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李庆社 《初中生》2007,(12):39-39
我国古代有一种回文诗,倒念顺念都有意思,例如“人过大佛寺”,倒读起来便是“寺佛大过人”.此种例子举不胜举.在自然数中也有类似情形,比如1991,从左向右读与从右向左读是完全一样的,这样的数称为“回文数”。  相似文献   

2.
回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自然数从左向有读与从右向左读完全一样,这样的数称为回文数,如66,1331等。回文数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两个位数相同的回文数相加(减),如果不需进位(借位)时,其和(差)仍是回文数。例如:3443+2112=5555,838-717=121。但有些回文数在相加时,即使进位,其和仍是回文数,如55+66=121。这样的回文数一定是=11(a、b是自然数)的形式。如果一个自然数不是回文数,则加上它的逆序数,可以变成回文数。如:75363,363已是回文数。可以发现,加逆序数的步骤往往不止一步,而…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有一种回文诗,倒念顺念都有意思,例如"人过大佛寺",倒读起来便是"寺佛大过人".此种例子举不胜举.在自然数中也有类似情形,比如1991,从左向右读与从右向左读是完全一样的,这样的数称为"回文数".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数     
在奇妙的数的世界里邀游不但能开阔眼界,还能启迪人的智慧.让我们领略神奇的数王国的无穷魅力吧! 1.回文数数学中有“回文数”.例如88,454,7337,43 534等.既是素数又是回文数的数称为回文素数.比如11,101,757等.除了11以外,其余回文素数的位数都是奇数.虽然数学家们相信回文素数有无穷多个,但这也是无法证明的猜想.人们借助电子计算机发现,在完全平方数、完全立方数和完全四次方数中,回文数所占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非0自然数,如果从左向右读和从右向左读完全一样,这样的数就叫回文数.如,2002从左向右读和从右向左读都是2002,因此2002是一个回文数.下面举例谈谈回文数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归纳法     
孙道椿 《中学数学研究》2009,(2):F0002-F0002
年青的时候,读高中学习数学归纳法:(Ⅰ)验证n=1时某命题成立.(Ⅱ)假定n=k时命题成立,可推出n=k+1时命题成立.就得到此命题对所有自然数n均成立的结论.(本文中的自然数集n不包含0.若要包含0;则第一步应改成“验证n=0时某命题成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学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也具有许多奇特的现象。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和“天连水尾水连天”等诗句,文字正反意义相同.让人在反复玩味中击节称奇。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的数,如22、383、5445、12321,不论是从左向右顺读,还是从右向左倒读.结果都一样,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回文数”。“回文数”具有奇妙的性质和现象,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8.
一个数恰好与它自身全部因数的和相等,这种数叫做“完全数”。例如,6的全部因数是1、2、3,这些因数相加所得的数,恰好也等于6。6,便是“完全数”。自然数无穷无尽,在整个自然数中,“完全数”也仅仅似沧海一粟。这  相似文献   

9.
设k》2为自然数,我们把自然数分为k次方数和非k次方数两列: Fk(”):Ik,Zk,3k,…,”k,…(1) G、(n):2,3,…,n“一1,n“ 1,…(2)(2)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定理设自然数k)2,则(2)的通项公式为 Gk(n)=刀 〔“记: 〔“侧又〕〕,(3)其中〔x〕表示x的整数部分。 证明记Gk(n)==T,〔k侧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数学竞赛中,含有特殊定义的问题时有出现。其题型有写出要求符合定义的数(或数组)有多少个,写出符合定义的数或数组等。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之一在正确理解题中的特殊概念。特殊定义的含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推理或计算。以下举出三例。例1 (1991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如果能找到自然数a和b,使得n=a b ab,则称n为一个“好数”。例如3=1 1 1×1。即3是一个好数。在1~100这些自然数中,“好数”共有多少个? 先观察“好数”的特征:n=a b ab。由此可知n 1=a b ab 1=(a 1)(b 1)为合  相似文献   

11.
数学归纳法是论证具有递推性的自然数命题正确性的重要数学方法.通常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从 k 推到k 1”采用“添项”或“裂项”来创造应用 n=k 的假设条件.针对命题特点,有时采取“相减法”或“相除法”更为快捷.1 相减法:若命题的结构式中有关于 n 的连加式,则可考虑利用 n=k 1和 n=k 时的两个结构式的差,创造应用归纳假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数学归纳法(也称完全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一种重要论证方法,也是数学证明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研究线性代数以及其他数学分支中都经常要用数学归纳法.一、数学归纳法的陈述形式假设有一个关于自然数n的命题,它当n取第一个值n.(如n_0=1或2等)时,结论正确;又苦假设它当n=k时(k∈N,且K≥n_0)时、结论正确后,可以推出n=k 1时,结论也正确,则该结论对一切自然数都正确.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中的许多数,倒着念和顺着念都一样。例如:1771,24542。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回文数”。回文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请你任意取一个数,如78,先把它倒过来变成87,用78+87=165,把165再倒过来变成561,用165+561=726,把726倒过来变成627,用726+627=1353,把1353再倒过来变成3531,用1353+3531=4884,4884就是一个回文数。再取几个数如76、68、176、186开始算,所得结果也都是回文数。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数经过上述“操作”后都能成为回文数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于196这个数,有人已经按上面的方法算了上千万次,但始终不成回文数,人们到现在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15.
在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论证中,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的依据是自然数的基本性质,即自然数有最小的数,无最大的数,且每个自然数后面都有一个后继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步骤如下:(1)证明当n取第一个自然数n_0命题是正确的;(2)假设n取某一个自然数K(K≥n_0)命题正确,证明n=k+1时,命题也是正确的.由(1)与(2)可以断定,这个数学命题,对于任何n≥n_0的自然数,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有奖征解     
<正>题目从1,2,3,…,n(n 6 N,t≥2)中任取k(k=1,2,…,n—1)个数相加,得到2n—2个和,试问:将这些和模n后可得多少个完全剩余系?在得到若干个完全剩余系后,若还有剩下的数的话.那么剩下的这些数分别是什么?例如:当n=4时,可得3个完全剩余系,同时还剩下两个数1和3;当n=5吋,则刚好可得6个完全剩余系.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1.左看右看都一样 232,9889等数从左看和从右看都一样,这类自然数称为“回文数”.现有四位数的回文数,既是偶数,又是7的倍数,求满足条件的最小回文数. 2.题不可貌相下面这道年龄问题貌似平常,细想有其妙处: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代数教材中,一些与自然数有关的等式或不等式的证明,常采用用数学归纳法。本文介绍“逐项比较法”来证,思路清晰,通俗易懂且富有新意。其理论依据是: 命题1 若sum from k=1 to n a_k=f(n),sum from k=1 to n b_k=g(n)且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数理论中,皮亚诺公理系统把“0”、“自然数”、“后继数”(记号为“′”)作为原始概念,用下述五条公理作为发展自然数理论的最根本的命题: Ⅰ.0是自然数; Ⅱ.自然数n的后继数n′是自然数; Ⅲ.如果b、c是自然数a的后继数,则b、c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Lagrange级数展开法,获得了三角级数S_m(n)=sum from k=1 to 2kn cos~m(2kπ)/(2n 1)的求和公式1,主要结果本文借助于Lagrange级数展开法获得了下列结论:定理:设S_m(n)=sum from k=1 to ncos~m(2kπ)/(2n 1),则有这里m为自然数,[x]表示x的最大整数部分,(?)为二项式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