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如何推进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已成为每个投身教育事业,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人所认真关注和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认识,从转变教师继续教育观念、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注重教师继续教育方法与形式、优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法规系统设置、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特色模式、整合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加大教师继续教育投入八个访?对教师继续教育进行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外在向度的教师在职培训目前几乎已成为了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代名词,然其弊端也已日益显现,而本应作为其内在向度的教师自我教育却被放逐于对教师进行的继续教育之外。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呼唤着教师的自我教育,教师自我教育也因其独特的内在价值而具有了被融入于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具体说是应提升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应增强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应加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后的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差的问题异常突出,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担负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要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综合化,具有时代性;应实施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升教师素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建立继续教育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4.
教师继续教育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的发展史上,教师继续教育也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的缘起、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等,无疑会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的过程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占有重要地位。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教师继续教育也是一种生态现象。教师继续教育的生态学机理主要体现在深化教师继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教师继续教育生态结构、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生态功能、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沃尔玛”现象反映了教师继续教育实效的普遍性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整体和个体意义上的针对性、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低迷和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信息的缺失。因此,应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和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情感、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教师继续教育关系到教师知识的更新,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知识全珠化的背景下,以国际化的视野审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是世界教育强国,教师教育的继续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得到世界的认可,具有成功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尤其是在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俄罗斯调整、完善了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思想、机构、时间、法律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要以全球的视野、全球的知识造就具有跨文化能力和技能的教师,提升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水平。文章对俄罗斯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述评,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调查,从俄罗斯教师继续教育寻找启示。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师继续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继续教育意识不强、工作压力大以及继续教育的实效不大,导致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不高,文章从更新教师继续教育观念、增加继续教育形式、注重继续教育实效以及加强继续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继续教育专业化:在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是当今教师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我国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的实质和内容,那就是"以高标准求高质量",以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专业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的专业化和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质量建设是影响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全面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加强课程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必然选择;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是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专业化必须从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综合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揭示了当前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课程设置的方案和有效实施课程的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馆员队伍在性别和年龄结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失衡,在服务理念和意识方面存在不足。本文认为,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专业进修、举办学术研讨会、参加科研等途径可以达到图书馆馆员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军事课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军事课师资力量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由三大板块构成,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目前,针对我国高师课程存在着设置面狭窄,师范特色淡化等弊端,课程设置改革已经启动,但尚未形成成熟模型。章通过对中外课程设置比较,具体揭示了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弊端,并提出了高师课程设置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与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过去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然而,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高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这场变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及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将过去的培养目标调整为主要培养“幼儿园教师”.将过去由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构成的课程调整为由公共课程、学科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实践课程、学科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六大板块构成。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教师评价;抓好课改通识培训,让教师走上名师成长之路;开发校本教材,让教师尝试专家探索之趣;抓好课改研究,让教师由教书匠转变成研究者。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权,是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整合课程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幼儿教育界逐步认识到“整合”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意义,“整合”已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和完善的现实趋势。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发展趋势,必定给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带来影响;幼儿师资教育改革应从根本问题出发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幼儿园整合化课程的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8.
用叠加式教学实现高职英语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时之争,辽宁科技大学采用叠加式教学对高职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叠加式教学内容由专业课教师提出,并与英语教师共同编写英语教学讲义,由英语教师讲授.对比实验显示,采用叠加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海南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态势,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海南省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全面发展,基础宽厚,文理相通,学有专长,特色鲜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和管理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方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science education courses on a group of Taiwanese inservice and preservice teachers’ views toward the nature of science. There were two science education courses in the study; one was for 36 inservice teachers, while the other one was for 32 preservice teachers. Both of the courses include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instruction about student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theories of conceptual change, and some classroom activities for science education. The data sources were based upon these teachers’ questionnaires, written responses to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derived from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both inservice and preservice teachers, to a certain extent, changed their views toward the nature of science when completing the courses. Many of them might reinterpret and reconstruct their views about science during the courses, and their views had progressed toward more constructivist-oriented. This study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instruction about student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conceptual change theories was more helpful than direct instruction about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changing teachers’ views about sc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