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蒋方 《职大学报》2009,(3):25-26,34
屈原的"远逝",不是现实空间的出走,而是精神世界的远离,这就是屈原所说的"自疏".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时时滞碍的屈原,通过"自疏"而赢得了心灵的自由.但屈原爱楚国,爱得太激烈,太深切,所以他明白,不要说出走,连"自疏"都做不到,因为楚国就是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视域下我国体育危机公关特征及预警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媒体的特点及其带来的传播变革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自媒体背景下体育危机传播的特点:自媒体成为体育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引起社会舆论热潮的时间迅速;自媒体成为危机爆发初期信息的主要掌控者;易形成各种流言或谣言甚至引发失控局面;危机处理过程中会形成多元的声音.探讨了自媒体背景下体育危机公关的特征: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走向体育危机公关话语前台;新兴体育公关"意见领袖"崛起;自媒体使用者成为体育危机公关利器.并对危机的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明确"警义":自媒体背景下预警的涵义;洞察"警兆":选择合适的经纪人和经纪公司成立专门的自媒体信息监控小组;主动出击:建立自媒体条件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置议程: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民的言论自由权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权利滥用,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干扰司法独立、冲击社会公共秩序等情况时常发生,因此,是时候从推进立法和责任追究等角度探寻在自媒体时代规制网络言论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4.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作为反馈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单一"师—生"反馈形式,其"被组织"、"填鸭式"、"确定性"为特征的陈旧教学思路逐渐成为体育教育前进的桎梏,而基于系统控制论与自组织教育理念相融合的自反馈式体育教学模式,则重新审视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地位,强调以学生作为教学核心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解,并以此为契机构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组织体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自由发声的权利和机会,呈现出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即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大众媒体高大上的形象,话语的传播也逐渐由"公共新闻"转化为"公民新闻"。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可以通过自媒体自由表达个人内心的声音。不过因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一些虚假信息,违规信息趁机扰乱社会秩序,给信息把关增加了难度。本文主要从网络自媒体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探究自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对信息自由传播方式的影响以及信息自由传播给自律行为带来的挑战,从而论述在自媒体长期发展过程中强化自律和他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简易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同质信度结构效度由于初中生理解力和自我反省能力的限制 ,已有的以大学生为对象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不宜作为研究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工具 ,为此 ,笔者以 617名初中生为对象 ,参考他人的应对方式量表编制了一份简易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 ,经检验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和结构效度 ,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针对初中生群体 ,进行应对方式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自组织方法论视域下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组织方法论是在自组织理论群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建构起的综合方法论.自组织方法论突破了经典科学范式的局限,揭示了事物自主演化的图景,提出了一种生成的认识论思想,为突破简单思维下的传统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即祈向教学的整体性思维,建构教学的自组织机制,回归教学的质性研究,并优化课堂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搭建基于自媒体时代的信息安全策略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安全策略,并从企业、政府和公众三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搭建信息安全策略体系具体做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成为普通人发布、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但由于自媒体传播媒介本身的特点以及自媒体主体的自律意识低下,自媒体信息发布缺乏有效管理等原因,致使自媒体公信力丧失,而自媒体公信力的不断流失无疑是对自媒体自身发展最大的威胁。本文针对自媒体公信力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塑自媒体的公信力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切实围绕新技术、新发展理念进行深化改革,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充分了解自媒体宣传方式和师生沟通交流形式,切实打造高校自媒体宣传格局,完成新旧媒体的"同时发声",进而实现多元化、多互动和丰富性的自媒体宣传平台。本文立足于自媒体信息技术,切实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改革。  相似文献   

11.
杜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意象组合艺术极为丰富,或景中含情,或情中蕴景,或情景交融。情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而建构迥然不同的意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朱湘有许多诗歌是表现死亡的。他诗歌中的死亡可以分为他人之死、英雄之死、朋友之死、诗人之死四大类。对于死亡的表现也大体经历了一种由外到内、由空泛到具体、由虚到实的过程,其态度既有常人的一面,又有非常人的一面。朱湘最后的自杀是其非常人一面的具体表现,其诗性的方式可称得上对于诗歌的一种"殉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郑板桥诗歌的理析,依时间顺序将郑板桥的诗歌创作划分为出仕之前以爱情诗为主体的创作时期,出仕之中以“为天下劳人”为主体的创作时期及晚年以田园山水诗、题画诗为主体的创作时期,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分析,抽象出郑板桥诗歌气真、情真、意真、趣真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陆游在夔州期间,创作的诗歌中充满"苦"与"恨"。其原因既有远游苦累、生活艰辛,更有思乡悲老的失意愁苦和报国无门的苦闷怅恨。其中报国无门的悲苦以及壮志难酬的怅恨,是陆游夔州诗歌充满"苦"和"恨"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15.
朱湘是新月诗派和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的基调是浪漫主义,但含有象征主义倾向。朱湘早期的诗注重意象,揉以中国传统的"寄情于物"手法,借意象以抒情。后期则重视意象的隐喻暗示功能,意境朦胧,风格含蓄蕴藉,少数诗歌已是典型的象征派作品,表现出向象征主义归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杜甫在秦州时期创作的《天河》、《初月》等十六首咏物诗,抒发了其心中种种感慨,这些感慨归结为一点即失意之悲。这是他辞官后凄凉心境的写照,反映出他对朝廷、时世和自身遭遇的失望和苦闷。"以人情写物情"、"含蓄的表达"、"细致的情节刻画"是这组诗主要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7.
杜甫陇右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诗人对儒家文化既有继承 ,也有发展和超越 ,他无论穷达 ,始终不忘兼济天下 ,将国家、人民牢记于心。他对儒家学说中仁者爱人的伦理观念心领神会 ,并以自己真挚的亲情和友情证明了儒家学说的合理性。他既对儒学融会贯通 ,也受到释、道思想的影响 ,力主人与自然的和谐 ,喜爱植物 ,怜悯动物 ,展现出以悲悯为特征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先生的情诗完成于他自身的生命体验中,经历对爱情萌动的膜拜和恐惧,对婚姻生活的忠诚和诅咒,到对情感越轨的冲突和悲凉3个阶段,其情感始终处在想象和真实,现实和理想的裂缝之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9.
杜甫的秦州<遣兴>诸诗与王梵志白话讽喻诗的语言风格极为相似,应是杜甫对王梵志诗歌的有意模仿.结合王维诗歌中的"梵志体"题注,再以杜诗为佐证,可以判定王梵志应生活在初唐时期,其白话诗对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肃宗乾元二年秋,杜甫离开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携眷西行,来到了秦州。三个月后,又移居同谷。迫于衣食无着,只在同谷住了一个月,便奔赴成都。在寓居陇右的四个月中,杜甫共写下了117首诗。透过这些作品,我们既可以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思亲怀友的真情,也可以感受到杜甫同情关心弱者、富有正义感和勇于自责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