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务信息公开带来的现行文件及未到进馆年限档案的开放,直接冲击着档案开放的时限要求。档案开放应向着鼓励及时利用的方向进行调整,形成与政务公开互相配合的完善的档案开放利用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与公布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利用公布中存在的法规不完善、利用公布相关者权限划分不当、开放鉴定滞后制约了利用服务、编研与利用需求不对称、利用部门审查利用公布面临困难、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对策:修改完善档案法规、明晰档案开放利用公布相关者的权责、加强档案开放利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大档案开放利用服务宣传与引导、提升档案开放利用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培养高水平与专业化的档案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3.
中外档案开放与利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的开放和利用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国纷纷将其纳入法规体系: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颁布了档案利用规则、档案开放利用等专门法规,美国、丹麦、瑞典等把档案开放利用纳入了信息自由法,我国也在《档案法》中对档案的开放利用作了规定。但由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外国的档案开放和利用也呈现出诸多的差异。 一.档案利用手续 在美国,凡年满16岁(包括外国人),只要持有身份证,就可利用已开放的档案。联邦政府档案馆等非盈利性的档案机构不收费,外国利用者享有…  相似文献   

4.
档案部门在执行档案开放法规时过于强调开放时间的一般限定和延长规定,保守谨慎地体现了对法规中保密精神的贯彻,忽视了法规中提前开放的规定和鼓励利用的精神,导致了档案“超时”开放。要改变档案开放时间的滞后。必须从“源头”上完善档案法规关于“档案开放时间”规定的合规律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为例,通过分析档案馆和行政复议机关对案件的看法,指出了档案部门应该用依法行政的要求审视未开放档案的利用工作,为此作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未开放档案利用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一是依法区分档案行政审批职能;二是加强利用环节法规制度建设;三是梳理特殊档案查阅限制规定;四是强化查档身份审查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档案开放,是指国家档案馆按照法定权限将形成时间达到一定年限、无需限制利用的馆藏档案经过法定程序向社会提供利用的活动”((1))。在档案开放前,须对档案进行开放与否的鉴定,这一环节称为档案开放审核,是馆藏档案依法向社会开放前必须履行的工作程序((2))。基于国家档案局2018年业务建设评价数据可知,彼时各省馆开放审核比例普遍不高,制约了档案工作真正意义上“走向开放”。本文选取实践中面对的审核主体为切入点,研究减轻审核难度,加快审核进度的措施,即引入“子档号”概念,  相似文献   

7.
刘萌 《四川档案》2002,(6):12-12
推动档案利用工作发展,促进档案工作良性循环,必须在档案法律法规范围内开放档案,遵循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利用公布档案,健全完善档案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解读几则关于国内外档案开放的网络旧新闻,阐发了对当前档案开放工作对策的几点新思考,在依据现有档案法规规定的前提下,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工作的六点建议:一是拓展思路,重新定义档案开放类别和范围;二是适应发展,推行开放档案审查和利用新手段;三是端口前移,在文件生成时就确定档案开放属性;四是制定规范,划定涉及隐私档案开放期限;五是确定范围,依据目录落实提前开放内容;六是依法有据,编制限制开放利用意见汇集。  相似文献   

9.
李艳 《陕西档案》2023,(6):25-27
<正>新《档案法》在明确赋予社会档案利用权利的同时,将县级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开放年限从30年缩短到25年,并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开放的职责划分。据此,本文是笔者对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一些认知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期与同行切磋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档案依法行政管理一定要有法可依.应该说,档案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当然,也必须看到,档案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仍需要继续完善.有法可依不等于有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才能实施依法行政.在基层有种认识,认为没有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就无法开展依法行政.应该认识到,档案法规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完善档案法规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绝不能把档案法规体系不完善作为不实施依法行政的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