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深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勾连,中国文化主导影响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主要是对中国部分传播到日本优秀文化加以融合、吸收、变化而渐渐形成。对比两国的春节风俗文化之间差异,对于春节的定义,从时间上来说,日本春节是按照中国春节的时间来确定的,具体风俗来说,"门松"文化来源于中国唐朝,在日本平安时代引进到日本国内,日本佛教寺院新年敲钟祈福的风俗最早追溯到宋朝。在廉仓时代随佛教禅宗传入日本。在春节期间,中日两国都十分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团聚,祈祷新的家人新年的健康幸福,这些正是都是中华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中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着积极因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探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阐述文化转型和我国文化转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处境和特征,以及对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态度,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可能性、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之下多元文化交流并求同存异的可能性及如何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文化中,葬礼是人生四大礼仪之一,葬礼是死者无法亲验的习俗内容,它体现的内容不仅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孝道和仪式,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本文选取的河南省新郑市的丧葬习俗,意在通过丧葬的仪式来探究内涵的宗教因素,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制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并不单单是法律制度的变革,也是传统法律文化的重塑过程。法律制度的有效建构和运作依赖于相应的法律文化的存在,法治的成长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法律文化土壤。要建立法治社会,实现法制的现代化,就必须从传统法律文化中发掘精华,找寻中国法治建设的有效资源。本文通过对传统法律文化特征的阐述分析了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排拒性与相通性,提出了传统法律文化转型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转型的必然。通过理性的阐释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动因、透析中西文化之间冲突与紧张的现实、探讨传统文化转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试图找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过年的传说     
齐立 《阅读》2007,(2):9-9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民间有一种传说。  相似文献   

8.
话说春节     
《阅读》2007,(2):F0003-F0003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也是历时最久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据  相似文献   

9.
蒙餐文化是蒙古民族的牧业文明在饮食习惯、饮食传统及礼俗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也是蒙古人在餐饮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的独特的文明习俗和文化积累。蒙餐文化包括茶文化、白食文化、红食文化、酒文化和餐具文化等,它表现着蒙古民族的文化核心。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学视角,依据文化分类学原理,以文化区“内核—外缘”二重构造论为理论支撑,运用文化比较学的方法对中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日两国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开启于近代“西风东渐”的文化时空场域中,其文化类型、特质及内在调节机制是造成中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殊异的影响因素,并且在时间、空间、主体性特征的三个维度上均出现“时间差”。在剖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进程的同时,寻求其转型路径与策略上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习俗是一种行为化了的文化形式.习俗对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苗族的习俗相当完整和古老.习俗对于苗族来说,它的作用比汉族或其他民族要大得多.苗族基本上是一个"风俗统治"的民族,传统的习俗渗透在它生活的各个方面.苗族的生活习俗最突出的是服饰.苗族的婚姻习俗共同特点是通过歌舞的形式用集体交往的方式来进行情感交流,作为择偶的手段和方法.苗族的生产习俗、丧葬习俗、节日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漫话春联     
高怡 《阅读》2007,(1):16-17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风俗习惯。于是,每当春节临近,大家纷纷上街购买春联,也有的自己动手写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相似文献   

13.
乡土武术传承实践的历程反思及其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乡土武术是植根于乡土中国或传统社会的文化样态,是没有进行现代化转型或正处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传统武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在现代化转型中遭遇困顿的乡土武术的传承实践进行了反思,对其当下的生存价值进行了寻绎,以及对其现代化转型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为乡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乡土武术的传承离不开国家元场域的影响以及传承人的核心主导,师徒传承应为主轴,师生传承应为主力,技术体系应创新,门户认同应强化;乡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体现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它是地方文化的象征与标签,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其作为民俗活动的复归,是推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途径,同时它还是开展武术研究的新田野;乡土武术在当下的文化传承应推动传承人的职业化,建立和强化政府主导的制度保障,继续推进拳术进校园,重拾和加固门户的集体记忆,以创新发展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江川县境内,至今依然存留过一种极为独特的驱疫逐崇习俗:春节期间,由特定的人扮装成新妖除鬼的英雄钟馗,配合民间绝技“翻猪牙齿”进行驱傩活动.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翻猪牙齿”在江川及附近地区曾广泛流传,成为众所周知的岁时习俗活动.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种有影响的民俗现象,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所以,有关其源起和传播的历史状况,只能从承传者的记忆中发掘到一鳞半爪.尤其是这一活动同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之间有着明显的抵牾,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翻猪牙齿”正在丧失其传播的土壤而日趋式微,在江川似已成为一种被现代文明所重重围困的孤立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文化历史研究法,对传统形意拳理论和技法体系进行逻辑分析,透视其内隐的"刚健有为"的文化基本精神,提出必须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形意拳的现代化转型,这对民族文化品性延续和民族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间的冲突,就中西文化而言,这种冲突表现在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本位思想、时空观念、思维方式、非言语交际规范、交际习俗、人际关系和交流方式等方面。笔者认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不是文化对抗,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一种新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7.
方言和普通话本就属同类,都是古汉语继承和演变而来的。普通话是大众的文化,是利于大众接受的文化,它也是大势所趋的文化。地方语言是一种文化,一种在我们心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习俗,它具有当地鲜明的区域特色,也是许多地域文化产生与发展的源泉。本文从普通话与地方语言的不同特点出发,阐释了普通话与地方语言的不同的文化传承功能,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由此说明,不管是普通话的文化,还是地方语言的文化,它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是相容的,是互生的,且应该是和平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文化转型为先导的,当代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文化转型中,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文化转型的主体,在这种痛苦而艰难的文化转型历程中,作为文化的主体,人不得不反观自身的生活境遇与自身的生存价值,重新理解自己的主体性意义,走出生存的困境和信仰的迷茫。本文分析当代文化转型对主体性所造成的主体性的消解和生存的因境,旨在对主体性的重建和当代人文精神培育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掌握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尤其是习俗文化的差异。英汉日常交际对话、饮食、称谓语等三个方面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习俗鲜明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作为民族音乐研究的新对象,其文化内容和形式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沉淀。敖包祭祀中包含了许多蒙古族传统的文化和习俗,所以被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民族音声的研究领域,对于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研究比较薄弱,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必须加强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