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田野考察备受研究者青睐的趋势下,田野工作者在考察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便是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者要求从主位的研究视角出发来探讨文化的真实性,但是强调主位并不是要求研究者放弃客位,而应将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双方的研究结果真实的展现给读者,形成被研究者、研究者与读者三者话语之间的共享与交流。这样的研究模式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田野考察备受研究者青睐的趋势下,田野工作者在考察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便是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者要求从主位的研究视角出发来探讨文化的真实性,但是强调主位并不是要求研究者放弃客位,而应将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双方的研究结果真实的展现给读者,形成被研究者、研究者与读者三者话语之间的共享与交流.这样的研究模式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文化人类学的主客位研究方法引入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主位研究的目的是力图呈现教师的观点和想法;客位研究则是从教育公平公正理论、冲突理论的视角,对主位研究所呈现的内容加以客位的科学分析和论证。①  相似文献   

4.
文化视角的认知研究,20世纪前半期主要在人类学领域首先开展,其认知人类学分支成果较为显著,并在理念和方法上促进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中的"文化革命"。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分别针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文化色盲、文化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等局限,对文化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目前人类学和心理学进一步互动,关注情境认知,因此今后应继续借鉴人类学文化研究的长处。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90年代,标志着心理学文化取向地位凸显的文化心理学正式出现。它在研究方法论、研究内容方面带给了传统心理学以新的发展。本文拟论述文化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内涵,及其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异同、目前的理论建构和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跨文化心理学目前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的成就不仅在于对世界范围内具有异质文化的地区和种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对心理学的发展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本文简要回顾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分析并总结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两种心理学研究取向,二者在很多地方类同或相似,如都反叛主流心理学,都注重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都强调主位研究、同文化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等方法与策略。但二者在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研究的根本目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等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基于二者的类似之处以及“本土”或“本土化”易引起误解和其内涵不明确、不确定等原因,应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都采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主流心理学非文化性的反叛而出现的文化心理学,其研究的方法不应该是对主流心理学量化研究的完全颠覆。在不断深入的文化心理学研究中,重视质化的方法的同时,量化的方法也是不可完全抛弃的,而且后者对于研究一定文化中心理和行为的潜在机制具有更加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模式出现了一些新的范式,既反映在人文心理学取向上,也出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纲领中。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等学科或流派对文化因素日益增加的关注,促进了心理学从文化维度上对自身理论基础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心理学研究中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即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及其在心理学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应注重两种研究范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文化心理学有三个主要学派:符号取向、个人取向、活动理论。它们的交汇点是“文化符号活动”。自我是通过文化符号活动而社会地发生的个人建构。作为文化符号活动的叙事和认同相互构成,不可分离。它们通过人造物、情感、自我反思、活动、时间5个维度而发生作用。叙事既可作为干预变量考虑,也可以作为搜集分析资料的方法而成为文化心理研究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心理学是否仍然具有理论魅力和教化力量,心理学者是否真的在思考和创造,关键在于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是否发生真正的改变。中国心理学传统以关注人生命的完整性、目标的人本性和价值性以及方法论的关系化取向,在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中,成为科学心理学高举"反思之刀"实现自救和新生的重要学术资源、创新资源和借鉴资源。  相似文献   

13.
法伊尔阿本德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 ,他的认识论无政府主义蕴含有积极的方法论思想。这些思想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或意义。他的“反规则”正确地表明一切方法论都有合理性与局限性 ,对我们科学、辩证地认识与评价心理学方法或取向具有积极意义 ;他对所有方法的宽容性、开放性态度启发我们在心理学研究中应不拘一格地引入各种合理的、有效的方法 ;他的理论无政府主义对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地运用心理学中多种理论和研究取向并存的现象 ,把百家争鸣作为促进心理学的发展重要途径或方式 ,很有借鉴意义 ;他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无政府主义对多元文化心理学取向、心理学的本土化以及文化心理研究的兴起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主流心理学的衰落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给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了中国心理学家重新审视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机会。通过对文化心理学兴起的阐述来提出一些中国心理学在这种背景下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Culture influences basic motivational processes; however, Western theorie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eem to have neglected the role of culture. They are inadequate when trying to explain student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across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groups because they may not have the conceptual tools needed to handle cultur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 Personal investment (PI) theory is proposed as a viable alternative that could be used across diverse cultural contexts. It designates three components of meaning: sense of self, perceived goals,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a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investment in the educational enterprise. Moreover, it is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that can shed light on both etic (culturally universal) and emic (culturally specific) dimensions of student motivation. Studies utilizing PI theory are reviewed revealing interesting etic and emic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文化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取向,其兴起的背景:主流心理学的困境、非主流心理学的启发、后现代思潮的反思.文化心理学是把文化纳入心理学,将人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研究文化和心理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有现象学、释义学和民族志方法.同时,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7.
Through experiencing and reviewing multiple-country endeavors in academic profession study and participating in a new project regarding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the author pinpoints and anticipates the shortcomings of study alone or dominantly questionnaire-based and ignoring the broader social context.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or methodology to mitigate these shortcoming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focuses on commonalities rather than differences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 variety of countries. By comparing identical questionnaires, it is easy to conclude that, according to some indicators,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tegory in which most Asian countries belong, is inferior to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y a certain magnitude. This research strategy will devalue the research efforts o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s a complicated phenomenon, and it requires a sophisticated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can be induced by empirically studying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s embedded. In addition,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 are undergoing a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is dynamic feature is valuable and deserves exploratio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in Asia can be demonstrated and illustrated vi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lens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nd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This review tries to be both critical and constructive, and shed light on newly initiated projects in the Asian academic profession. Two major research questions are raised by the author: What is the scholarly value of the new project? What strategy can researchers employ for this endeavor? Past research is dominated by the structure-function paradigm and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method. This approach has b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are proposed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limitations and explor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new academic effort.  相似文献   

18.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与中国文化心理学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主流心理学的衰落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给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了中国心理学家重新审视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机会。中国心理学在心理学多元化的背景下,应采用中西合璧式的,西方与东方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建立一门根植于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文化心理学或中国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文主义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是研究的人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由于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因此心理学研究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保留人科学取向,在新的科学视野中体现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本质;同时又在新的人视野中追求科学的价值,实现人类的幸福。最终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科学主义和人主义的结合,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