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前赤壁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传世之作。早在20世纪上半叶《前赤壁赋》就已经被译介到苏联。译《前赤壁赋》并非易事,赋的特殊文体特点和作家独具魅力的文风都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本文对《前赤壁赋》俄译本中的误译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今后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著名文人,他融会贯通儒道佛三家思想,文化性格丰富多样,并形成一套独立的人生处世哲学。他的性格魅力倾倒过中国无数文人,并在思想、文学、政治多方面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苏轼黄州时期著名散文篇目《前赤壁赋》为核心,结合其政治生活经历及相关作品,从庄子论辩艺术与佛教思想影响,浅析苏轼超越人生痛苦之道。  相似文献   

3.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至黄州,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此时的苏轼,政治上失意苦闷,精神上孤独抑郁,但所谓“诗穷而后工”,正是在这特殊的时期,苏轼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前赤壁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景、情、思、理四个方面对苏轼的《前赤壁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家,其散文代表北宋时期最高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前赤壁赋》,在这篇犹如舷歌洞萧般哀怨,又如清风明月般的美文中,我们既尝到"文学"的美味,又获得"哲学"的启发,是为"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从《前赤壁赋》为代表的黄州诗文产生的背景、作者的心境及本人个性等方面探讨这一时期苏轼作品的情感基调,我认为决不能孤立地强调苏轼的豪放与旷达。苏轼不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入世的苦痛与挫折令他像常人一样失落与忧愤;而他超出常人的本领则是化解苦痛,自我解脱,达到心灵的宁静,从而走出苦痛,寻找快乐。  相似文献   

7.
东坡赤壁赋到底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最近,翻阅了几个注本,如,朱东润先生说: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生活态度流于消极”,后赤壁“思想内容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胡云翼先生说:“他的生活态度还是偏于消极自处”“充分显示了他的出世和入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中华合页文选·合订本(五)》;冯其斋先生虽然说;“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抒发了自己政治抱负和对现实的不满”,但“也表现了他在老庄佛思想影响下的超现实的人生态度.”(《历代文选·  相似文献   

8.
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著名的游记散文。这两篇都是在景物描写中穿插叙事和抒情,同时黄州赤壁,不同的时间景色各异样。两篇文章在景色描写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首先,两篇文章都是在写景中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景色不同,作者的情感也不同,但写作手法相同;其次,两篇都用了散文赋这种体裁,都是以赤壁月夜为景,由于时间不同,景物也随之不同,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自然有了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虽然地点相同,但写景用意不同;其次,描写的景色不同,同是描写同一地方秋月照耀下的江中之景,两篇文章描写的景色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1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  相似文献   

10.
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就是其一。词中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分明是说苏轼不识周郎赤壁,仅是人云亦云。但宋人朱彧《萍洲可谈》云:“坡非不知自有赤壁,故言‘人道是’者,以明俗记尔”。现代一些注者袭用这一说法,如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说:“作者知其非真,但为抒怀所以加‘人道是’三字,拿它当真的看”。前不久,郭桢同志撰文也说:  相似文献   

11.
在杜甫一生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生涯中陇右时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时期的诗作具有与其他时期不同的鲜明的个性。其成就的取得有诸多的因素,其中陇右地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应忽略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陇右的独特自然风貌、胡汉民族浑融、文化多元情境及不时出现的边烽紧急情势对杜甫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创作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激发了杜甫的诗兴,影响了杜甫山水诗的创作,陶冶了杜甫的心灵,升华了杜甫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李金发的"异域写作"与当时国内的"本土批评"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错位,这是李金发诗歌评价中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异域写作"意味着李金发所参照的是他所身处的当时的"异化状态的欧洲现实",而作为"共时性"展开的"本土批评"尚处在"呼唤人道"、寻求个性解放的"启蒙时期";以"肯定人的价值存在"的立场去批评"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的诗,这本身就导致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尴尬。  相似文献   

13.
苏轼在诗词创作、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而他的书法在书法史上亦是文人字的典型代表.他的诸多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互渗透的,且映射在其书法作品之中,在其代表作之一<赤壁赋>中具体表现为尚意、尊古、重神.  相似文献   

14.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同时切入,对前苏联最有影响的长诗作者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创作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着重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评述了他的4部长诗代表作。毫无疑问,对特瓦尔多夫斯基及其作品的研究迄今仍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即使从今天全新的观点来看,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依然闪烁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芒,值得后人学习和仿效。  相似文献   

15.
吴嘉纪是清初明遗民界出现的名人,他作为清初典型的明遗民诗人,其人其诗都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但目前对他的研究还很有限。从他生活的年代到他逝去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吴嘉纪诗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概述,将目前学界对吴嘉纪及其诗歌的研究进行总体把握,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祭文本该由他人写,挽歌本该由他人唱,但是陶渊明却破天荒自祭自挽.悲叹"箪瓢屡謦,絺綌冬陈"的贫困,回忆童年"合欢谷汲,行歌负薪"的欢快,留恋"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的乐趣,表达"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的遗憾,抒发"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坦然.这种自祭自挽是高人对生命的大彻大悟,足以感染后人.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古代文论中筛选出来的“块垒”(情结),作为人的情意本体的凝聚物,已成为文学创作活动的真正的出发点,是文学创作全过程的动力机制。“块垒”(情结)的抒发,还需要以娴熟地掌握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和表现手法为必要条件。基于此,文章对冯亦同的新诗集《紫金花》作了深入而精辟的评析;同时,对他的全部文学成就和组织文学活动,也予以理论概括和评述,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人品与文品(诗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明确地指出,优秀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提升作家(诗人)的人品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金农诗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按题材可分为酬唱赠答、山水写景、咏物题画等若干类,再现了金农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在内容上以追求独立人格为最大特色。在诗歌的体式上,金农作了不少努力,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三体诗"。金农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常用"孤"、"独"、"苦"、"寒"、"冷"等冷色调的形容词;常出现"竹"、"梅"、"松"、"马"、"鹤"等表示志趣高洁的意象;大量运用典故,特别喜欢使用人物典故。  相似文献   

19.
朱湘有许多诗歌是表现死亡的。他诗歌中的死亡可以分为他人之死、英雄之死、朋友之死、诗人之死四大类。对于死亡的表现也大体经历了一种由外到内、由空泛到具体、由虚到实的过程,其态度既有常人的一面,又有非常人的一面。朱湘最后的自杀是其非常人一面的具体表现,其诗性的方式可称得上对于诗歌的一种"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