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传统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迁移的“跨媒介性”叙事问题,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沉浸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叙事文本类型、叙事模式及受众/用户叙事沉浸体验的具体表征与叙事模式。研究发现,电视沉浸综艺节目的“回旋跨层”叙事模式与具有无限衍义“开放—自生式”的数字叙事模式影响着媒介融合文化的表达与建构。在由“模拟”到“数字”的“跨媒介”过程中,从文本到叙事,再到文化属性与传播形态,原有的传统媒体文本特质被改写。跨媒介叙事不仅革新了电视媒体的视听传播范式,还催生了新的“个体叙事—社会认同”的数字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2.
俞杭英 《视听纵横》2008,(4):99-101
近两年,叙事理论运用到电视研究中似乎成了电视文化研究的热点,融图像、声音、文字等叙事媒介为一体的电视,能现场同步地对事件进行记录描述,它已成为“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最佳叙事媒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媒介融合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媒介融合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理念的拓展。同时,结合一些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段的创新。最后,探讨电视纪录片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媒介融合,提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要关注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坚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杨慧 《新闻世界》2012,(6):59-60
新技术层出不穷,或催生出新媒介,或推动已有媒介的新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结果都会深切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电视媒介走到了数字互动电视这一站,那么数字互动电视,到底改变了我们的什么?是对以往推出式播放方式的改变,还是内容的更加变换多彩……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媒介究竟能否继续整装前行,这就是本文将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屏视听时代,综艺节目的 跨媒介传播成为一种新趋势.当前我国综艺节目台网之间的跨媒介传播主要包括跨媒介流通、跨媒介联播、跨媒介衍生及跨媒介互译等四种模式.但面对电视文化场和网络文化场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生产者只是试图简单地通过改编、删除或添加文化密码来迎合目标文化场,导致综艺节目的 台网跨媒介传播效果不甚理想.因而,在...  相似文献   

6.
张敏 《新闻世界》2010,(12):60-61
叙事是对事件的叙述,一般分为传统叙事和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叙事。要完成故事的叙述和传播,实现叙事的价值,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媒介。不同叙事媒体之间、同一叙事媒体的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转换。叙事媒体转换就是将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转换为另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实现由传统叙事向电视叙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综合运用具象和抽象的叙事媒介,在电视叙事时,常常会产生几个明显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姚志文 《今传媒》2016,(11):25-28
以身体奇观为中心架构电视故事,通过连续报道建构电视戏剧,这是电视报道恐怖事件的基本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是恐怖主义以身体暴力展示权力、以暴力冲突吸引社会关注的行为特征与电视媒体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媒介特征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电影和电视都是由影像和声音构成的,在存在方式上是没有根本的差距的,只不过由于最初针对的对象、目的不同,制作手段和传播形式不同,使两者逐渐有了差距.但电视综艺节目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节目变得制作精良,电视节目逐渐开始注重借鉴电影的拍摄技巧、剪辑技巧、画面思维以提高自身艺术水准.同时,媒介互串,电视综艺节目与电影的嫁接也带来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所谓电视媒介品牌,是指品质、服务、市场被受众普遍认同的电视媒介产品或机构,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对其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承诺保证。简言之,电视媒介品牌是受众对电视产品的普遍认同和媒介对受众的承诺保证。作为品牌的电视产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  相似文献   

12.
电视作为一种叙事的媒介,承载着人们对故事永不满足的渴望。电视剧是对这个时代道德变迁和价值取向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形式。电视剧的主要魅力来自于故事,来自于人们在日常伦理诉求中对精神困境的深层关怀。准确地说,伦理期待的满足是构成电视剧审美快感的主要因素。"惟有与我们如何自处或和他  相似文献   

13.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涌现的新样式,也是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4.
英国电视,据称为世界上危害最小的电视媒介,是为了观众而不是为收入竞争。电视这一媒介具有什么特性,又为何称英国电视是危害最小的媒介?在大卫·麦克奎恩的《理解电视》中,以英国电视为例,阐述了英国电视的历史变迁和媒介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视依靠自身的潜在结构不断改变着我们的观点、态度和影响,而它的潜在结构影响并形成了电视媒介的隐喻:制造事件强调了电视媒介所带来的一种情感的喧嚣;叙事模式分析了电视媒介对于深刻思想的摧毁;而电视的教育哲学从根本上了根除了印刷术培养起来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新闻是什么?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变动了的或变动着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新闻通过不同的载体(媒介)传播,最终被我们(受众)所接受。电视是一种信息载体。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大多数人观看的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就是凭借电视媒介传播的新闻。而在这些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电视消息新闻"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7.
苗巍 《记者摇篮》2010,(9):45-45,44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媒介传播样式,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借助电视媒介声音、画面和文字整合的特点,运用声画一体、视听结合的多样性、综合性、共享性的多元电视媒介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赛事、体育事件、体育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和事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发表意见、阐释观点的一种电视媒介传播样式。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因此,其叙事行为与小说、戏剧、电影等允许虚构的作品存在很大差异。而在用电视媒介叙述事实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当各种新的电视手段出现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新闻价值论与受众最大化理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倒退20年,人们可能无法想象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电视屏幕会演变成今天娱乐节目纵横天下的局面。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电视节目的商业属性越来越凸显,电视能赚钱的观念也在不经意中名正言顺。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一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显变化,消费主义观念开始渗透到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而媒介的自主性发展在历史进程中促进了这种变化。分析电视娱乐节目的叙事策略,有助于我们把握这种变化趋势的互为因果关系并理解当前电视产业的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20.
柴志明 《现代传播》2004,(4):107-108
一电视文化与文化一样 ,是一个多元的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它 ,具有不同的含义。从电视媒介的表达手段或作品的成熟程度看 ,所谓电视文化指的是电视媒介作品的文化品位。电视是大众媒介中一个年轻的成员 ,在学步阶段借鉴其他媒介的表现手段无可厚非 ,例如电视剧就是在借鉴电影、话剧和文学的表达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成熟起来的。《渴望》的播出虽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但是冷静之余我们不能不承认受众的强烈反响其实是一种文化饥渴和对文艺作品热切需求的本能反应。《渴望》除了用电视剧的形式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之外 ,艺术上确实还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