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毕业生如何了解就业市场,通过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推销自己作了一些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SWOT分析在毕业生求职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过程中,面对多种职业、多个单位、多个岗位的选择,许多毕业生常常会犹豫不决,左挑右选,拿不定主意。我该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在就业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毕业生在初次择业时要考虑的问题。一、影响毕业生职业定位的因素1、自我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许多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前,都抱着“边走边看、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也没有具体的职业生涯计划。2、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用社会热点来给自己定位,工资看外企、职位…  相似文献   

3.
企校结合,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变成了“自己还要找婆家”。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1995年首次举办“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把毕业生推向市场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年,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大中专毕业生是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对…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出发,总结分析了毕业生就业中的一些普遍情况,并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大学生就业危机之表现 自从2000年我国实行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供需矛盾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据调查显示,200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280万,其中不能及时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80万。2005年全国将有338万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比去年增加58万,增幅达20.71%。2005年春季2月25、26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9万多应聘者需在1万多个职位前展开激烈竞争。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更多的人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以避开这一就业高峰,或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200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17万余人,比去年增加12.7万,创考研人数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2004年的毕业生有50%以上都进入私营企业工作。这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已从传统的进政府机关、进事业单位、进国有企业、进三资企业转变到进私营企业了,也意味着广大毕业生在2005年新的一年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由2003年的212万人到2004年280万人,由2005年的338万再到2006年的413万人,四年中毕业人数增加近一倍,平均每年递增达25%,这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极具压力和挑战的。因此,客观分析就业形势,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当务之急,那么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让他们少走弯路,选择一份能够发挥自己才干的工作呢?“反弹琵琶”逆向的择业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高,毕业生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在许多人感慨就业难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中的“不就业”一族却在悄然增多。这部分人不就业的原因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自己主动放弃了毕业分配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你好!迈出校门时的喜悦及步入社会中的兴奋是每个毕业生都拥有的,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由于毕业生就业是一件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只要调整好自己,把握好标准,抓住机遇,对多数同学来说,找到工作或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弱势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毕业生自己还是高等学校、企业、政府等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使高校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3年1月22-23日“云南省2003年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的召开,2002年全省毕业生就业的大局已基本敲定。同时,2003届毕业生就业的大幕已拉开。送走师哥师姐们,当自己站在前台时,是直接就业、报考研究生、还是出国留学,又将如何抉择呢?当大中专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时,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站在希望的蓝天下,明天将是怎样的天呢?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作理性的分析,弄清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关键所在。本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树立全新的就业工作理念,是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前提和基础,本文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临近毕业,却对自己的未来愈发迷茫;毕业之后,才知道现在的工作原来并不适合自己。这种迷失自我的困惑,正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通病。导致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骑驴找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大学生不能只顾埋头读书,不顾抬头看路。  相似文献   

15.
促进非正规就业: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传统的正规就业之外非正规就业,是不失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的另一条途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方兴未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并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提高对非正规就业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毕业生权益,实现非正规就业正规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业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等措施,促进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这对学校和毕业生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在如此可喜的局面下,毕业生就业情况却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成人中专拓宽生源和就业渠道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中专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这两大问题关系到成人中专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以质量求生存;同时进行“品牌”扩张,将自己的产品--毕业生推向市场,两者并进,以解决的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两条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条是辽宁某高校一些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另一条是重庆某高校学生为抵制某些黑心公司的压价,在校园网上发出贴子,号召该校大学毕业生联合起来组成“薪资联盟”——月薪低于2500元的就业协议坚决不签。  相似文献   

19.
《南昌教育》2004,(11):30-31
170万考研大军再创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37:1……在这些创记录的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信息:众多2005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预测严峻。纷纷找寻自己的方式“突围”。明年,江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超过26万人,比今年净增3万人左右。离11月20日大学生毕业招聘正式启动日已经不远了,面对这一形势,政府官员、高校人士、大学毕业生是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20.
获得理想的职业是每个毕业生的追求。但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面对这种形势,毕业生只有根据自己人生发展方向进行自我培养和塑造,做好充分的就业前乃至走上具体工作岗位之初的各种准备,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具体来说,毕业生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一、了解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同于学习期间的实践,它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在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毕业生求职前必须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从微观上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