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实与守信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诚实。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和报酬的人,终将为社会所唾弃;一个单位要想成为事业的常青树,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使人信赖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刘仕宇 《小学生》2010,(5):32-33
2001年中共中央发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诚实守信”包含其中,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诚实守信”也是倡导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诚信是一个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佑生 《中国德育》2006,1(8):35-35
“八荣八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呢?  相似文献   

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人们之间能够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有序、社会经济能够繁荣发展的前提。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诚实守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守信”实际上是拒绝谎言和重视承诺。  相似文献   

5.
诚信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真诚,不自欺,不欺人”,“信”就是“守信、遵守诺言”。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党的十六大报告都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教育部也将“诚信”写入新《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而且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讲真话,表里一致,真诚不虚假;守信就是遵守诺言,重信誉,说到做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成语“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个人对别人说过的话,或者答应了的并且是应该做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决不能失信。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人也是举不胜举。远观历史,“曾子杀猪”、“完璧归赵”、“张良纳履”、“晏殊诚实无欺”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走进现代,鲁迅刻“早”字勉励自己守时守信,童年宋庆龄冒雨赴约。博览群书,富兰克林的话历历在目:“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相似文献   

7.
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填空11自立自强是一种的品质,一种的精神。21雷锋说过:“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的人。”31在成绩面前永不满足,不断前进,是的精神。4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历代人们都把诚实守信作为的基本道德。5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推已及人,应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8.
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所谓“守告”,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诚实不欺”,等等。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9.
时下,“诚信”一词,人们议论得越来越多。诚信,作为道德的重要范畴,就是要求人们在一切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恪守信用。“诚”,即诚实无欺、诚实无妄、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信”,即真实不伪,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其道德要求就是言为心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诚信同样是立国之本。然而,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单位,受错位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此之谓诚信,其本义就是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20个字概括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爱国”。在中央有关部门联合颁发的《小公民道德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的小标  相似文献   

12.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04,(5):70-72
诚信的内涵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它是分而二、合而一的规范,既可以以诚实、守信两个规范出现,也可以单独成词,成为独立的规范。确立诚实守信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普遍的信任关系和正常的社会信任系统,所以,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信任的内在统一体。 1.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诚实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 2. 守信。就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信的基本释…  相似文献   

13.
一、诚实守信,做人根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诚实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就是要求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不讲假话,实事求是,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意思,不文过饰非,不欺骗他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要想成功,干出一番事业,立足社会,首先要有诚实守信的品德,这是做人的根本。二、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综观人的一生,挫折无不与之相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大大小小的困难。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中考落榜,与…  相似文献   

14.
诚信即诚实守信,也就是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守信用。诚信品德的培养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提升过程,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力的强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党的十六大提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将诚信建设置于道德建设中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言必信,诺必诚”,为诚信也。  相似文献   

16.
“诚实守信”常称“诚信”。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什么是诚实守信,知道为什么要诚实守信,明白怎样做到诚实守信,那么,你参与下面的活动,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相似文献   

17.
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更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根基。目前,规范失序和道德真空现象已经侵蚀到了校园。大学生中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恶意拖欠学费、任意违规等不讲信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和大学生的形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2年9月起,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院学生处拟定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诚实守信承诺书》,制定了《陕西…  相似文献   

18.
一、回归课标看诚信《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分类目标中把“诚实守信”明确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内容标准中“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提出诚信方面的总体目标为: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做一个诚实的人。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课程标准规定具体的内容标准为:“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相似文献   

19.
诚信教育互动平衡模式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加强会计人才的诚信教育,提高财务报告的公信力,是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而迫切课题。文中提出构建诚信教育“互动平衡模式”,是将诚实守信的道德元整合于科技知识的能力元之中,形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实现专业能力提高与诚实守信养成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概括起来不外乎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等角度,从德、智、才三个大方面来谈人的素质要求,对教师也不例外。在“德”的方面,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教师,“德”是最主要的。要求每个现代社会的教师,必须有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同时,还必须具有新的观念、整体意识、开拓精神,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还必须学会负责、学会自律;并具有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在道德修养方面,应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先人后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