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国从起初幽居荆山的蕞尔小邦到成为后来盘踞南方凌视中原的一方大国,究其原因,既有对楚族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的继承,也有其师法华夏,兼容并包以求自强,对强国梦想的追逐等。在这些因素中,如果说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虚心效法的学习精神是楚国顺利建国且初具规模的主要因素,那么在此之后的制度建设则是楚国实现不断向前发展和霸主梦想的重要保障。纵观楚国整个政治制度的建设历程,其廉政建设在保障整个国家机器正常有序地运行并提高运行效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春秋时代的早期和中期,楚国文化并不具备自身的独特性,其文化形态与春秋诸国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春秋晚期以后,随着国势不断向南方扩展,楚国文化的特色渐渐显露。但其文化中来自于中原的文化基础并没有在地域扩张与变迁中消失殆尽,而是作为一种不可分割的部分融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从出土经学文献角度出发,探寻楚国地区经学发展的源流与历史背景,研究经学与楚国教育的密切关系,总结经学对楚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楚国城市发展有其自身发端、孕育和发展的过程。以楚文化为背景,从考古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物质层面的"真实"城市和描述层面的"虚拟"城市进行考察,探究楚国先祖城市的物质形态和当时城市的先民观念,为地域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个案。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的卢梭无愧为人类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对于政治制度起源的理论见解独特,影响深远。卢梭否认政治制度起源于强者的征服,也否认政治制度起源于弱者的联合。卢梭意识到了生产力发展对私有制形成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政治制度起源于私有制,但其从私有制到政治制度起源转折点的分析即将政治组织的建立视为富人欺骗穷人签订一种契约的结果具有唯心的一面。卢梭关于政治制度起源的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有相通的一面。但他不可能超出18世纪思想家所受时代的限制,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揭示政治制度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基于战国秦汉的文学作品与史料分析,发现楚士阶层在春秋中后期开始逐渐壮大,其壮大的根本原因则是传统的井田制解体所带来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崩溃。私学的兴起,士的自由流动所带来的审美文化的兴盛,以及楚国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主要原因。但思想、文学之士并未受到君王重用而大量外流为他国服务。楚国士阶层的壮大和楚士阶层的外流对楚国及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从其内容上看是一个三维结构,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实体形态,代表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是社会政治进步发展的标志,论文就如何从基本的政治制度、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三方面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一个包含若干制度、体制、机制等的庞大制度体系。在系统论视域下,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层次结构,可以看出它是由总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具体政治制度(政治机制)五个层次的制度架构而成的结构性系统,各层次政治制度内涵不同、功能各异却又相互关联。新时代新阶段,全面精准把握我国政治制度的层次结构,是更有效地推进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这一时期楚国的土地制度朝向私有化方向发展,县制和封君制的推行,私学兴起,为新兴士阶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士阶层的形成对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与政治,促使楚国吏治清明;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道家学说;明辨时务,变法图强。  相似文献   

9.
楚国货币中有良金铜钱牌一种,对其面文的释读学术界看法不一。该钱牌面文应释读为现金一朱、现金二朱、现金四朱,是楚国在特定交换条件下发行的一组特殊性质的货币,其作用可以与楚国其他种类货币兑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主题内容认知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 ,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同时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社会最典型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的分封制 ;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主题内容范围 :分封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 ;其他政治制度。主题复习目标 :把握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特征、实质、形成原因和发展演变 ;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主题知识概要 :◎著名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 :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探讨匈奴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史,指出秦汉时匈奴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其社会发展形态、游牧经济类型的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魏晋以后,匈奴社会由于大量接受了汉文化,开始农耕定居,所以其政治制度亦发生根本性变化;到五胡十六国时完全汉化。这种变化加快了民族融和的步伐,为盛唐时期更大范围的统一和更多民族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筹算最先进的诸侯国之一,目前出土最早的算筹在楚国·依靠先进的筹算技术,楚国进行了大量的涉及农田水利、土地测量统计、商业与建筑的测量工程以及军事赋税等方面的计算·楚国数学对中国当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屈赋,自从它出现在中图文坛之后,2000年来,一直是我国文学史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要在屈赋研究中,提高效率,继续深化,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离不开对屈原所生活的楚国,整个大文化背景的研究,以及对文学内在发展原律的认识。那么,与屈赋相关的楚国文化习俗有哪些呢?其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重淫祀,用巫术来“抚国家,定百姓”。 楚国社会直接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楚人的精神生活仍然散发出浓烈的神秘气息。对于他们生活的世界,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疏远。天地之间,神鬼人之间,山川与人之间,乃至草木与人之间,都有某种奇特的联系。在生存的斗争中,他们是近乎全知的导师,这就是巫。 巫师要有不同于常人的秉赋与教养,这就是楚大夫对楚昭王说的:“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楚国的王孙圉出使晋国,赵简子问他:楚国把一块叫做“白珩”的玉佩当作国宝,有多少世代了?王孙圉说楚国从来不把白珩当做国宝。楚国的国宝第一是观射父,第二是左史倚相,第三是一片叫做“云连徒洲”的广野。观射父这位大夫是当时楚国至高无上的大巫。他被奉为国宝,可见巫在楚国的地们是何等之高了。昭王不明白的事都要  相似文献   

14.
政治意识文明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矛盾,抓住和解决好这个矛盾,就一定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灵魂,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体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其政治意识文明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起着引导、规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隆文 《天中学刊》2008,23(1):81-83
楚国货币中有良金铜钱牌一种,对其面文的释读学术界看法不一.该钱牌面文应释读为现金一朱、现金二朱、现金四朱,是楚国在特定交换条件下发行的一组特殊性质的货币,其作用可以与楚国其他种类货币兑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楚国作为周王朝分封于南土的一个子爵诸侯国,其滥觞时期的音乐文化,源于远古楚部落古老艺术并融合中原音乐文化而形成,其音乐制度既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继承,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民间的歌舞之风及楚国乐官对楚地民歌的收集与整理,使得文人有机会注重楚国地方民歌,从而汲取营养,创作出完全不同于《诗经》的诗体;楚地从上至下普遍盛行的巫风,不仅影响着楚辞创作者的心态,同时也影响着楚辞作品的风格;楚国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熏陶楚辞创作者,使他们不仅有着很高的音乐修养,同时也在作品中多层面地反映楚国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7.
楚国辉煌的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楚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影响到楚文化的各个层面。楚国科技成果体现出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的一种文化传统,这就是楚人积极进取,兼融并蓄,锐意创新,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楚人的科学理论思维充满了玄虚的色彩,天人合一、万物同构同感是其对自然认识的基本出发点。这对于当今的我们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仍不失其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三、穆公称霸【题解】这是秦穆公任贤称霸西戎的故事,秦穆公一作秦缪公。齐桓公死后,楚国势力向北发展,齐国内乱,丧失霸主地位。宋襄公起来试图接过齐国的"尊王攘夷"旗号,阻止楚国势力,成为霸主。无奈宋国因国小力弱,承受不起这副担子。接着是晋文公兴起,与楚争霸,秦晋联盟,共同对付楚国。楚国势力收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从中国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与变革的关系,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理论构想,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突出的时代特征对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政治制度是国家、单位、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正式规则。正义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对政治制度进行正义的追寻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制度正义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双重属性的统一即价值属性与工具属性的统一。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和工具属性二者互相制约。价值属性统率工具属性,工具属性体现价值属性。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表明,只有当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与政治制度的工具属性二者协调一致时,才能促进一国的政治发展。在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要使政治制度的双重属性协调一致,我们还要解决好政治制度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制度及时性是制度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制度及时性不等于制度有效性,必须从文化人手来解决制度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