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尧 《今传媒》2012,(7):61-63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在中国动漫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动漫作品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传播状况。研究了中国动漫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分析了在未来,中国动漫在新媒体平台应该把握的传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12月16日,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创建的“北京卡通”动漫平台在京启动。以“《功夫熊猫》与中国动漫攻略”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同时举行,数十位国内外有关人士就“从“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的深入挖掘谈起”“《功夫熊猫》带给我们的启示——中西动漫产业比较”等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参与这次高峰对话的有《功夫熊猫》的故事策划和分镜头设计Jed Diffenderfer先生和旧金山艺术大学教师、《汽车总动员》和《怪物史莱克2》的前期故事策划、分镜头画面设计Dalton Grant,接力出版社名誉社长、接力数码动漫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元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神界漫画创始人陈维东等人。  相似文献   

3.
肖红廷 《出版广角》2015,(17):156-157
对动漫影视作品进行艺术创作是当前的热门行业。这些年,随着动漫影视产业的急速升温,《秦时明月》《功夫熊猫》《大圣归来》等不少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动画电影登上了大银幕,使中华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主要探讨动漫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中国元素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推动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永强 《传媒》2019,(15):32-34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动漫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对于动漫本身来说,有了更多的传播空间;另一方面,融媒体需要动漫作为媒介,提供多样化的传播形态。根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在线动漫用户量达2.19亿。  相似文献   

5.
牛慧 《今传媒》2014,(1):100-102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经济核心产业和“无烟环保产业”,同时由于其文化传播功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政府也将动漫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对我国动漫产品的制作进行扶持。然而中国动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十万个冷笑话》动漫电影的拍摄开创众筹电影先河的同时,或预示了中国动漫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经济核心产业和"无烟环保产业"[1],同时由于其文化传播功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政府也将动漫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对我国动漫产品的制作进行扶持。然而中国动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十万个冷笑话》动漫电影的拍摄开创众筹电影先河的同时,或预示了中国动漫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邢静  阎延 《传媒》2016,(2):73-75
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动漫形象作品不断在我国流行,改变了我国政治新闻以往保守和程式化的宣传模式,正在向平等和互动式的传播模式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领导人漫画形象的发展史,证明了动漫新闻丰富了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优化了对外传播的途径,也更好地塑造了国家形象.最后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与动漫的深度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动漫衍生品作为动漫产业的重要支柱,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丝绸之路中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足以建立起丝绸之路文化符号.通过飞天,玄奘,张骞等与丝路密切相关的人物动画形象,引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把优秀的丝绸之路文化以动画形式传播给大众,丝绸之路文化特色融入动漫及动漫衍生品中,以动漫的形式传播,用设计、创新、总结等方法来加强产品与生活的联系,文化传导和生活渗透相结合,有利于增强丝绸之路的文化意蕴传播力度,提升丝绸之路的文化影响力,本文旨在分析动漫衍生品的必要意义,通过动漫衍生品对丝绸之路经典动画形象进行传播,从而推动丝绸之路文化形象的传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动漫游戏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动漫产业的一个新突破点。基于基本传播过程八大要素及手机信息传播的共性,构建手机动漫游戏的传播模式将助推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依据拉斯韦尔的"5W"理论及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对手机动漫游戏的传播模式从传受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与反馈四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在手机动漫游戏传播中,既需要游戏内容和传播渠道的创新,也需要重视手机动漫游戏玩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刘真雨  阿波罗 《传媒》2008,(3):16-19
中国网络动漫蓄势待发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看,我国动漫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增长期。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动漫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2006年11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大幅度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与动漫艺术批评两者发展的严重不对等现象,对当下动漫批评的现实问题作出进一步思考.主要关注动漫批评概念的划定、现实状况、体系缺位的原因、对策与建议和对未来中国动漫的展望.动漫批评的缺失会制约动漫健康发展,助长行业不良风气;积极有效的动漫批评可以提高动漫创作能力,提升观众审美眼光,完善动漫审核功能,弥补动漫产品现有不足,促进更多优秀作品出现,动漫艺术批评对中国动漫事业整体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28日至29日,以“动画原创与产业链开发”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动漫产业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是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重要内容,由中国国际动漫节组委会、中国动画学会举办,浙江传媒学院承办。政府动漫产业管理部门官员,动漫教学研发机构、网络媒体及动漫杂志、国内外知名动画学会、电影厂和电视台、制片公司、投资商、动画品牌代理机构、衍生产品制造商等部门和单位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国内外13位嘉宾发表了演讲。论坛回顾了世界和中国动漫节目的艺术原创、品牌建树和保护、产业链形成、衍生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和政策措施的历史,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自现象级爆款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问世以来,国产动漫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但后续上映的《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等影片,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都未能大放异彩。在对外传播中,更是有所欠缺。本文立足于2022年的国产动漫电影市场,结合2022年的政策特点,市场导向对本年度的国产动漫电影的对外传播现状及困境进行了探讨,旨在探寻优质国产动漫的出海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4.
胡鸿影 《东南传播》2012,(9):107-108
新媒体的诞生改变了广告的传播路径,大众文化的兴起颠覆了广告的叙事方式。动漫与新媒体、与大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新的语境下,动漫以其自身的优势迅速与广告结合,这种结合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符合受众的需求也有效规避了传统名人广告的一些弊病。但动漫广告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龚玲 《新闻世界》2014,(12):116-117
本文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研究动漫产业中的动漫产品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传统文化传播双赢。首先分析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情况,再分析《泰时明月》系列在产品内容、产品经营上是如何传播传统文化的,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动漫人物夸张的大眼睛、圆脸蛋,一度曾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的很大份额。耳熟能详的《铁臂阿童木》、《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等更是让中国的牙牙幼童、莘莘学子、时尚白领等各年龄群体的人为之着迷。实际上,日本动漫已不仅仅是纯文化上的东西,而且渗透着浓厚的政治色彩。那么,它作为文化传播的形式之一,是采取何种技巧赢得市场的?它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一、雄踞世界市场的“动漫帝国”和打着文化传播口号的日本动漫1996年,日本漫画发行量达到顶峰。1亿2千万人口的日本,竟出版了17亿册漫画,年书刊销售总额为2500…  相似文献   

17.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在动漫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媒介的发展延伸了人们感知动漫的能力。漫迷接触漫画的主要形式经历了由纸质媒介到电视媒介再到互联网的变化。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不仅给漫迷提供了海量的动漫信息,也给动漫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传播渠道,而动漫在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从一开始杂乱无章的动漫网站、动漫论坛传播,发展为依靠社会性媒体进行传播。本文从动漫传播的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动漫在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着重分析动漫信息在新浪微博这一社交媒介的传播模式,阐述动漫文化在社交网络上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动漫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动漫产业逐渐步入衍生产业时代。动漫衍生产业是动漫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动漫衍生产业所存在的动漫衍生产业链明显断层、动漫衍生产业缺乏品牌竞争力、缺乏从事开发设计制造的专业人员、缺乏对消费者吸引力、衍生产品缺乏创意、衍生产品缺乏版权意识等六个方面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探究与分析,并就此提出对动漫衍生产业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侯洪  徐盟 《当代传播》2013,(4):64-66
近年来,中国动漫的国际传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开始引人注目。中国动漫与世界动漫在产品、技术、项目、人才、版权等层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同时正在推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面对这一良好发展态势,本文在全面考察中国动漫的国际传播现状之后,着重探讨其国际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就中国受众对日本科幻动漫的接受程度、接触渠道、认知和评价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阐释日本科幻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现状,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日本科幻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渠道、受众认知以及中国受众的特征,对推动中国动漫,尤其是科幻动漫的创作与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