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我们新闻工作者依照这个论断,如何搞好科技报道呢? 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树立两个观念。一、强化自我科技意识,重视和加强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科技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显示出迷人的魅力。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已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其作用和地位不容置疑和忽视。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的探索者──记北京科力新技术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顾焕然本刊记者郭艳英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科技体制改革全面铺开。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黎海滨 《新闻前哨》2000,(10):14-16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后来,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20多年来,邓小平科技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已经变成我国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这个论断对我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同样产生了十分重大影响,为我们做好科技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并从多个方面改变了科技新闻宣传工作的面貌。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科技新闻20年来主要发生了以…  相似文献   

5.
新任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谈科技改革与发展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现在新一届政府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最大的任务。作为主管全国科技工作职能部门的国家科委更名为科学技术部将如何部署今后的工作。对此,...  相似文献   

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制定了第一个长期的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第二个里程碑是1978年党中央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著名论断。第三个里程碑是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人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惠永正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一,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它不仅充分显示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的真理性、预见性,有力地说明了党和国家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大决策的英明和及时,而且也向国人表明了工业经济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9月5日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中,最早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由此,“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得以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经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揭示了科技发展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对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紧迫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没有活字印刷术,就没有现代的报刊;没有无线电技术,就没有今天的广播电视;没有计算机,就没有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传媒。传媒总是在最快速地应用最新的科技,用先进的科技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的论断,在传媒行业尤为突出。不积极  相似文献   

11.
<正>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著名论断在所有领域都得到了完美体现,新闻传播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当然,在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之前,新闻传播业的技术变革不大,内容创新起主导作用,而在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之后,新闻传播业的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尤其是近10年以来,技术已经成为驱动新闻传播业发展和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教育为本"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论断,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工程,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强科技宣传的几点思考大连电视台刘新田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强调在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中,应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在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中要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特别要重视高科技的发展,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4.
一 江泽民同志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论断的提出,源于对当今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对人才这一战略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基础性、决定性地位的科学概括,是指引我们在日趋剧烈的出版物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指引下、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回顾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出版业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在生产力要素构成中占据何等地位,起到什么作用?1989年,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多因素中能起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作用,科技新闻在第一生产力中又占据何等位置?本文试作一些粗浅探讨。一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的国家已率先向现代的信息生产力过渡。现代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整个生产的过程是: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这两个过程又结合为双向作用的过程,即科学(?)技术(?)生产。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后,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无一不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劳动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类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劳动对象随着人类科学视野的扩大,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利用和产业的开发,影响到社会劳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生产力的诸因素,只有和科学技术融合、凝结在一起,即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力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习惯于用生产关系的变化来划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却忽视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当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之后,出人预料地进入信息社会的时候,我们才猛然醒悟: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强调生产力作用的同时,强调了生产力中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的情报价值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大都记载于科技期刊等科技文献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期刊是构成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探讨科技期刊的情报价值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20.
叶丹 《中国出版》2023,(S1):227-232
1960年,毛主席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重要的论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奉献青春,推动着我国科技在一段时期内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