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讲台上放着一只装有半杯茶的玻璃杯。教常识课的李老师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茶杯,然后他问大家:“杯里装的是什么?”  同学们异口同声:“装的是茶。”  李老师又问:“还有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补充说:“有水”、“开水”、“茶叶”、“茶色的液体”……  李老师再问:“还有什么?”只有半杯茶吗?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  李老师告诉大家:“还装有半杯空气。”  刚说完,只听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  李老师笑了:“没想到吧?茶杯么,总是用来装茶,装水、装饮料的,所以一见到茶杯,你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本营     
某日语文课上。语文老师问:“一横一撇念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念厂。”语文老师又问:“厂字上加一点是啥字儿?”同学们说:“是广。”老师又问:“广字下一个木是什么?”同学们照样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床。”老师再问:“广字下两木又是什么?”同学们想了想,回答说:“是双人床。”老师气得两眼昏花,对同学们说:“这字不是双人床,而认麻,má,记住了吗?明日,我会叫同学们用麻字组词的。”第二日,语文老师问:“昨天我给你们布置的作业你们做了吗?”同学们问:“什么作业?”老师说:“就是用麻字组词呀,难道你们忘了吗?”同学们说:“没忘。”…  相似文献   

3.
想象擂台赛     
“丁零零——”语文活动课开始了。李老师走进教室,随手画了一个圆圈,问:“这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是圆圈还会是什么呢?”大家都愣住了,不知李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久,杨钢打破了沉寂,他说是数学里的“0”。  相似文献   

4.
伴着一阵轻快的音乐声,语文老师大步流星地登上讲台,头一句话,便“之乎者也”地问道:“同学们,成绩无恙耶?心情无恙耶?身体无恙耶?”大家都笑问:“何先问成绩而后身体?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老师笑曰:“苟无成绩,何以有好心情,苟无心情,何以有  相似文献   

5.
幽默     
倒数第一校运动会上,几何老师跑了最后一名,而且姿势优美。同学们调皮地问:“老师,您跑了第几啊?”只见老师头一扬说:“我把前面所有的人都撵得嗷嗷直叫!” (闻一)  相似文献   

6.
李老师笑眯眯地走进门,对大家说:“今天我带来了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大家猜猜看是谁的?”黄思远大声说:“是不是国家主席的?”“是十岁大钦差吗?”大伙忍不住哄堂大笑。李老师得意地继续跟我们卖关子:“这是我们宁波市一个天才少年的照片,他是我们宁波人的骄傲。”我们听了都欣喜万分异口同声问:“他是谁啊?”李老师说:“还是你们自己来看吧!”说着,李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个很大的信封,取出里面的东西。“咦,怎么信封里还是信封呢?”大家都疑惑不解地说,难道李老师要跟我们玩俄罗斯套娃的游戏?接着李老师又打开了好几个信封,最后取出一个用红布…  相似文献   

7.
笑逐颜开     
语文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做词语填空练习,有些同学将“笑逐颜开”的“颜”字写成“眼”,变成了“笑逐眼开”。李老师在讲评时风趣地说:“笑得使眼睛睁开了,难道悲伤会使眼睛闭上吗?”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位同学说:“应该写成‘颜’,意思是脸面。”李老师便问大家:“刚才你们笑时,脸面的样子是不是展开的?”这么一来,同学们都无言以对了。李老师接着说:“仔细想想也难怪大家,写错的原因除了将‘颜’(y1n)和‘眼’(y2n)的读音混淆外,主要是这些同学对这个词语的意义一知半解,不知道什么是‘颜’?为什么说‘开’?有本成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8.
“铃……”,悦耳的铃声命令我们回到座位上坐好。一会儿,庄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你们说它像什么?”她边问边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圆。顿时,同学们议论开了。我坐在座位上暗暗盘算着,这庄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像鸡蛋!”有的人摸着头说;“像黑洞!”有的人跳起来说;还有的人在座位上边思考边说:“也很像光  相似文献   

9.
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数学题目给同学们思考:船上载有牛75头,羊34头,问船长今年几岁? “牛羊数目”与“船长年龄”有什么联系?这道题目出得真怪! 一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就连被老师同学称为数学尖子的学生,也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怀疑是不是老师出错了题?可老师一再强调这是当今世界上一道有名的测试题目,肯定没有错。  相似文献   

10.
《最后一课》的教学刚刚结束,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作为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两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印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李老师随着上课铃声的尾音问:“《最后一课》哪些人物刻画得好?哪些地方描写得好?”“韩麦尔先生的神情、语言、动作写得好。”“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写得好。”李老师见同学们对答如流,满以为他们联系课文进行读写训练的时机已成熟,就兴致勃勃地说:“那么,让我们模仿《最后一课》描写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变  相似文献   

11.
讲台上放着一只装有半杯茶的玻璃杯。教常识课的李老师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茶杯,然后他问大家:“杯里装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装的是茶。”李老师又问:“还有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补充说:“有水”,“开水”,“茶叶”,“茶色的液体”……李老师再问:“还有什么?”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了。李老师告诉大家:“还装有半杯空气。”刚说完,只听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李老师笑了:“没想到吧?茶杯么,总是用来装茶、装水、装饮料的,所以一见到茶杯,你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盛水一类的功能,而不容…  相似文献   

12.
糗事百科     
<正>校运会最后一项是教师田径赛,我们的数学老师跑了最后一名。同学们装作不知道,调皮地问他:“老师,您跑第几呀?”只见老师头一扬,得意地说:“我把前面所有人撵得嗷嗷直叫。”  相似文献   

13.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铃声一响起,同学们立刻停下玩得正起劲儿的游戏,依依不舍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坐好,因为这是李老师的课。在同学们的眼里,李老师永远是最严厉的,以至于上课铃才响了两次,下课时的吵闹声顿时飞出了九霄云外。现在,大家都端端正正地坐着,等待李老师“大驾光临”。可是,李老师却迟迟不现身。我不禁猜测起来:难道李老师忘记自己有课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脸上的表情由惊讶  相似文献   

14.
用心看到     
盲童学校的一位老师给同学们讲“红色”的概念。老师说:“太阳是红色的,鲜花是红色的,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很多同学一出生就看不见这个世界,所以他们不理解。一个女孩,在五岁之前,她有视力,看到过太阳、鲜花和五星红旗。老师轻柔地摸摸她的头,说:“你能给同学们说说关于红色吗?”女孩站起身,说:“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它是红色的,很温暖……”同学们一下子雀跃起来,说:“知道,现在我们身边全是红色的。”老师奇怪极了,问:“为什么呢?”同学们说:“因为,我们现在觉得很温暖。”此时,太阳暖暖地照射在教室里,大家都穿着厚厚的秋衣…  相似文献   

15.
课间休息时,走廊上特热闹,甲问:“下节什么课?”乙答:“政治课。”甲笑道:“太好了!”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进了教室,“起立”、“敬礼”之后,政治老师便站在讲台上头也不抬地讲述起“市场经济的变化规律”。这样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本营     
进化一天,老师带着同学去动物园玩。同学们看见了很多猿猴,便问老师:“老师,你看猿猴多像人啊!”老师笑咪咪地答道:“是啊,人就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小新挠挠脑袋又问:“老师,那您当时在哪个动物园?”度假“听说你们到南沙度假村去了,那地方热不热?”“热极了,一棵树都没有!我们轮流在对方的影子下乘凉。” 朋友政治老师为了考验一下小新的人品怎样,便问:“朋友和金钱,你选哪个?”“朋友。”“为什么?”“因为有了朋友,才好借钱!”★何辉湖南宁远吞下去小新问一个孕妇:“你很喜欢你肚子里的小宝宝吗?”“是啊。”孕妇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7.
<正>铃声响了,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等语文老师来上课。[语文老师平时都会提前候课,今天怎么还没来?正在我犯嘀咕时,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平时的严肃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猜猜老师此刻心情怎么样?”语文老师快步走上讲台,放下手里的东西,抬起头笑眯眯地问我们。“开心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们能猜出老师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吗?”“老师,是不是您今天路上捡到钱了?”语文课代表快人快语。]  相似文献   

18.
希望的台阶     
汪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篇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她,在征求了这位同学的意见后,她便当做范文在班上读起来。“老师,这篇作文是抄来的!”汪老师刚读了一个开头,一个学生就举起手大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的同学,他满脸通红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汪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转过头来对大家说:“同学们,请听老师把这篇文章念完。”文章念完了,汪老师问:“这篇文章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大家七嘴八舌,高度…  相似文献   

19.
弯弯的月亮     
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们的喜欢。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老师问:“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像——小——船儿——”年轻的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高兴地说:“好,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去听作文课,李老师上来就讲:“今天我们作文,题目是《记一件事》,只一个要求——内容具体。下面就写吧。”学生拿出笔,摊开本,动笔写的却只有少数几个。大多数学生面露难色,并向老师投去探询的目光。老师又等了一会儿,才问:“你们为什么不写啊?”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我们不懂怎样写才叫具体。”这时候,老师让大家放下笔,说:“同学们这个问题提得好,下面我就结合习作例文,给大家讲‘什么叫具体’。”听了老师的话,学生面带喜色,欣然停笔。说其绝处逢生有些过分,但注意力是相当集中了。课后,我问了问李老师为什么一上课先不讲“什么叫具体”,而要走这一步?李老师笑了笑,回答得很有意思:“我想憋憋学生,憋难受了,他们就想学了。”李老师的笑谈,所谓“憋”的戏言,虽然上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