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情绪对在线学习效果有重要调节作用,探析初中生在线学习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完善中学在线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率。对13个省市1 60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学习环境适应性、学习方式适应性和在线学习周期持久性对初中生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中生在线学习期间情绪呈积极状态,对居家学习环境和在线学习方式适应较好,未产生明显学习倦怠;(2)各影响因素在年级、性别、城乡上具有显著差异;(3)观测影响因素对初中生在线学习情绪影响的回归模型为:情绪状态=-6. 935-1. 116×年级-1. 466×性别+1. 277×学习方式适应性-0. 587×学习环境适应性-1. 05×学习意愿。  相似文献   

2.
学习不良初中生应对方式、教养方式与情绪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学习不良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状况的关系.方法:在某中学507名初中生中筛选出48名学习不良学生,同时在剩余学生中随机选取48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应时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量表,对96名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学习不良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积极/消极情感状况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消极应对方式、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保护、过分干涉是学习不良初中生情绪状况的有效预测因子(F=57.96,R2=0.48,p<0.01);积极应对方式、父母温暖与理解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情绪.结论:应对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是学习不良初中生情绪状况的重要预测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48名不同年级、性别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初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积极的,父母对初中生的接纳程度超过其干涉、拒绝程度,接纳型是父母的主要教养类型;不同年级、性别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对低年级初中生、女生的接纳程度高于高年级初中生、男生;低年级初中生、女生的父母教养类型以接纳型为主,高年级初中生、男生的父母教养类型以中间型和接纳型为主;父亲教养类型与母亲教养类型在全体被试中的分布不一致,父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被试比例显著高于母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被试比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对64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控制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年级、性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48名不同年级、性别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初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积极的,父母对初中生的接纳程度超过其干涉、拒绝程度,接纳型是父母的主要教养类型;不同年级、性别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差异,父母对低年级初中生、女生的接纳程度高于高年级初中生、男生;低年级初中生、女生的父母教养类型以接纳型为主,高年级初中生、男生的父母教养类型以中间型和接纳型为主;父亲教养类型与母亲教养类型在全体被试中的分布不一致,父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被试比例显高于母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被试比例。  相似文献   

6.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某中学8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目的是提出科学可行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结果:大多数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处于正常范围,父母教养方式一致性程度较高,在性别和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父亲的惩罚、严厉维度上,非独生子女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结论:一致性程度比较高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对两类家庭成长的孩子形成不同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缺陷感量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教养方式则有极其显著的消极影响.在昕障初中生一些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和预测效果存在差异.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来看,父母某些消极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更明显.本研究还提出有关建议,为听障初中生的父母教养子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藏、汉初中生家庭教养模式、应对方式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应对方式问卷对辽宁省226名藏族初中生和103名汉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藏族与汉族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两者水平有较高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6016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结果,通过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考察初中生居家在线学习适应性的现状与影响。研究发现,初中生居家在线学习适应性不具有显著的性别与独生与否差异;城市初中生相比农村初中生居家在线学习适应性更强;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的居家在线学习适应性呈下降趋势;学生的学习成绩越高,居家在线学习适应性越好。基于此,需要家长树立协同育人意识,构建家校共同体;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学校落实管理责任,社会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状况,为教育干预试验提供实证依据,本文采用学习适应性量表(AAT)对2 62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农村初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达到中等;约有28.4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重点初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初中;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最差.教师应充分认识农村初中生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热情适应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43名外来初中生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外来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外来初中生的父亲对男生的干涉和保护要显著高于女生。②初二学生在父亲的拒绝、否认,对人焦虑,孤独倾向上得分高于其它年级。③父亲的教养方式会更多地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548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对低年级初中生和女生的接纳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初中生和男生,对高年级初中生和男生的干涉程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初中生和女生;母亲教养类型在不同年级被试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父亲教养类型在不同性别被试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父亲的教养类型以接纳型为主,母亲的教养类型以中间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AAT对339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低于常模水平,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量340名初中生的孤独感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并重点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时不同性别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总体初中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性别不是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变量;对于初中男生,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对于初中女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说明在研究中不但要探讨总体特征,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征,更要重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我们对石家庄市城市、农村两所中学389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男女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初中男生更多地感受到惩罚严厉和过干涉过保护的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同时,也更多地感受到母亲的偏爱。2.城市和农村的父母教养方式也存在差异。3.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多途径减少初中生的手机依赖行为,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希望和手机依赖三者的关系,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初中生希望问卷、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对33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初一的学生,并且手机依赖程度存在学校间的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手机依赖相关显著,其中,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希望在父母的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拒绝教养方式、过度保护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手机依赖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下的父母亲在教养方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在N(神经质,又称情绪性)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学生的人格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农村初中生人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92名进城农民工子女为被试,采用问卷法,通过测查学习适应性、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自我效能,探讨学习自我效能在进城农民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适应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学习自我效能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适应性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且这种中介效应所占的比例在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母亲拒绝否认等三个因子对学习适应性影响中的相对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羞怯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羞怯的关系,并探讨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羞怯、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羞怯水平,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3)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消极和积极)教养方式与羞怯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对石家庄市城市、农村两所中学389位在校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存在性别和来源差异;第二,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