏的11个油菜品种(品系)进行两年的区试比较试验,综合分析品种在林芝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丰产性。结果表明,11个油菜品种中,单株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山南农科所提供的甘蓝型油菜品种96014-2,(10.4g),其次是94081-1(9.2g),96014-2产量最高,与994031-2、青油46号、藏油3号(对照品种)、蜀8号差异达到极显著;芥菜型油菜品种94081-1、90(12)-4,产量都超过品种年河1号,两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丰产性表现也较突出。据两年的观察比较,自治区农科所提供的蜀油8号的适应性及丰产性最差;两年的试验结果还表明,白菜型油菜品种的全生育期平均约为95天,芥菜型油菜为96天左右,甘蓝型油菜最长,为104天。  相似文献   

20.
油菜是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含油量33~50%。在我国南方,菜籽油是主要食用油。菜籽油在工业上还可作肥皂、冶金、润滑油的原料,经过加工,还是橡胶工业及其他工业原料。菜籽饼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是农业生产的好肥料,也是优质饲料(生菜籽饼有毒,要加热煮沸一小时后才能饲用)。油菜不仅是油料作物,也是一种蔬菜,又是三大蜜源之一,每亩可产蜂蜜5~6斤,因此可促进养蜂事业的发展。油菜分为芥(音介)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胜利油菜属于甘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