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追求幸福是人类难以割舍的永恒情结。目前,学生的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少、学习压力大、考试次数多、个性遭压抑、过分注重知识学习,导致其幸福感失落。因此,改革应试教育,重视儿童文化,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使教育过程溢满幸福,让幸福回归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本真呼唤。  相似文献   

2.
价值关怀视角下学生幸福旁落表现为学生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权益受到侵犯、个性泯灭和教育远离学生生活。教育是育人的社会活动,是促进人将幸福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活动。关照学生的幸福,是现代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基于价值关怀视角,学生幸福教育的可行路径包括适度满足学生基本生理需要、尊重与维护学生的人格与权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科学引导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种能力,体现在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等方面。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要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幸福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幸福学习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以苦为乐地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德性,引导他们做善于交往的人,教给创造快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一种能力,体现在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等方面。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要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幸福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幸福学习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以苦为乐地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德性,引导他们做善于交往的人,教给创造快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幸福课程"作为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最为重要的教育载体,在实施"幸福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幸福课程的落地开花,涉及文化认同、理念更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等诸多层面,学校要有规划力、执行力、研究力,打造师生共享幸福的高品质校园。  相似文献   

6.
石畅 《教育文汇》2013,(15):20-22
幸福教育是使学生既能享受当下的幸福,又有能力创造未来幸福的教育。在幸福教育中,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受教育者主要是学生,教育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上。教师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状态对学生的幸福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追求幸福是人一生的终极目标,教育的主体是人,当然不能离开以人的幸福为目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强制、学校教育功利化和学生个性价值缺失等原因,学生的幸福感不断降低甚至缺失。所以必须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和提升能力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孕育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愉快、幸福的能力,教育既追求未来的幸福,也关注现在的幸福。学生的幸福要以幸福校园、幸福教师、幸福课堂为前提。为此学校提出了"幸福教育",通过对幸福理念的认同,践行了"幸福环境、幸福团队、幸福教师、幸福学生",打响了幸福教育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苗珊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217-218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幸福和自豪"。然而作为班主任,怎么能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学习在当前的大教育环境下是幸福的,我们不妨采用幸福式班级管理,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入手,更新观念,注重细节,努力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0.
幸福教育是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打造幸福教育就要从构建幸福课堂做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忽视精神成长,学生被动学习,单调乏味,测试成绩不见得理想;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汗流浃背,面对的可能是学生漠然的表情。这显然不是幸福教育。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幸福课堂,享受幸福教育势在必行。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教师把教育科研作为一种提升自己教学幸福感的必修课,开展了"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题研究,创建校本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求得精神生命的升华与超越,让学生感受幸福,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幸福。  相似文献   

11.
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幸福学习是学生不能被剥夺的合法权利。"幸福学习"的物理课堂要落实幸福的三要素——乐趣、参与和意义,让学生学有乐趣、赢得尊重、日有所进、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要"保护孩子享受快乐、幸福的权力"。现代教育要求师生在幸福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智力的发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何呵护这一份幸福感,如何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幸福指数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本文旨在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探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幸福指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人文价值目标是幸福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要明确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确认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通过倡导分组、合作、实施汇报的合作型学习环境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职业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寻找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幸福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教师在教学中体会到幸福。针对维汉双语初中生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3个维度进行了维汉双语初中生物理幸福课堂调查分析,提出了维汉双语初中生物理课堂的幸福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幸福和自豪"。然而作为班主任,怎么能让学生因生活学习在当前的大教育环境下感到幸福,我们不妨采用幸福式班级管理,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入手,更新观念,注重细节,努力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包海娟 《文教资料》2010,(28):144-145
幸福感是品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学生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学习压力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指数。思想品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如何让学生视学习为一种幸福,如何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幸福的源头活水。文章从教育要为幸福生活奠基出发.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幸福之间的关系。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课堂上提升中学生的幸福感.力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上课是一种幸福.学习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7.
幸福课堂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和愉悦感,使学生感受到幸福和成就。在幸福课堂上,学生能够感受到言论上的自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自身的个性也得到了较为自由且健康的发展。所以,建立起幸福课堂能够有效缓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幸福感,使之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比较关键的时期,其心理压力非常大,且思想政治课本身也是一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课程,在政治教学中使用幸福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向红 《考试周刊》2013,(2):140-141
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感受快乐,享受幸福是教师的最大追求,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幸福课堂谈了三方面的认识:以学定教,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幸福;以学活教,锤炼课堂教学机智,让学生享受幸福;以学思教,发展个性品质,让学生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19.
以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关注学生幸福学习、幸福成长为基本立场的幸福教育,是继"乐学"之后对解决教育弊端的又一探索。近年来,有关幸福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中可能存在的隐忧问题亦不容忽视。如幸福教育的过度倡导,有可能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混乱,从而对学生在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发展及对未来憧憬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幸福缺失"。对幸福教育的隐忧进行防范需在幸福教育中重新定位参与;帮助疏导感情;注重体验关怀。  相似文献   

20.
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幸福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全面发展的角度,透视了教育与幸福,提出建构幸福教育的设想,分为四个层次:认知与情感统一的教育与幸福,重量与心理统一的教育与幸福;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教育与幸福;幸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