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谭淞 《中国科技纵横》2011,(9):91-91,95
本文提出了基于ADS1256的高精度模数转换技术,实现了对输出信号的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对输入电压信号进行抗混叠滤波后转换成数字量,并通过串行接口发送给上位机或测试设备,采样率可选,增益可控。在不实施软件补偿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设计方案,在-40℃~+60℃温度范围内,分辨率达到了20位(优于10—6)。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速信号波形的产生方法,介绍了高速数据发生器所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及信号重构算法.与模拟技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基于数字合成技术的任意波形发生器具有频率稳定、准确,波形质量好和输出频率范围宽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FPGA处理时钟速度的限制,无法产生与ADC相同采样率的复正弦信号用于多普勒调制。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用FPGA浮点计算模块由NCO产生一路低采样率正弦波作为基准,计算出采样点之间的固定相位,采用插值推导产生高采样率正弦波的其余多路信号,在原始信号上调制假多普勒频率产生欺骗干扰。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网络入侵信号的准确检测,提高检测概率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对较低信噪比下的攻击信号的高效定位和检测,无法有效预测入侵信号的局部特征点,导致重采样,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较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压缩采样的网络入侵信号检测算法,构建低信噪比下网络入侵信号模型,采用多普勒频移模糊搜索对入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入侵信号的局部特征预测量和测量值,为了使得入侵检测适合线性实时处理过程,提高在低信噪比下的检测性能,采用卡尔曼滤波对结果进行修正,采用局部特征压缩采样判断入侵信号的联合特征,实现了对网络入侵信号的局部特征压缩采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性能较好,检测概率优于传统算法,展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确保了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建国  黄宇  严南 《科技通报》2021,37(4):33-36,41
传统的通信噪声信号峰值检测结果精准度不高、实时性不强,导致在通信过程中降噪效果不理想,影响正常通信.因此,提出基于频谱修正的通信噪声信号峰值检测.首先在通信过程中将信号源定位,并使用线性滤波法确定噪声信号的位置,其次分析获得的噪声信号离散频谱图,针对离散谱中存在的栅栏效应和频谱泄漏问题,提出频谱修正技术,对谱线位置与谱...  相似文献   

6.
LTE作为准4G技术,是一个高速率、低时延的基于分组的移动通信系统。本文针对LTE系统的RACH接收机中的降采样处理,研究采样率转换技术。为了改变信号的采样率,需要对信号进行内插和抽取。本文针对RACH接收机降采样处理设计抽取滤波器,在matlab上进行仿真验证并提出在DSP实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并行交替技术是使用低速的ADC实现高采样速率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但其特有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的特点限制了他的进一步发展。在以前的非均匀采样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个原型试验电路,并且提出了一种可以达到800M采样率的ADC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无人机机群间的通信频谱利用效率,认知无线电技术被应用在无人机机群中。由于传统频谱感知算法易受到噪声干扰、受通信时延干扰、需要累积信号长,无法适应无人机机群间通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双门限无人机机群频谱感知算法。首先利用所有次级用户对频谱信号进行感知收集,随后将所有次级用户信号传入无人机融合节点,最后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进行感知判断。在仿真实验条件下与传统单门限能量协作算法、双门限能量协作算法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和虚警概率下,所提方法的检测性能均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9.
并行交替技术是使用低速的ADC实现高采样速率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但其特有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的特点限制了他的进一步发展。在以前的非均匀采样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个原型试验电路,并且提出了一种可以达到800M采样率的ADC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齿轮箱故障的特点、倒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倒频谱分析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首先,用传统的傅立叶交换法对故障信号进行分析,结果无法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其次,对故障信号进行倒频谱分析,发现能很好地捕获故障信息.实验证明:倒频谱分析在齿轮故障诊断中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The linear canonical transform (LCT) has been shown to be a powerful tool for optic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any theories for this transform are already known, but the uniform sampling theorem, as well as the sampling rate conversion theory about arbitrary lattices sampling in the LCT domain are still to be determined. Focusing on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carefully investigates arbitrary lattices sampling, the sampling with separable matrices and nonseparable matrices, to obtain uniform sampling theorem and the sampling rate conversion theory in the LCT domain. Firstly, the spectral expression of the discrete-time signal sampled via arbitrary lattice is deduced in the LCT domain. Based on it we propose the alias-free sam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matrices and present the perfect reconstruction expressions for bandlimited signals in the LCT domain. Secondly,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discrete signals to obtain sampling rate conversion theory, we define the multidimensional discrete time linear canonical transform (MDTLCT), as well as the convolution for the MDTLCT. Thirdly, the formulas of multidimensional interpolation and decimation via integer matrices in the LCT domain are derived. The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interpolation and decimation, we make analyses of the sampling rate conversion via rational matrices in the LCT domain, including spectral analyses and the formulas in time domain.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theorie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电荷测量的一般方法就是将要测的电荷量先成转换成电压量,然后再将模拟的电压量转换成数字量,最后供计算机读取、处理。通过对压控振荡器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VCO的电荷测量方法。此方法具有高采样率、高精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核心种质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新领域,构建核心种质是研究和利用植物遗传资源的便捷途径。本研究采用基于田间实际数据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构建两个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群体,应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研究菜用大豆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采用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两个参数对构建策略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确认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研究表明,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菜用大豆核心种质的最佳遗传距离为欧式距离,最佳取样比例为95%。  相似文献   

14.
压缩感知理论是在已知信号具有稀疏性或可压缩性的条件下,对信号数据进行采集、编解码的新理论.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当观测矩阵满足等容性原理时,可以通过远小于奈奎斯特采样点数的信号点数去重建原始信号.本文将压缩采样的框架应用到信号检测模型中去,提出了一种使用minimax准则对压缩采样的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方法有很好的检测性能,最后采用蒙特卡罗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殷守强  王鑫  贺文龙  门明新  张利 《资源科学》2016,38(11):2049-2057
耕地质量监测是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不仅能保证监测精度,还可以减少监测成本。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区域耕地质量的实际状况,运用6种抽样方法抽取耕地单元作为监测样点,并计算和比较不同抽样均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和相对抽样精度。结果表明,抽样精度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而提升,速度由快变慢。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在抽样精度方面,系统分层抽样和系统等距抽样的优势极大,并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优势扩大;等别分层抽样的优势较大并且平稳;乡镇分层抽样的优势不大。网格分层抽样不但没有优势,反而可能造成精度的损失。不同的抽样方法在满足相同的监测精度时所需的样本量差异显著,合理的抽样方法在满足监测精度的同时,可以明显地减少样本量。本研究有助于选择出最合适的抽样方法,以期为耕地质量监测中不同抽样方法的精度比较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基于FFT的伪随机码快速捕获的原理,并且对快速捕获模块的核心单元,即采样率转换单元和FFT/IFFT计算单元的FPGA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仿真和实现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快速地捕获扩频信号中的伪随机码相位。  相似文献   

17.
耕地质量监测是当前国家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的重要工作手段。合理布设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可以大幅提高耕地质量监测的效率。以河北省黄骅市县域耕地为研究对象,以耕地的质量属性和空间位置属性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的划定依据,采用空间聚类法生成20种备选监测区方案,通过综合比较方差、抽样误差、抽样效率和抽样弹性系数,选出初始监测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局部优化,最终生成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方案,最后以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为分层依据,运用分层抽样法布设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研究表明:①在抽样误差为1%的要求下,分区数为65的备选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方案的综合样本容量为77,抽样效率相对较高,被选定为初始监测区方案;②随着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数目从5增加到100,相同监测区内耕地单元之间在空间位置和耕地质量等别上的差异程度由快速减少到趋于平稳;③在布设相同数量的监测样点时,本文提出的基于空间聚类分层抽样的样点布设方法在表土质地、剖面构型、盐渍化、有机质含量、排水条件、灌溉条件和国家耕地质量自然等指数等因素方面的抽样误差分别为0.37、1.02、1.39、0.91、0.31、1.53和1.27,均明显低于传统的等别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网格分层抽样,具有较高的抽样效率。研究成果可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布设相关工作和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包采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侵检测是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详细分析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网络数据包进行入侵检测。由于检测速率与数据包采集速率不匹配,以及检测所需成本的限制,在收集用于检测的网络数据包时,必须选择有效的采样策略。本文引入博弈模型框架上的原始入侵数据包采样策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和扩展。本文针对单一采样策略的缺陷与不足,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来分析在决策者不同效用偏好情况下的采样策略选择问题,并且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基于风险差异的采样策略选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研究——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新一轮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如何更合理地测算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往往被现有研究所忽视。本文采取抽样及不同整治模式不同潜力测算方法的研究思路,设计了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的流程及方法:根据地形及经济条件,划分不同的整治类型区,并选取样点县(市、区);构建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确定居民点整治类型;针对农村居民点不同整治类型,分别构建其潜力测算方法,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地闲置率法进行改进;利用测算出的样点县(市、区)的出地率均值,外推测算同类型区其他县(市、区)的潜力。并以广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计到2020年,广西全区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可释放潜力68 102.807hm2,小于人均建设用地法测算的潜力值,同时又大于土地闲置率法测算出的潜力值。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流程及方法在测算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方面具有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efense control problem for sampled-data Takagi-Sugeno (T-S) fuzzy system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channels against asynchronous denial-of-service (DoS) attacks. Firstly, a new switching security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to tolerate the asynchronous DoS attacks that act independently on each channel. Then, based on switching strategy, the resulting augmented sampled-data system can be converted into new switched systems including several stable subsystems and one open-loop subsystem. Besides, by applying the piecewise Lyapunov-Krasovskii (L-K) function method, membership functions (MFs) dependent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derived to ensure the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newly constructed switching systems. Moreover, quantitative relations among the sampling period, the exponential decay rate, and the rate of all channels being fully attacked and not being completely attacked are established. Finally, simulation example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defense control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