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9,16(3):9-12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及青海省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何万波  王永平 《软科学》2003,17(4):59-61,68
本文探讨了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两大基础工程建设”的弱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约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并提出了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开发与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出发,分析讨论了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对作物的影响系数和气候生产力,探讨了限制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和农业结构不尽合理。提出了提高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和对策措施是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防御,并进行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荒则荒的战略转变,可谓西部地区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和农业经济中均占有较大的份额。西藏的草原与全国西部其他省区的草原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因此,研究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西藏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对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对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即概念的确立与界定,内涵特征、意义必然性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旨在西部大开发中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气象服务的需求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发展状况。近些年我国农村地区频发气象灾害,这给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增强农业减灾防灾能力,有必要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实现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之一,是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武汉城市圈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圈两型农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科学而合理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来支撑。通过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比较和国内试点模式对照分析,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农业保险创新改革模式及其建议:第一,政府全力以赴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第二,尽快出台地方农业保险规章条例;第三,吸收社会资本创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第四,构建特大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第五,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两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锡林郭勒盟西部沙尘暴天气气候分析及各类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可见,沙尘暴与草原沙化的进程和生态系统的优劣密切相关.沙漠扩展、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象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通过综合治理以达到减少沙尘暴天气带来的灾害,有效恢复草原生态平衡的目的,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对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是我国重大战略决策,在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西部地区又都是水早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人口不断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西北地区生态极其脆弱,西南地区又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旱灾害损失将成为十分迫切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水旱灾害及生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遵循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农业——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的短短十年内,“可持续发展”思潮迅速在全球传播。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可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和世界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一、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可持续农业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首先由发达国家倡导并迅速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世界性农业发展战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武装、规模化的组织运营模式承载、科学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必须落实有效对策,才能顺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保护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诸英  陈恩虎 《资源科学》2010,32(6):1077-1081
现代农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破坏。在实践科学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遗产的合理成分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充分认识和发掘皖江地区传统生态农业技术遗产资源,探索其开发和保护方法,研究者对皖江地区传统生态农业技术展开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皖江地区有丰富的耕作技术遗产,包括人类开发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耕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重视积制有机肥及用地养地结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人工捕捉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法;重视耕作环节的除草功能。另外,本文还分析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遗产的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农业技术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五种建议,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及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3.
胥巍  曹正勇  傅新红 《软科学》2008,22(5):95-99
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78~2005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财政农业支出,对刺激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都较为重要,而东部地区的长期性政策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保护地农业及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农业是一种人类强烈干预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形态,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许多有别于一般农业的特点。尤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保护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条件。因此,本文在阐述保护地农业特点的同时,着重论述了保护地农业所蕴涵的基本理论问题保护地农业、主动生态  相似文献   

15.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价值与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培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18-1124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这种改变又全方位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处在城市化最前沿的都市农业。由于特殊的区位,都市现代农业在社会功能、生产结构和种养模式上具有区别于农区农业的重要特征。也正是基于区域特点和优势,都市农业在服务城市居民需求、增加城郊农民收入和带动农区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为了实现都市现代农业的战略价值,需要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生境控制技术和信息追溯技术的广泛应用;围绕核心能力提升,推进种源技术和智慧农业技术的大力发展;围绕产销体系优化,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和物流技术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效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具有丰富生态资源与高危生态风险双重特性的山区县。以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为研究中心,择取典型山区农业县——福建省大田县为例,通过构建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DEA模型,对大田县2009—2013年农业生态效率实证分析,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其18个乡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论为生态低效率乡镇的改进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效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文华  刘某承  张丹 《资源科学》2009,31(6):899-904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优秀模式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但逐渐被当代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替代。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的贡献,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地区,传统农业模式比现代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针对农民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对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综合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农户而言,稻田养鱼模式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净收入,但其投入也较高,因此不利于激励农户进行该模式的农业生产;对全社会而言,稻田养鱼模式的社会效益更高,而常规农业在扣除劳动力成本后其社会效益为负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全球气温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气候变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气候变化无疑会对农业造成影响,气候变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导致高温伏旱和海平面上升,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为此。我国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节水农业、推行生态农业、加强科技开发、促进全球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79-2009年期间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的时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绩效。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9-2009年共3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9%,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增长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西部农业的可持续性能力增强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河西走廊为尽快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应在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定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动河西走廊农业的长久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