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竞技体育中,有许多项目在比赛中需要按体重分级别进行,如拳击、柔道、举重、摔跤等。因此,在赛前这些项目的大多数队员都需要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并且以各种方法减轻体重,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体内  相似文献   

2.
赛前降体重对血清免疫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竞技体育中,有许多项目在比赛中需要按体重分级别进行,如拳击、揉道、举重、摔跤等。因此,在赛前这些项目的大多数队员都需要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并且以各种方法减轻体重,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或参加低于其本人正常体重级别的比赛。在赛前的降体重中,往往由于降体重的幅度较大(一般为4~8 kg),不太注重科学地降体重,因而经常根据经验或个人意愿采用的降体重方法,往往会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营  相似文献   

3.
拳击比赛规则规定运动员的比赛按体重级别进行,在赛前运动员要减少一定体重,消除多余的脂肪,使体成分的比例更合理,这样运动员才会更加灵巧,速度更快,耐力提高。但在降重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队员体能,造成营养不良,电解质紊  相似文献   

4.
拳击运动是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潜优势项目,上海拳击运动员在国内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拳击项目按运动员体重划分比赛级别,对抗极其激烈,赛前体重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体重是教练员、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拳击、举重、摔跤等重竞技运动员以及散打运动员在比赛时按照体重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前希望获得比较明显的体重控制,争取参加较小的比赛级别,从而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然而,赛前体重控制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拳击运动员赛前两种降体重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 拳击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项目,又是一项严格按体重级别比赛的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较高。因此,赛前降体重对参加比赛和创造优异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飞宇 《少年体育训练》2009,(3):96-96,F0003
摔跤运动中,由于运动员参加比赛时有严格的体重指标限制,所以每个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必须把自己的体重降至本人参赛级别的限定范围内。参赛队员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技术、力量以及本人肠胃消化吸收的情况,在教练和医务人员的指导监督下,把体重降至最为适宜参加比赛的某一级别。  相似文献   

8.
摔跤运动员参加某个级别的比赛时,有严格的体重指标限制,所以为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教练的指导监督下,把体重降到适合某个级别的比赛。 一般的运动员都在4周左右开始降体重,这时教练员边指导队员降体重,边强化训练,增加训练量,使队员多出汗,也有大多数运动员采用限制饮食和水,甚至有少数人使用轻泻、利尿、药物来达到降体重的目的。据实际观察,小级别参赛运动员普遍的降体重2-5公斤,甚至降6公斤以上。在正常情况下,一日三餐饮食,当人  相似文献   

9.
1.拳击步法技术的作用在拳击比赛中,步法是拳击比赛的核心技术之一。双方队员的距离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停地变化着。根据对方的行动目的,只有依靠灵活敏捷的步法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攻防技术,很好地保护自己和有力地打击对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相对力量优势,拳击运动员赛前一般都要控制体重来参加尽可能小的级别比赛。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控制体重方法。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赛前控制体重对提高竞技水平,以及运动成绩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中一些按体重级别参加比赛的项目,如举重、摔跤、拳击、柔道等,运动员的体重已经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运动训练中减、控体重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努力达到该项目所需要的最佳体型、体成分和能量储存,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能力;或为参加较低级别的比赛等。可以说,减体重和控体重已成为以上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减、控体重也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举重比赛是按运动员体重分级别进行的,如何科学有效的控制运动员赛前体重,同时,又不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是举重界一直关心的话题,因此,在实践中以自己所带队员为对象做了一些探索,获得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拳击预赛和决赛山东和国内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的部分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与国内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技术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对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在组合拳运用上的特点和差距所在,为今后山东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些运动项目,运动员按不同体重级别参加比赛(柔道、摔跤、举重、拳击、赛艇轻量级等),为了参加低一级别的比赛,运动员需在平时训练中控制体重或在赛前减轻体重;另一些运动项目(体操、花样游泳、跳水、长跑等),运动员为了完成复杂的高难度动作、获得单位体重的最大肌肉比、减少运动中的耗氧量和耗能量,需长期控制体重或间隙地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5.
"拳击"是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早在一九○四年就被列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竞赛项目.比赛按体重分级进行,从十九朋世奥会起分成十一个级别.从参加奥运会拳击赛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有日益广泛的趋势,从运动员人数来看队伍在不断壮大.参加慕尼黑第二十届奥运会拳击比赛的有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内拳击运动员与国外优秀拳击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进而对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技战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员落后于国外拳击运动员的原因。结果表明:国内中级别拳击运动员基本技术中各拳法在比赛每回合出拳的数量较少,小级别出拳数量相对较多,中小级别运动员出拳的成功率(得分点)偏低。击打的技术动作小规范合理,多余的动作较多。建议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7.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有些项目(例如柔道、摔跤、拳击、举重等)按照体重划分比赛级别,参加理想的重量级别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常采用各种方法控制运动员的体重。而其他的一些比赛项目(体操)和表演项目(芭蕾舞)也对运动员、表演者的体形有很高的要求,为了获得优美的体形、合理的身体成份比例,体重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运动员体重控制常采用长期体重控制与赛前快速减重两种方法。本文分别对两种减重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1997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4名运动员(共30名)的身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运动员体脂%为10.23%,去脂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去脂体重/身高等值均随比赛名次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去脂体重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r=0.951,P<0.05);运动员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随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脂%较高,与小级别运动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同项群如拳击、柔道、摔跤等项目优秀运动员相比,其体脂%最低(10.23%),去脂体重/体重比值最高(89.63)。  相似文献   

19.
快速减体重指运动员每周减体重幅度大于其自身体重的4%或短期内每天减体重幅度大于其自身体重的1%;慢速减体重指运动员每周减体重幅度大于其自身体重的2%而小于其自身体重的4%。快速减体重一般为按体重级别参赛项目运动员在慢速减体重后仍未达到参赛体重级别要求时所采用的措施,而对于无体重级别要求项目的运动员一般不宜也无必要使用。在运动员减体重的某一段时间内,运动员保持其体重在一定幅度范围,一般情况下,每周波动不超过其自身体重的2%,这一过程则称之为控体重。可以说,减体重和控体重已成为拳击项目训练和比赛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拳击运动员降体重是目前国内拳击水平发展中的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降体重的效果直接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表现。纵观国内近10年有关拳击运动员降体重方面的研究,针对拳击运动员科学降、控体重方法和有关的膳食营养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