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京组织召开了2012 '科技伦理研讨会.这是继2011年以"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和"纳米技术伦理问题"为主题召开的科技伦理研讨会之后,由学部组织的又一次关于新兴科技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以及科学家责任问题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科学家社会责任"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主办,院士工作局、学部道德与科技伦理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周远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曹效业,干细胞领域的院士专家,科技伦理、科技政策、科研管理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有关部委的分管领导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11月25—26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的2011’科技伦理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四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副主任周远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以及许智宏、薛其坤、方荣祥、范云六、陈洪渊、谢华安等两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2005年,发生在韩国的黄禹锡造假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事件的中"卵子风波"透视出伦理在民族情绪面前的"软弱无力",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卵子风波"过程及韩国各方的反应,探讨了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以及科技伦理的使命,认为在以国家利益的名义推进科学技术的时代,通过科技伦理教育,促进和保持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和保障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福祉和危害,使我们科技人员不得不不思考科技与伦理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科技与伦理的思考,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科技发展的道德和发展伦理方面深度剖析了科技伦理学的内涵。充分发挥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建立美丽新中国。  相似文献   

5.
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日益改变着世界,但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工具理性的无限制滥用,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离开了道德的制约、伦理的引导,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类自身等伦理实体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科学技术发展中蕴含着一些高风险,给人类文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而使科技风险问题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防范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危机,就必须唤醒人们的伦理觉悟、伦理生态意识,进而构建稳定的伦理-科技生态,从而使人们在充分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方便的同时,也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6月1日,现设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等六个学部。1984年,国务院明确规定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50多年来,学部始终把为国家建设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咨询评议工作已逐渐成为学部的主要职能。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咨询评议工作主要针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同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接受部门、行业、地方以及国家重要学术机构有关重大科学技…  相似文献   

7.
现时代的科学技术已波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人-科技-社会-自然之间多层次的道德与利益关系,当这种道德与利益关系出现冲突时,就会引发出伦理问题。 当前,随着科技的日益壮盛,科技伦理问题层见叠出,从不同层面表现出来,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问题也日渐突显。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t9发展在人类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来人类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的困惑与精神的失落.科技发展呼唤法治,法治则以伦理学为道德基础.没有伦理的指导,科技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制度建构也丧失了基础.功利主义作为重要的一种伦理学流派,对现代社会起着重要影响,其理论可为科技立法提供思想资源.古典功利主义发展至今,其优势和缺陷都为科技立法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形成了高科技与人、自然、社会之间复杂的道德与利益关系。生物技术冲击传统的生命伦理观,信息技术带来信任危机和安全危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权利和义务的矛盾,高科技的价值负载不断被质疑,高科技工作人员的伦理责任日渐突出。全面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使科技伦理建设成为指引高科技发展的前导,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国际合作、强化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伦理治理"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以研究工程技术人员道德素养为核心的工程伦理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敏感性和职业道德水平.“平等、公平、诚实、责任”等基本道德原则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在科技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伦理标准,保障了科技政策的合理规范.在作为科技政策重要环节的工程设计活动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坚持生态保护原则,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价值之争主要包括价值中立论和价值关联论两种观点,前者日渐式微,后者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从今天的事实来看,这一争论集中体现在现代科技与其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处处彰显着现代科技的伦理气质以及人类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期盼与希望,由此也为现代科技伦理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今天,面对现代科技带来的严峻风险和伦理问题,现代科技伦理要肩负起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科技活动主体道德这三重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活动的主体,其科技行为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科学共同体在科技伦理治理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科技发展的内生需求和科学共同体发挥治理功能的价值表现两个层面对科学共同体推动科技伦理治理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科学共同体推进科技伦理治理的实现机制,如协同治理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宣传教育机制等进行了探索。最后从注重科学共同体推动科技伦理治理的规范化建设、强化科学共同体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提升科学共同体推动科技伦理治理的社会影响力三个层面提出科学共同体推进科技伦理治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速迭代的新兴技术对人类道德秩序的挑战,在诸多技术应用中都引发了大量伦理难题,科技创新与科技伦理之间的张力被凸显出来。今天的科技伦理成为一个多学科多主体参与的、对科技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治理的领域,科技伦理治理是未来社会生活实践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议题。从责任伦理的角度出发,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点:发挥伦理原则在新兴技术的敏捷治理中的作用;拓宽科技伦理教育,推动科技伦理由专业话语向公众话语的转变;强化科技伦理协同治理,构造多主体合作的“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面向新兴技术实践的“物”转向,以人与技术物的协同演化为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显现、科技风险责任主体的缺失、科技风险与效益中的公平性等问题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现实生活中引发了各种伦理问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伦理困境,对于这些困境的解决,既有赖于建立起新的应对科技风险的伦理观,同时也需要构建科技风险治理的伦理调节机制,并通过具体措施使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李科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06-1610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背景、履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途径、培养科学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由于科学研究活动中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日益增多从而使得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注重科学家通过构建良好的道德自律机制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强调通过科学家本人培养科学良心来提高社会责任感;而西方国家则由于科学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才引发了对于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讨论,通过科学共同体制定准则来规范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注重通过专门机构培训科学家道德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比较也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伦理道德仍基本属于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考察了功利主义的科学价值观及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根据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 ,其价值体现主要有三方面 :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伦理价值。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科技与伦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科技伦理化趋向日益明显。建构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是高科技时代的迫切需要。科技伦理化道路就是把科技的三个方面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 ,以实现科技服务于人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学部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九五”工作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并努力服务于“两个战略”的实施,突出一个重点(即以学术性工作为重点,包括咨询评议、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学术性工作),加强两项建设(院士队伍组织建设、学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做出三方面贡献(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实体部分的各研究所密切联系,互相配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科学院体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2003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启动。此次增选名额为60名,其中数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物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技术科学部18名。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召开研讨会“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研讨会12月1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周光召院士发表了重要讲话;路甬祥院士做了首场特邀报告。25位两院院士和全国有关单位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站”改版“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站”(中文版)12月20日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将全面反映学部的各项工作。新网址是:www.cas…  相似文献   

19.
<正>卓越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倡导科学学研究的第一人。在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为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促进我国科学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20.
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50周年之际,共同回顾学部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商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大计,展望学部发展的美好前景,很有意义。一50年发展历程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和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学部作为荟萃我国优秀科学家的最高学术团体,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50年来,中国科学院学部始终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开展工作的,始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始终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与繁荣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推动我国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