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仓市档案馆在名人档案征集工作上,不仅注重近现代名人档案,也注重古代名人档案资料。日前,征集到《吴梅村全集》上中下三册。吴梅村,名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晚号鹿樵生,太仓人,复社中坚人物,明末清初大诗人。崇祯四年,在其23岁时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举进士,明思宗亲审其试卷,并作“正大博雅,足式诡靡”的御批。吴梅村历任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左中允、左庶子等职。他与钱牧斋、龚鼎孽并称“江左三大家”。吴梅村多才多艺,擅词曲、工书画,在世63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有《梅村诗集》、《春秋地理志》、《春秋…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在抗战时期以“擂鼓诗人”的战斗姿态,呼唤民众奔向民族解放战场的我国现代著名皖籍诗人田间的生平事迹,文学活动,以及代表作诗集《给战斗者》的创作缘起、版本沿革、内容梗概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文联的讽刺诗人余薇野,在他第一本诗集《辣椒集》的后记中深情地写道:“感谢真理的光,春天的风,妻子的心,好友的手,使我能以炽热的心拥抱人民,以乐观的眼展望未来……”往事,历历在目。他实在不能忘记,出版这部诗集的代价是太昂贵、太昂贵了。《辣椒集》原名《小火花》,这簇燃烧着作者一腔热血的感情火花,本当在25年前便闪烁于世的,不料却在一场历史的风暴中倏然熄灭了。  相似文献   

4.
南宋诗人刘仙伦、杜旃的诗集早已亡佚,今仅有原刊入《江湖集》的《招山小集》、《癖斋小集》,存于《南宋群贤小集》等诗歌丛刊中;学者陈长方的诗文集现在也仅存四库辑本《唯室集》。《全宋诗》失收三小集,应当补录。  相似文献   

5.
尹博 《图书馆学刊》2014,(11):102-104
通过梳理毕宝魁教授整理校注清代诗人魏燮均作品集《九梅村诗集》及出版后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对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利用与开发工作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杨倩 《图书馆杂志》2021,(1):I0009-I0012
2020年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77岁的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冷门人物格丽克拿诺奖,其实并不意外,至少在美国文学界是“情理之中”。自1968年处女诗集《头生子》出版以来,格丽克笔耕不辍,早已遍揽一众奖项: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等。目前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两部诗论集,中文版诗歌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经柳向阳翻译于2016年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7.
91岁高龄美国诗人史坦利·库尼兹最近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诗歌类奖。已经勤奋写作近70年的老诗人仍然文思泉涌,创作丰沛。他和出版社至少还订有三本书的合同,今年1月又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次诗人因第9本诗集《走过人生:晚期新诗精选》而获奖,虽然是迟来的荣誉,但却是实至名归。库尼兹早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就崭露头角,被奉为形而上学派诗人的佼佼者。他的第一本诗集曾在1959年为他贏得普利策诗奖。后来还得过“惠特曼诗奖”和“全国艺术  相似文献   

8.
明“后七子”领袖李攀龙(1514—1570)的作品主要集结在《沧溟集》和《白雪楼诗集》中,而《白雪楼诗集》的作品全部包含在王世贞所编订的《沧溟集》中。明清两代《沧溟集》的刊刻本众多,其中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攀龙九世孙李献方鸠工校勘、重刻的集子,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版本,此后的刊本多以之为底本。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古人著作集名古人著作集名,是有规律可寻的。以作者的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由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图书馆藏有一部明末汲古阁刻本《中州集》,上有后人过录的吴祖修三色批点。吴祖修是生活在清朝初年的一位著名的诗人兼诗学评论家,一生致力于作诗、读诗、评诗、教诗。凭借“诸父负时名,交籍满江浙”的家世背景,吴祖修交游广阔,在清初诗坛影响力颇大。康熙二十九年,吴祖修应门人之请,以朱、墨、蓝三色笔批点《中州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开示作诗技法。  相似文献   

11.
唐代文集卷帙浩繁,有如烟海,其中取名可谓五花八门。除我们常见的以姓名取为集名外(如《宋之问集》、《沈佺期集》、《常建诗集》等),还有以字号、籍贯、官职、宦地、封号来作书名的。 1.字、号《王无功集》——无功,是初唐诗人王绩的字。《李太白全集》——太白是盛唐诗人李白的字。萧颖士字茂挺,有《萧茂挺文集》。元结字次山,有《元次山集》。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自号幽忧子,明人张燮辑有《幽忧子集》。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甫里先主,宋人叶茵辑有《甫里先生集》。卢仝自号玉川子,有《玉川子诗集》。刘蜕自号文泉子,有《文  相似文献   

12.
王冲 《编辑之友》2011,(10):100-101
《雁门集》是元代著名的蒙古族诗人萨都剌的作品。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其祖、父先后随从元世祖、元英宗进驻代州(今山西代县),萨都剌就出生在代州。代州古称雁门,因此他的诗集就命名为《雁门集》。《雁门集》最早刊印是元至正年间的八卷本,今已失传。现存版本以清嘉庆十二年萨龙光刻十四卷本,收辑较  相似文献   

13.
江苏丹阳籍的南社社员姜可生曾是活跃在民国文坛上的重要作家,然而胡晓明教授主编的《近代上海文学系年丛书》对其生卒的记载皆以“不详”记之。  相似文献   

14.
河岳英灵集二卷 (唐)殷瑶辑宋刻本清莫友芝校。框高十六·九厘米,宽十二·八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殷瑶,生卒年不详,润州曲阿(今属江苏丹阳)人。其所选《河岳英灵集》自序落款称"丹阳进士殷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著录《河岳英灵集》二卷,亦称"唐进士殷瑶撰"。其实他确曾业进士,但未及第。其馀仕履行实不详。《新唐书·艺文志四》提到"殷瑶汇次其诗,为《丹阳集》者。"同卷总集类又著录"殷瑶《丹阳集》一卷,又《河岳英灵集》二卷"。晚唐诗人吴融有《过丹阳》诗一首,其中"藻鉴难逢耻后生"一句下,自注"殷文学于此集《英灵》",因知殷瑶做过文学之官。唐东宫官崇文馆有文学三人,为正六品下,职在"分知经籍,侍奉文章"。此为东宫亲近,殷瑶不可能担任此职。另外,王府官,西都、北都、东都、都督府也都各有文学之官。各州则仅上等州设文学一人,  相似文献   

15.
评点,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种特有的方法。这种在作家的作品中配以批评家简短批评的办法,最早使用者当为唐代丹阳进士殷璠。此人生卒、字号不详,他编选的一部唐代诗集《河岳英灵集》颇受重视,影响甚远,诗集中对入选各家诗歌均配有简括精辟的评点。虽然,该书的评点与后来成风于明代的评点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前者大体属于对诗人创作艺术风格的鉴赏,后者则着力于对文学作品具体的阐释批评,但是,《河岳英灵集》这种作品配评点的体例实属创举,为后来诸多评点本诗文集的滥觞。作为一种成熟的批评方法,即把总批眉批夹批及圈点与作品结合起来,则是南宋时代的文学批评家们使之完善并熟练使用。宋人吕祖谦评点《古文关键》,刘辰翁评点诗歌及小说《世说新语》,便是这一时期评点方法的代表作。评点方法至明代成风。这一方面与文学的世俗化和批评的繁荣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选家将此当成图书商品的促销手段有关。这一时期,最为美观的评点本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  相似文献   

16.
古诗编辑张景星张景星编辑了《宋诗别裁集》和《元诗别裁集》,后人将这两个诗集与沈德潜编辑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合称为《五朝诗别裁》,这几个诗集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唐以后的诗歌发展状况。所以,张景星编的这两个诗集,在我国诗歌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张景星的生平不详,只知道他是江西奉新人,生活在乾隆时代。他是宋代理学家的信徒,很尊崇周敦颐、朱熹,在《宋诗别裁集》中,不仅选了他们许多诗作,提到他们时还称“周子”、“朱子”。一生中,没有作过什么大官,主要是讲学、教书,曾于乾隆十年(1745)举进士,做过河南鲁山县的知县,后来不做官了,便寄居在河南南阳,在衍畴书院集门徒讲学。他编辑的两本诗集,也是在去官之后,在讲学期间进行的。《宋诗别裁集》原名《宋诗百一钞》,选入了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生前曾亲自编过三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猛虎集》。《志摩的诗》是志摩自己编订的第一本。诗集,也是志摩诗集中最早与读者见面的诗集。这本诗集的初版本,与其后来多次出版的新月本,无论在版本形式上,或是诗的数量上,都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18.
回望     
《以诗之名》为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其最新的诗歌创作。诗人近年多次往返于台湾与蒙古草原之间,并终于在心中、在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关于原乡经验的书写,终于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将故乡草原上的月光引入诗行。本文为诗人所写书前序言,文尾两首诗选自新诗集第一部分"执笔的欲望",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19.
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古人对书籍命名是很讲究的。 一、以作者的姓名命名。例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其文集即命名为《诸葛亮集》;东晋时的陶渊明,其诗文集即命名为《陶渊明集》;中唐时的刘禹锡,其诗文集即命名为《刘禹锡集》;晚唐时的李商隐,其诗集即命名为《李商隐集》;北宋时的苏轼,其诗集即命名为《苏轼诗集》;南宋时的陆游,其诗文集即命名为《陆游集》;  相似文献   

20.
郑豫广 《图书馆工作》2007,(1):66-67,65
本文较详细介绍了我国皖籍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朱湘的生平事迹、文学活动及其诗集《石门集》的内容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