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外来词在报刊中大量使用,丰富了报刊语言,外来词也依赖报刊而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报刊语言中外来词的众多类型,使得报刊语言显得更为活泼、新颖。但外来词的不规范现象也给报刊语言的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报刊语言的规范应遵循“必要”、“合身”和“择优”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外来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佛缘外来词与汉语的语言接触对汉语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对其的借用与吸收。外来词的使用丰富了汉语语言的各个方面﹐使汉语表述更加简洁、完善;同时,也对汉语词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了佛缘外来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媒体语言中的外来词形式多样、来源广泛。本文以朝鲜语为例,根据2011年8月《人民网(朝鲜语版)》和《延边电视台(网络版)》的语料,对在标题中含有外来词的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朝鲜语媒体语言中外来词的使用情况,提出朝鲜语媒体语言应规范使用外来词,外来词的借入与使用都应符合受众的认知心理和语言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构词理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据性是语言的基本特质之一。外来词的构词也毫无例外地具有理据性。实际上,外来词的构词过程也就是外来词译介的过程。外来词作为化的使被引入时必定会涉及到双方化的碰撞与交流,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译认知方式的参与,章谈论了汉语中外来词的译介趋势之后,论述了汉语中外来词构词的化理据和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试论外来词的汉化及其文化心理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的接触和交流中,汉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吸收外来词,其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也就是对外来词进行汉化以纳入自己的词汇系统的过程,而外来词汉化的深层动因则在于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特殊的语言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6.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大量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是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的结果.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外来词的出现,是对自身语言表意不足的补充,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外来词填补了汉语中某领域的词语空白,丰富了汉语表达语汇.但是在使用与翻译外来词方面还需规范与监督,以免滥用和一词多译,同时保持汉民族语言的传统风格,使汉语言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俄语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社会的剧烈变革使其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潮流,政治、经济、化和科技的交流,造成俄语中外来词的强势渗透。外来词通过完全借用、词汇仿造语、语义仿造语等三种途径进入俄语语言中。外来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丰富俄语语言,也可能对其纯洁性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外来词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在各自的发展和交流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产生了许多外来词。本文从语言的同化功能、英汉外来词的途径和类型、英汉外来词的制约性比较等三个方面分析比较荚汉外来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外来词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视家在语言上的最直接的反映。外来词的文化内涵表现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语言文化三方面。汉文化在引进外来词时显承出了极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借词与双向借词孙玉溱(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键词:语言,汉语,借词,双向借词从另外一种语言借来新词,这类词叫“借词”。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借词又叫外来词。由于一个统一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借词的现象很多,叫“外来词”容易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