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感悟与体验,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范凌燕 《考试周刊》2011,(85):62-63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因此,语文教育实践需要体验性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生活,其本质内涵是由语文学习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及个性化能够使学生的独特体验得到尊重,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4.
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是很自然的,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怎样对待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是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当前,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尊重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的教师习惯于“大一统”的教学,似乎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教材”,通过对教材的条分缕析,向学生奉送现成的真理,追求语文知识的统一与完整,似乎学生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去产生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我们看到成功光彩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7.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形成。教师要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想像联想,产生情感体验;品味语言,获得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开放的语文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  相似文献   

9.
黄丽华 《云南教育》2004,(25):20-2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既是整个语文课程实施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它要求语文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忽视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体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通过学生的体验,使他们获得认识,形成情感,产生感悟,提升阅读能力呢?在教学中,我通过体验式阅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将教学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知识的天空。比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笔者让学生们给别里科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也要尊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找准学生独特体验和教学熏陶感染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薛伟领 《成才之路》2010,(32):I0015-I00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注重情感体验,进行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特定的情景,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倡导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要呼唤个性化,提倡学生在阅读中的多元感悟,提倡教师在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体现"感染"二字;课堂互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科综合化,加强多学科渗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这段话不难看出,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读懂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得到情感、道德的熏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成预定目标的学习任务,获取导向性价值取向外,还要关注学生在不同层面的独特体验。这种独特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个性特点、价值观以及周围不同的生活环境等个人情感因素,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价值观达成一致的产物。所以这种独特体验的产生,是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豁然享受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18.
张娜 《考试周刊》2011,(60):53-5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积极的教学气氛,让语文课成为学生享受幸福的时光,让幸福在语文课上飞扬,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幸福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表述课程的新理念时 ,“体验”一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共有16处 ,几乎分布在每个部分 ,其中出现最多的词组是“情感体验”和“独特体验”。可见 ,《标准》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作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尽管这在认识上已无可非议 ,但问题在…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豁然享受语文之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