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记者: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她是什么样子? 王元化:她很朴素的,剪一个不长不短的齐肩发,穿一个旗袍吧,也不是很考究的布料。她一生不大修饰的,从我认识她到结婚到后来,她都是不喜欢修饰的,擦粉啦,口红啦,都不大弄的,偶尔把头发梳成个辫子盘在头上,就算很时髦了,那张照片我画传(《王元化画传》,上海古籍出版社)里有。衣服的料子、剪裁她不赶时髦,但都弄得很整洁。  相似文献   

2.
参加研讨会的第一个感受,雪莉做人确实非常优秀,做事非常执著,对播音事业的追求很执著。我觉得,她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刚才大家都说到她的播音,其实雪莉在办台方面也是很出色的。我原来是浙江交通台的总监,她是  相似文献   

3.
咬指甲     
<正>一个女人有一个坏毛病,喜欢咬自己的手指甲。她的手指甲始终是光秃秃的,为此,她自己也很担心。一个朋友建议她去练瑜伽。  相似文献   

4.
爱人的心     
他爱上那个女孩的情形,仿佛一个小从前的一女孩曾经是他的学生,在很年轻的外她的沉静温柔仿佛能够包容一切。作他们间是很普通的关系,她仰尊敬而体贴。而他看她,只是很普通甚至因为她并不很出色,没有问题出在他的一次长达半年的出差。她细心地也许是也并没有特别的但他还是着了  相似文献   

5.
京报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新闻记者》2001,(7):25-27
一、《北京青年报》怎么了 ?我的一个朋友过去是铁杆的《北京青年报》读者 ,但是 ,去年开始 ,她不订北京青年报了 ,主要原因是广告太多。有趣的是 ,广告多反而提高了她的阅读速度 ,过去薄报时代 ,她需要花挺多时间看报 ,而现在进入了厚报时代 ,她倒是可以跳读了 ,理由很简单 ,她不看这些广告。这个朋友同时也是《环球时报》的忠实购买者 ,但是 ,最近她也不买了 ,理由类似 ,就是《环球时报》改版后 ,广告多了 ,内容少了。我注意到 ,她是一个网络迷 ,所以也许网络是她抛弃报纸的一个原因。对比《北京青年报》和《环球时报》是很有意思的 ,《北…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06,(2):46
先来说说我们的女一号何小亚.这是一个迷糊的女孩,长相属于第二眼美女.  相似文献   

7.
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王小佳,在北京电视台新闻广播的位置上已经6年了。看看她的履历,从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播音员到1998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作品一等奖和国内电视播音最高奖项——政府奖的得主,你会觉得她一步步走得很踏实、也很顺利;跟她聊天,听她娓娓道来对事业、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你会发现她敬业而纯净、透明又率真。 在古城西安长大的王小佳,身上总有一种古典沉静的气质。她的父母是一所高校的教师,她从小在教师大院里长大,到了高二分文理科班的时候,治学严谨的父母替她到理科班报了名,而一向听话的小佳却一边做着物理卷子,一边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动了考播音专业的念头,可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的选择,那一年,她落选了。第二年,她终于如愿以偿。1989年秋天,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多了一个天资聪颖、条件出众的新生。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王小佳,在北京电视台新闻广播的位置上已经6年了。看看她的履历,从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播音员到1998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作品一等奖和国内电视播音最高奖项——政府奖的得主,你会觉得她一步步走得很踏实、也很顺利;跟她聊天,听她娓娓道来对事业、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你会发现她敬业而纯净、透明又率真。  相似文献   

8.
一宝珍来找我,我知道有事,没想到是这回事.她找一个当兵的对象,见一面就走了.然后那男的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示同意相处下去.宝珍是我的小学同学,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干,在农村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男方的母亲非常愿意,男的也就同意了.宝珍来是为了让我给她回信,她小学还没毕业,不会写信.  相似文献   

9.
一宝珍来找我,我知道有事,没想到是这回事。她找一个当兵的对象,见一面就走了。然后那男的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示同意相处下去。宝珍是我的小学同学,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干,在农村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男方的母亲非常愿意,男的也就同意了。宝珍来是为了让我给她回信,她小学还没毕业,不会写信。  相似文献   

10.
黄伟 《新闻天地》2008,(2):22-24
著名笑星姜昆是闻名全国的明星,而他的女儿曾经也是一个很有名的童星。可姜昆并没有让女儿往演艺事业上发展,而是让她用心读书,还坚决地将她送到国外留学。  相似文献   

11.
李苏惠 《视听界》2001,(3):31-31,39
倪萍主持文化节目的时候,有人评价说不好,不合适。倪萍自己也承认:积累不够,文化底蕴不够,有点儿吃力。最近看了她的《聊天》,觉得像是为她定身度做,挺协调,朋友们也说蛮好:像一个热心肠的邻居,很淳朴,很有亲和力,挺实在的。从文化类节目到  相似文献   

12.
一 2003年“非典”时,哈妮13岁.她因为未知的信息惶惶不安,直到在电视上看到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在病房采访的记者.她因此暗暗确立了自己的记者梦.那时她是中学的小记者,曾跟报社记者去采访一个重病患者,还为他在报纸上募捐筹款.她觉得,记者很崇高,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特别演员(一等奖)武汉监狱女犯王桂华是一个聋哑人,很喜欢表演节目,监狱为了发挥她的特长,也为她刑满后就业创造条件,派专职干警教她演哑剧。她表演的哑剧惟妙惟肖,感情逼真。这是干警正用哑语为王桂华说戏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舒婷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作家。她的诗作《致橡树》、《双桅船》等构思完美,思想深刻,形象鲜明,给读以良好的印象。但她偶尔也有不怎么优卓的作品,如她的《神女峰》就是。  相似文献   

15.
倪萍主持文化节目的时候,有人评价说不好,不合适。倪萍自己也承认:积累不够,文化底蕴不够,有点儿吃力。而最近看了她的《聊天》,却觉得象是为她定身度做,挺协调;朋友们也说蛮好;象一个热心肠的邻居,很淳朴,很有亲和力,挺实在的。从文化类节  相似文献   

16.
和文芳谈话的地点是一个叫做“丑乌”的酒吧中,“丑鸟”是一个建在地下的酒吧,里面曲曲折折的,由许多很特别的陶艺装饰,文芳说这里是她和朋友常常聚会的地方,很熟悉。我们来到一个有秋千式椅子的房间里开始了我们的谈话。文芳的形象和我想象的有些差别,可我又觉得她本应该就是这样的——染成栗色的有些卷的头发,大红色的上衣和卷了裤脚的牛仔裤,很精神也很时尚。话题是由蚁盟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她一直很想做他背后的女人,就是常说的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可她总也做不成。他们原先在同一家公司。后来他和公司闹翻了,一气之下递了辞呈,留下她在公司进退两难。她该怎么办?随他一起离开这个无情无义的江湖?可作为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理性公司人,  相似文献   

18.
施旭慧 《大观周刊》2010,(41):112-112
我的一个朋友,运气似乎很背。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也干不到几个月,要么老板炒了她,要么她炒了老板。交了男朋友,结婚了,无法相处,几个月就离婚了。现在呆在家里九所事事,终日与父母吵架,怨天尤人,她觉得社会得罪了她。她正与整个社会为敌……  相似文献   

19.
说起赵远花,值得欣赏得有很多。草原人特有的豪迈情怀似乎都隐藏在骨子里,她很内敛,不善说笑,却很亲和,很实在。我经常说她是邻家妹子一样的文质彬彬,在业界却具有大姐风范。她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跑遍了大江南北,熟懂全国奶  相似文献   

20.
学会说话     
一位当大夫的朋友最近被单位劝退回家,正值不惑的年纪,当然感到很委屈.她跑到我家来诉苦,想得到点公正.而听罢她的故事,猜我说什么?"换我当你的头儿,第一个劝退的也是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