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自明末清初陈王廷创编陈氏太极拳至今,太极拳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发展之路。300年来,太极拳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社会角色也随之不断地演变。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强势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让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瑰宝———太极拳深受影响。文章从分析太极拳不同时代的角色演变及西方体育文化元素对太极拳的影响,探究现阶段太极拳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即太极拳在能适时融合时代创新积极的元素,满足时代需求与诉求,成为今天东方文化的传播使者,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输出,并不断可持续地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及跨文化传播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国以前,太极拳以身体传播形态为主。近代报刊的发展以及出版业的繁荣,为太极拳的非身体传播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太极拳弱化技击性、强调健身功能和文化内涵。近代太极拳的报刊传播始见于1918年京师体育研究社《体育季刊》,先后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成熟期。以《申报》为代表的报纸为太极拳扩展了民众基础,体育期刊和专业论著则将太极拳的科学性体系化,爬梳了太极拳的图文资料,研究了太极拳的内涵价值,探讨了太极拳传统性和现代性融合的可能。太极拳传播模式的发展可谓一种近代中国传统性遭遇现代性的典型隐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近代鼓浪屿的现代西方体育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鼓浪屿西方传教士原始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近代鼓浪屿的体育文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近代鼓浪屿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鼓浪屿也是我国壁球、高尔夫、网球等诸多近代西方体育运动的最早开展地区之一;鼓浪屿是我国近代学前身体教育、基础体育教育及女子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先驱;马约翰深受鼓浪屿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是鼓浪屿地缘性体育文化影响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近代鼓浪屿的体育文化演进中,西方各国传教士是近代鼓浪屿体育文化的重要启蒙者;鼓浪屿西方使馆人群是近代鼓浪屿西方现代体育运动的积极实践者;不时登陆的各国水兵为近代鼓浪屿西方体育不断注入新的技术知识与内容,是近代鼓浪屿体育文化的持续推动者。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近代校园体育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近代校园体育的兴起,与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和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西方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有着紧密联系。新旧思想的不断冲突、融合,动摇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促进了近代女性校园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化学相关理论对明清“西学东渐”时期中西体育交流不畅的原因进行创新性讨论,认为原因在于:明清时期中国缺乏引进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需求,缺乏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生根的土壤,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堵塞中西体育文化交流;明清时期西方国家成为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对象并不具有历史合理性,中国体育文化相对于西方并不具有“高势能”。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中、西方文化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竞技体育间的冲突和融合的全过程,讨论了中国近、现代竞技体育在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筑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基本思路。指出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形成,既要吸收和引进西方竞技体育的先进理论和枝术,又要认真地总结我国近、现代竞技体育的实践经验,更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综合提炼出符合中华民族特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式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人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过程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认为近代西方体育运动文化的传入为我国近代体育运动的兴起与推广提供了新方法与手段;促进了中国体育思想的变革;为中国体育制度的初建提供了范本;为中国体育竞赛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立足史实,采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理论,对新中国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与融合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出中西方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原因,揭示其历史根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主要分成三个发展阶段;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始终处在与不同派别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之中,但其主旋律是以融合为主;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中国体育文化始终未占据主导;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与当时的社会大文化特点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国时期太极拳著作中序的研究,了解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太极拳的认识和态度.研究发现太极拳被赋予了强种强国的政治任务;太极拳健身功效被普遍认可;太极拳出现了理论不断渗入和被借鉴的现象.张三丰创拳是当时太极拳源流观的主流;太极拳成为中西体育文化对抗中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太极拳休闲理念的文化内涵,以促进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休闲理念适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太极拳必将成为休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由此,太极拳可以作为传承和发扬以"休闲理念"为核心的休闲运动的形式和载体,促进休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即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养生健身功效,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了练习太极拳运动当中。文章就习练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影响,探讨太极拳对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效应,以更好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在韩国六大城市的普及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创造力,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十年多来太极拳加快了向世界传播的步伐,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现象.但是由于受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太极拳练习者对太极拳所持有的不同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太极拳在世界各国的开展便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中韩两国地理邻近,文化相同,历史渊源较深.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随着两国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大家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近年来随着韩中两国交流的增加,太极拳爱好者越来越多,促使韩国民众对太极拳运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林清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4):462-463
太极拳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东方体育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文化的新角度来研究和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起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领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正值中国武术将走向奥运、走向世界之际,作为中国武术精华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已成为大众化、全民性的传统健身项目,众多高校都把其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学生太极拳兴趣的培养,就可以把单调、枯燥的、消极和被动的太极拳教学变成丰富的、有趣的积极和主动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太极拳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近代思想文化史上保守与激进两种思潮间的震荡和冲突,给中国传统文化及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武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成为武术发展的外在动因。研究认为,没有文化保守主义的保存国粹,就没有中国武术走上体育化的道路;没有文化激进主义的科学主义,就没有中国武术科学化的理念。尽管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对武术的认识均存在不同的局限性,但从中国近代武术发展的总趋势看,正是这种文化保守与激进主义思潮下的两极互动所形成的合力,客观上推动武术文化形成了新旧杂糅与中西折衷的初期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加剧了中西方体育的冲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体育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在运动目的、表现形式以及思维方式上各有不同并各具特色。在当今社会,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是弥补各自文化不足的首要选择,中西方体育文化都应该敞开自己的胸怀,共同造福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9.
现代体育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西方文明有着深厚的宗教基础。中国既然已经融会到现代体育的主流,就不能只图形似而不讲宗教述求。比较中西方体育与宗教的形成与发展,探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作用关联互动的内在机理,将为我国体育的发展觅得一条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