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学生在较长时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巩固下来的行为定势,它对学习的过程、质量与效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教育本质的高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了精辟的概述:“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专心听讲的习惯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学生“眼到、心到、脑到、口到、手到”,促使学生由注意听———听懂———会听,逐步养成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数学…  相似文献   

2.
“听”。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如引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剖析,对例题条件的提示,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通过“听”,让学生学会抓住要点。“思”。在数学学习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训练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二是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思维转化;三是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主要难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上,常常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即听老师讲课听得懂,看书上的例题看得会,但当独立解答问题时,就错误百出,甚至束手无策.仔细分析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学习效率.现列举学生常常出现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主要难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上,常常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就是,听老师讲课听得懂,看书上的例题看得会,但当独立解答问题时,就错误百出,甚至束手无策.仔细分析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学习效率.现列举学生常见的几种学习障碍,与同行们一起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索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以下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教学互动,不仅要求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而且也要求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思考,听其言、观其行、思其想.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倾听学生的发言和思考,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捕捉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各种认知想法,才能有效地解读学生.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后续的教学内容还没有教,学生就能够说出答案,教师对此常常感觉尴尬,置若罔闻,不愿学生说下去.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澄清他们的认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呢?  相似文献   

7.
陈新峰 《教学月刊》2006,(12):34-36
教学实际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应用以及例题的讲解一听就懂,一看就会,部分学生就认为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其情绪反应也常使教师产生误判,致使对掌握知识的重要一环——知识的迁移,往往重视不够,当他们自己动“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是学生学习中的“眼高手低”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 ,如何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哪些学习习惯的培养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听、看、想、说、做以及审题的习惯进行培养。使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 ,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 ,积极思考问题 ,参与讨论的学习习惯 ,并努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1 .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思想集中 ,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 ,听时要抓住要点 ,边听边想 ,中高年级同学要逐步达到边听边记笔记 ,边听边在课本…  相似文献   

9.
郭艳娥 《考试周刊》2012,(55):75-76
专心倾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低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作者就如何培养低段学生学会倾听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听数学”——“说数学”——“做数学”。“听数学“阶段,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听成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后来大家认识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开始重视“说”,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听还要会说,这就是“说数学”阶段。新课程又提出了要“做数学”,即强调数学活动教学。其实,只有把“听”、“说”、“思”与“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彰显“做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要让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灵活的数学思维,就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而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是培养他们对数学感知与兴趣的最佳时期,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开始,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一、养成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我们通常会这样的认为,小学生上课只要安静地听、不吵闹,就是在专心听讲了。其实不然,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活动。只有善于倾听、勤于动脑、积极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  相似文献   

12.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切实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会听、会想、会说、会记”。一、会听——养成专心听的习惯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3.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学生专心听讲.用心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细心跟随教师的教学流程。这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而老师自己在专心听讲方面是否成为学生的表率,让我们回到课堂中去听一听,看一看。  相似文献   

14.
陈华 《考试周刊》2011,(92):66-66
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的教学,与文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重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数学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又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作者就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和复习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例题时,学生听“懂”了,但在课后学生解答同类练习时又会出错的现象。这说明教师讲例题时学生并不是真懂了,这种现象本文称之为“假懂现象”。如何根除“假懂现象”是许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高三教学中,采用“一变、二问、三讨论”的方法,能较好地根除“假懂”现象。下面以一节习题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一变、二问、三讨论”的方法,根除学生“假懂现象”。  相似文献   

17.
孔爱民 《山东教育》2003,(28):40-41
多年的数学教学,尤其是新课改的实施,使我更加认识到,数学课堂需要突出让学生在“做”中“悟”。“做”不仅仅是动手做,也是做数学研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丰富身心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悟”即顿悟,亦即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我的具体做法是:一、让学生在经历中“悟”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旦伴随着情感,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主动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提…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期正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此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刚刚开始,而数学学科又是那么"理性",纯粹的数学语言很难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而老师却经常告诫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那么,如何使学生专心听讲?听什么?怎么听?讲什么?怎么讲?  相似文献   

19.
<正>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我认为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1.在教学中教师要用通俗易懂和趣味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20.
王新红 《考试周刊》2012,(50):62-63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准确性特点,学生常常会出现厌学现象。所谓厌学,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或违背正常的教学活动要求.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不会做,不能按时完成又不复习巩固,也就是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这种现象导致不少学生从不听不做到不会听不会做,从而形成数学偏科。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从课上的提问到课后的作业布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尽力而又轻松地去完成,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数形结合特点培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动力.形成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