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施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及就业与创业能力的需要。针对当前"双证"制度实施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本文从课程教学与培训鉴定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探索技能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理念,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建立衔接课程目标,围绕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方面试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块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形成了相应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课程观。随着观念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被逐渐打破,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模式不断创新,本校视障学生推拿专业根据保健按摩师、足疗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盲人医疗按摩师考试,设置了对应性实践技能模块化课程,与保健按摩师及盲人医疗按摩医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研究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提出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衔接高职课程内容的原则,组织教材开发,加强职业资格鉴定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毕业前既能拿到学历证书又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3.
传统模式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陷入了难以克服的困境:预设性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缺乏情境性、课程展开顺序不合理、课程结构衔接不当。建构主义具有建构性、情境性及主体性的内涵,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在要求相契合,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展开的顺序、课程结构的衔接确立了应然指向。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衔接是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就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互衔接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较好地解决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互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3+2"分段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的现实探索和重要举措,课程衔接则是实现中高职"3+2"分段有效衔接的基础与核心。近年来,我国中高职"3+2"分段课程衔接不断改革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中高职院校不同阶段课程目标界定不够明确清晰、课程内容更新滞后、课程设置重复、衔接缺乏特色等。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实现中高职"3+2"分段课程有效衔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纽带与抓手,而职业能力是维系课程连续性与梯级性的主线。在对当前中-高-本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纵向上对职业能力进行分级,横向上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课程体系四个要素出发,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以物流专业为例,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标准,探索职业能力递进的中-高-本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7.
课程互通是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的重点和关键.近十年来,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数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趋势,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奠定了基础.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互通,必须厘清两者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评价三个核心要素,同时需要得到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根本上讲,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实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本文从课程体系角度出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建立衔接课程目标,围绕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试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天然联系,决定了课程是实现"双证"融通的基础。专业层面的融通、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融通以及单门课程的融通是"双证"融通课程的具体模式。在这些模式的运用中必须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兼顾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注重课程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0.
武博 《成人教育》2021,41(10):83-88
德国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武器,德国职教师资则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往往被认为是最为严格的培养,其课程设置亦具有特色.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课程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的内容与形式都有所区别,课程设置中所体现的"标准先行"的课程改革理念、"教师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目标以及"无缝衔接"的课程内容都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3+2"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提出了衔接机制,为实现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的问题,尤其是语言文化类课程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澳大利亚TAFE课程目标的职业导向性、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关联性、课程内容的层级性、以及关键能力课程目标体系的建立,对高职院校构建高职语言文化类专业的课程开发体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识,将演绎出不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德国行动导向的学习理念,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和高职院校的共识,职业资格研究可帮助人们科学地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可实施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性、联动性、整体性、差异性的特质.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价值取向.从职业教育发展成功范式看,校本课程开发以其最活跃的课程功能实现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实现着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并成为一种国家教育行为.未来,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将更加切入校本的原本内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将更加具有个性化的特质与整体化走势,同时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学校专业化程度的结合性载体.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包括普通文化课程衔接和专业课程衔接。普通文化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科学知识,变化小,相对稳定。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为技术知识,变化较大且不稳定。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程上。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具有应变、综合、创新的特征,在衔接时应给予关注。其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智力技能和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应作为衔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上海在高职教育中率先推行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资格标准的特点,同时提出高职教育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以职业标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各职业院校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其中,确立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思路,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新思维,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建立中高职“三二连读”培养机制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衔接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是高职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保证。在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将国考内容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既能保证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又能保证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教师资格国考对高职教师教育专业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教师资格国考内容与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并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提出了教师资格国考内容与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