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2-(2'-羟基苯)噁唑啉作为配体,通过与不同的锌盐进行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双核及四核配合物.对该系列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在配合物1中2-(2'-羟基苯)噁唑啉配体的羟基氧作为单原子桥连接2个锌离子,配合物2中除配体的羟基氧桥之外还存在甲氧基的氧原子桥连3个锌离子.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α=9.384 2 (A)(19),b=13.584 0(A)(30),c=11.138 0(A)(20),β=96.250°(30).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9.5517(A)(19),b=11.123 4 (A)(22),c=11.182 6 (A)(22),α=102.820°(30),β=114.988°(30),γ=100.806°(30).对配合物1的甲醇溶液中及固相荧光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简单的手性有机配体L-酒石酸成功地合成出了一系列类似DNA螺旋构型的左、右旋的一维链状聚合物:{A[Mo2VIO4LnIII(H2O)6(C4H2O6)2]·4H2O}n (Ln = Sm, Eu, Gd, Ho, Yb, Y; C4H2O6 = L- 或 D-酒石酸; A = NH4 或 H3O)。通过水热法,巧妙地把传统的钼氧单核{MoO4}、双核{Mo2O7}以及{Mo8O26}等结构单元,通过有机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单元交错地连接成零、一、二、三维的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可以容纳客体小分子的隧道或空穴,如 [Cu(4,4’-bpy)]2MoO4·2H2O,[Cu(4,4’-bpy)]2Mo2O7,[Cu(4,4’-bpy)(Hnic)(H2O)]2Mo8O26等。首次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含稀土的杂多酸类化合物,[Gd(H2O)3]3[GdMo12O42]·3H2O。该化合物是由Silverton-型的 [GdMo12O42]9- 阴离子和配位的Gd3+ 阳离子组成的。在[GdMo12O42]9- 离子中首次把顺磁性的钆(III)离子引入到该构型的中心,并且通过九配位的钆(III)离子把它们连接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三维网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获得为今后合成类似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水热法合成出的化合物,[Cu2(C8H6N2)2(C7H6N2)]2[Mo8O26] 中,首次捕捉到喹喔啉的氧化产物苯并咪唑,证明了在水热条件下含氮的芳香杂环类的有机配体可以被二价铜氧化,其氧化产物进而作为配体直接与铜原子配位,最终形成新颖的上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配施氮、磷、钾不同比例的复合肥,研究4个不同配比的肥料组合对铁线莲的叶片数、苗高、花蕾开放时间,花朵数、光合作用参数、光合色素含量等生长特性的影响,探寻最有利于铁线莲生长发育的肥料组合,为园林绿化服务。结果表明:肥料配比为N∶P2O5∶K2O=20∶10∶10的肥料组合对铁线莲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其茎粗、花朵数、净光合速率、Gs和Ci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叶片数量和光合色素含量较低,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冯大诚 《百科知识》2022,(28):23-25
<正>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7,气态氯单质俗称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毒性。84消毒液是很多家庭常备常用的一种含氯消毒液,另一种用得较多且作用原理与之相近的消毒用品是漂白粉。84消毒液起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钠,漂白粉起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钙,两者都含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都易溶解于水。在水里,次氯酸钠解离成钠离子(正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负离子);次氯酸钙解离成钙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根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负离子,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氯离子和氧原子。  相似文献   

5.
当硫与氢结合成硫化氢(H_2S)分子时,二个氢原子各给硫原子一个电子,得到带两个阴电荷的硫离子(S~=)及两个一个阳电荷的氢离子H~+。氢离子被硫离子所吸引,生成硫化氢分子(H_2S): 2H~++S~==H_2S………………(1) 但硫原子不仅能吸入电子,也能放出自己外层的电子,变成阳离子。例如,硫与氧化合时,硫带有阳电荷,而氧带有阴电荷。如: S~(+6)+3O~==SO_3………………(2) 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每个氧原子吸入两个电子,结果硫原子变成+6价,氧变成负2价。但有时硫原子不一定将它全部的价电子放出,却只放出四个电子。例如在SO_2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i在曲率K1=0.024、K2=0.065、K3=0.105、K4=0.146、K5=0.162和K6=0.186六种不同弯曲程度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情况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如下:当曲率K4为0.146时,Ni与石墨烯体系结合能最小,此时Ni原子位于C—C键桥位,且C—C键被打断。对差分电荷和Mulliken电荷的分析发现,在负载Ni原子的弯曲石墨烯体系中,Ni失去电子给石墨烯。对体系态密度的研究发现,负载Ni原子的弯曲石墨烯体系费米能级上移,与差分电荷和Mulliken电荷分析结果一致,即石墨烯得到电子。本工作将可能影响Ni负载石墨烯体系对一些小分子,如CO、N H3、O2和NO2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对化合物[Cu(O-2,2'-bipy)]8[PW12O40{Cu(4,4'-bipy)2}2]·OH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结果表明:元素分析与化合物的化学式相符;红外光谱出现N-H的伸缩振动峰、N-H、C-H弯曲振动峰、P-O的伸缩振动峰、W-Ob-W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及W=O伸缩振动吸收峰为强吸收峰;光电子能谱出现36.9 eV的W6+4f7/2的电子结合能。  相似文献   

8.
北秦岭西段新元古代两河口岩体,岩性为眼球状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榍石,属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类;主量元素SiO2=68.48%~72.45%,K2O/Na2O=1.35~2.07,为钾质;在K2O~SiO2关系图上投入高钾钙碱性区;A/CNK介于1.03~1.31,总体为钾质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LILE元素(K、Th、Rb、Ba等),亏损HFSE元素(Ta、Nb、Y、Yb等);稀土元素总量较高(ZREE=126.82×10^-6~267.359×10^-6),轻重稀土强烈分馏(∑LREE/∑HREE=5.447~8.894),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中等程度Eu负异常(δEu=0.417~0.621).微量、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北秦岭东部的碰撞型德河岩体、寨根岩体及牛角山岩体一致.Pb-Sr-Nd同位素组成具低的εNd=-3.9180~-6.0064、较高的87Sr/86Sr(t)=0.70760~0.71675、富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模式年龄tDM=1849.73~2022.79Ma,指示两河口岩体源岩特征与秦岭岩群、马衔山群相近,岩浆源区为下地壳成因.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两河口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末期-后碰撞初期的构造转换时期;这一认识细化了北秦岭新元古代碰撞造山过程;其所确立的汇聚碰撞时间与我国晋宁运动时限一致;为研究中国古陆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汇聚时限、过程、方式及Rodinia超大陆事件在秦岭地区的响应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
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巴雷公钾长花岗岩出露于蛇绿混杂岩南侧。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石富碱(K2O+Na2O为8.25~8.72%〉8%),富钾(K2O/Na2O为1.34~1.56),准铝质(A/CNK为0.94~1.05),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Sr、P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49~0.59),为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后碰撞高钾花岗岩特征;岩石的Nd/Th(1.64~3.19)、Th/U(5.95~7.11)、Nb/Ta(7.26~9.17)和高K2O/Na2O比值、低Sr/Ba比值特征表明,巴雷公花岗岩来源于中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残留相为斜长角闪岩。阴极发光图像显示,该岩石中锆石多呈完好的自形晶,具有岩浆锆石特有的韵律环带结构,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结晶侵位年龄为273±2Ma。综合南天山已有研究成果,推测南天山造山带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282~259Ma之间,具有从高钾钙碱系列(282~266Ma)向碱性系列(266~259Ma)演化的特征,暗示了一个后碰撞阶段的造山带垮塌、陆壳连续伸展减薄的过程。巴雷公高钾花岗岩应为南天山造山带碰撞造山峰期变质后垮塌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或碰撞造山到后造山的一个转折阶段的中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指示南天山西段古洋盆在中二叠世以前已经闭合,西南天山已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代表了古亚洲洋南部的闭合和中亚南部增生造山作用的结束。这一认识为深入探讨中亚后碰撞岩浆作用的时限和机制提供了新的约束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晚侏罗世侵入岩为研究对象,报道了这些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这些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62Ma~160Ma和148Ma),显示高硅(Si O2含量在66.48%~75.68%)富碱(Na2O+K2O含量在8.25%~10.57%)特征,A/CNK=0.96~1.18,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及Nd、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Nb、P、Ti等强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属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资料分析,扎兰屯地区晚侏罗世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而这种构造背景很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把化学元素符号当作量符号使用这一类不规范的情况比较普遍 ,例如 :“H2 ∶ O2 =2∶ 1”,这是典型的不规范的表达方式 ,它的含义也不清楚 .该式的规范化表示如下 :如指质量比 ,应为 m( H2 )∶ m( O2 ) =2∶ 1;如指体积比 ,应为 V( H2 )∶ V( O2 ) =2∶ 1;如指物质的量比 ,应为 n( H2 )∶ n( O2 ) =2∶ 1.还有把元素或分子式等符号后加“%”当作量符号使用 ,如 Mn O2 % =58.4 % ,也是不正确的 .这里指的是 Mn O2 的质量分数 ,所以规范的表示为w( Mn2 ) =58.4 % .此外 ,加 wt% ,vot% ,mol% ,at%等都属于不规范的符号 ,它们的规范符号分…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辣椒施钾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梅 《青海科技》2006,13(1):30-3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纯N 418.5 kg.hm-2、P2O5 276 kg.hm-2基础上,施K2O 45~180 kg.hm-2,可明显促进辣椒产量的增加,增幅为5.1%~25.5%,以施K2O 90kg.hm-2增产幅度最高,增产达18.87t.hm-2。施钾后辣椒单株果数、果长和茎粗均较对照有所增加,最高增幅分别为120.0%、9.04%、12.07%。日光温室辣椒最佳施K2O量为45~90kg.hm-2。  相似文献   

13.
巴楚小海子水库南闸附近出露的橄榄二辉岩岩墙SiO2含量平均为42%,Na2O+K2O<1%,Mg#=0.67~0.69,Fe2O3为16.29%~19.37%,具高镁富铁型原生玄武质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橄榄二辉岩稀土元素标准化值呈LREE富集的右倾平滑曲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呈大隆起型,指示板内拉斑玄武岩系列的地球化学特征.Eu异常很不明显,可能由于斜长石的弱分离结晶作用所致,Sr、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相对亏损缘于热液蚀变和流体交代.该超基性脉岩与其附近发现的基性脉岩具有相同的产状,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它们来源于同一岩浆源区,并在相同的构造环境下产出.其Th/Ta、Nb/U、Nb/La和Zr/Ba等微量元素比值均显示岩浆源区可能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岩浆的侵位根源于深部地幔物质上涌,以及二叠纪板内区域拉张环境的有利配合.  相似文献   

14.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内产有炭窑口、东升庙、霍各乞和甲生盘等海底喷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它在裂解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间歇性海底火山喷发.已分别在霍各乞、东升庙和炭窑口矿床容矿岩组中已找到岩性不同、并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或显微球粒结构、变余杏仁构造的海相火山岩与凝灰岩层,它们是确认该裂陷槽裂解过程的有效标志.依据(1)西部炭窑口矿区容矿岩组中发育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K2O(4.23~5.93%)>Na2O(2.15~3.14%)、Na2O+K2O=6.51~8.08%、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2.8~7.2),酸性火山岩的K2O(6.22~4.83%)>Na2O(2.78~3.87%)、Na2O+K2O=8.63~9.00%、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0.2~0.7)、长石微晶主要为钾长石;(2)东升庙矿区则发育钠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Na2O(3.84~4.30%)>K2O(2.49~3.80%)、Na2O+K2O=6.44~7.92%、长石斑晶为更长石(No.=11~25),酸性火山岩的Na2O(3.64~5.31%)>K2O(1.19~2.75%)、Na2O+K2O=6.28~7.68%,长石斑晶与基质均为钠长石(No.=0~1.1);(3)霍各乞矿区发育基性火山岩,其Na2O(1.36~3.78%)>K2O(0.30~2.16%),Na2O+K2O=2.03~4.09%;(4)炭窑口、东升庙与霍各乞矿床三矿区火山岩的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蛛网图的标准化曲线有相似性和显著差别;(5)炭窑口、东各庙和霍各乞矿区基性火山岩的Sm-Nd模式年龄依次为1857~1877Ma和2006~2132Ma、1740~1867Ma、1486~1606Ma;(6)容矿岩组中有多层凝灰岩与火山碎屑及少量含火山碎屑的矿石,再结合该裂陷槽内各矿床的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和甲生盘矿区只有少量凝灰质夹层,可以揭示该裂陷槽在中元古代的不均匀裂解过程,表现出从西部炭窑口→东升庙→东部的甲生盘一带先后裂解、狼山南侧早于北侧裂解以及从狼山→渣尔泰山同沉积期火山活动由明显→微弱的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的重要岩体,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西部.该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高碱、高K2O/Na2O比值、低TiO2、高Al2O3的超钾质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a、Nb、Ti、P、Zr等高场强元素(HFSE),表现为明显的“Ta-Nb-Ti”负异常,同时富集过渡性元素Cr、Ni、Co等.稀土元素为稀土总量高,富集LREE、(La/Yb)N比值高、Eu异常不明显为特征.(^87 Sr/^86 Sr)i比值为0.707611~0.709167、εNd(t)值为-4.89~-6.57,206Pb/204Pb变化于18.6886~18.7022、207Pb/204Pb变化于15.6169~15.63493、208Pb/204Pb变化于38.7972~38.8927,显示岩浆源区具有富集地幔(EM Ⅱ)与下地壳共同作用的壳幔过渡带特征,构造环境判别为大陆弧(CAP)环境.岩体是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板片俯冲,使曾经遭受古洋壳板片流体强烈交代的壳幔过渡带在上升的软流圈熔体的注入而发生部分熔融,在走滑拉分盆地的核心部位沿构造断裂上升侵位而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勇 《科教文汇》2009,(6):88-8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简单的题目,学生却会出现这样那样五花八门的错误,而在老师同学都不对他进行提示的情况下让他纠正,他又会做正确。如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了这样一道:“一桶油重55千克,用去一部分后还剩2/5,用去多少千克?”作业批改后正确率只有62.5%,而且错误的列式都是“55×2/5=22千克”。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阿尔泰南缘分布着一条晚古生代的火山岩带。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我们从克朗和麦兹火山.沉积盆地的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地层的火山岩中,厘定出一种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Ignimbrite),前人称之为钾质流纹岩。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主要由钾长石(微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以及少量白云母组成。其岩石化学成分的特征为过铝质的(A/CNK=1.01~1.36)、高硅(SiO2=69%~80%)、高钾(K2O=5%-11%)、高钾钠比值,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L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和低的Nb/Y比值,以及富LREE和亏损Eu的REE分布模式。以上这些特征体现它们继承了形成硅质岩浆的大陆地壳源区特点。微量元素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本区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综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作者提出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岩浆的二阶段成因模型:1)地幔楔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的大体积玄武岩岩浆侵入导致其上部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高硅的熔结凝灰岩岩浆;2)高硅岩浆经富钠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最终形成高钾高硅的熔结凝灰岩浆。  相似文献   

18.
以2-乙烯-5-甲氧基-1H-吡咯并[3,2-b]吡啶(化合物A)、三氟甲烷亚磺酸钠、过氧化叔丁醇(70%水溶液)、四水醋酸钴、磷酸钾、无水乙腈为原料合成了2-(1-(过氧叔丁基)-3,3,3-三氟丙基)-5-甲氧基-1H-吡咯[3,2-b]吡啶(化合物B)。设计了正交试验来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化合物A与四水醋酸钴摩尔比100:10,化合物A与过氧化叔丁醇摩尔比1:5,反应温度75°C,反应时间10h。该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的合成收率为92.3%,纯度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1 试题解法引出一个问题在今年我市的直属中学初中毕业统一考试中 ,有一道数学试题 ,难住了 1/3强的学生。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毕业班许多数学教师的注意。这道试题是这样的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有两点 A( 2 ,8) ,( 4,4) ,已知直线y=kx与线段 AB相交 ,求 k的取值范围。这一试题有不止一种的解法 ,但以下面的解法最简捷。解 :若直线 y=kx经过点 A( 2 ,8)则  8=2 K 从而 k=4则  4=4K 从而 k=1注意到线段 AB上的点是连续的 ,∴ k取以 1至 4的全体实数即  1≤ k≤ 4这种解法的特点是考虑了问题的两种极端情况 ,从而获解。2 例析在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山芹属Ostericum 5种1变种13个居群的核型,其中4种为首次报道。其核型如下:隔山香 O.citriodorum 广东宝安的居群,2n=22=16m+6sm;江西鹰潭的居群,2n=22=14m+6sm+2st;华东山芹 O.huadongensis本所药物园居群,2n=22=16m+6sm;安徽广德的居群,2n=22=16m+4sm+2sm(SAT);绿花山芹 O.viridiflorum内蒙古额右旗的居群,2n=22=18m+4sm;黑龙江双鸭山居群,2n=22=18m+2sm+2st(SAT);山芹 O.sieboldii 辽宁庄河居群,2n=22=4sm+16st+2st(SAT);吉林长白山居群,2n+22+2sm+20st;狭叶山芹 O. sieboldii var.praetieritum 辽宁鞍山的居群,2n=22=2sm+20st;大齿山芹 O.grosseserratum 辽宁庄河居群,2n=18=2sm+16st;江苏宜兴居群,2n=18=2sm+16st;安徽广德居群,2n=18=18st;浙江天目山居群,2n=18=18st。隔山香、华东山芹和绿花山芹具较原始的2A型,山芹和大齿山芹则具较为进化的4A型。此外,大齿山芹具有下行性的染色体基数n=9,这在整个前胡族中都具独特性。根据各居群在种分布区内的核型演化方向及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并结合形态和孢粉学资料,提出本属的起源是从近缘的当归属起源地横断山区沿着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迁移扩散,演化发展形成两个现代次生分布中心,一个是东北向具温带性广布型的分布中心(东北地区),另一个是东南向具亚热带性特有种型的分布中心(华东地区),两个分布中心之间有一个分化活跃、演化最高的纽带种一大齿山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