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3.
黄宏明 《云南教育》2008,(12):43-43
“爱是教育的起点,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中外教育家倡导的教育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广大教师也日益感受到师爱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方法都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亲切和蔼的面孔对待学生。爱生意识增强了,讽刺、挖苦顽皮学生,冷漠对待学困生等不良行为就会淡出校园。  相似文献   

4.
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但爱学生也需要理智和智慧,严要有度,爱也要有度,无原则的过分的爱并不能收到效果。爱要在反思中升华,在智慧中开花结果。在离开班主任队伍若干年后,笔者又重新回归了这个互相关心和照顾的集体。虽然之前有过几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然而,时代发展非常迅速,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也同样迅速,自己之前所掌握的方法、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发展状况。是甘于自己发展停滞的状  相似文献   

5.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6.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既要有爱,又要承担起责任。教育事业是需要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一种责任,其权利、义务是不能随意放弃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均统一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离不开爱,爱学生是教育和管理的基础,对学生的爱又体现在对学生的公正与公平上,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也更不会有不服从管理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爱的尺度     
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常常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前提,一切教育都源于"爱",一切教育都是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又常常会迷惘,爱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对学生的行为只说不敢严管,对学生的作为只鼓励不批评就是"爱"。是不是唯学生论就是对学生的"爱"?我认为,所有的爱都是有尺度的,没有尺度的爱是溺爱。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爱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爱心的教师。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关爱学生,关注生命是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爱、奉献爱、收获爱和享受爱。用爱的辐射来温暖学生,用爱的传递来净化学生,用爱的裂变来提升学生。让每一个教师都奉献出爱,我们的教育就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2.
教育需要爱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很形象:"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直接表现。爱学生要求教师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既要尊生、信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的确,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对自卑孩子,爱是燃起自信的灯任何人都有自尊心。那些自卑的孩子,更需要  相似文献   

14.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爱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爱心的教师。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关爱学生,关注生命是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爱、奉献爱、收获爱和享受爱。用爱的辐射来温暖学生,用爱的传递来净化学生,用爱的裂变来提升学生。让每一个教师都奉献出爱,我们的教育就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6.
一位著名教育家指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职校教师,应以教师的爱,来启动职中学生向上的心灵。 一、理解学生 由于职中学生有一种失落感,所以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把他们从挤“独木桥”的苦涩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走上行行出状元的“立交桥”。任何教育都必须以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为前提,既要强化教育要求,又要淡化教育痕迹,那种只靠语言的威势,而不靠令人亲近的事实和道理夹打动人心的教育,是不会有好的效…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尊曾说过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 ,没有爱” ,“没有感情 ,就没有教育”。教师 ,用以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他的知识技能 ,道德品质 ,还有他对学生关怀爱护的深情。教师的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 ,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既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高尚的感情 ,又是教师的一种高度的责任心。每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一条成功的经验 :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就必须对学生献出一颗赤诚的爱心。教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爱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性格。关…  相似文献   

18.
张德安 《考试周刊》2014,(87):189-189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提倡对学生的关爱教育,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并且用一生践行他的爱的理念,获得巨大成功。作者就现实教育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实践爱的教育和策略,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三爱一精神",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田,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育真爱”,就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要求,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纯粹的、理智的爱。 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需要教育“真爱” 爱学生是当教师的基本条件。著名教育家在这方面都有经典的阐述,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别林斯基言,“爱是鉴别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对于这一观点,教育工作者都有共识。但是怎样去爱学生。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