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教学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言的意义出发,是功能主义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基本观点,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特征,它影响着读者或受话人对语言的理解。互文性甚至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影响着语言的实际交际,本文探讨了在语言教学中语篇中的互文现象,以及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意义。本文认为,互文的语言特征在教学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熊珊 《科教文汇》2008,(29):259-259
本文所说的“互文”来自文学理论申的术语(互文性),指文本间相互交织、渗透的言语现象。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理论作为指导,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手机短信的互文类型及其语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宋莹 《科教文汇》2012,(25):147-148
本文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角度对《红楼梦》两译本进行文化翻译解读,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互文现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互文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维 《科教文汇》2007,(12S):172-173,181
本文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关照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文本都是用马赛克般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本文认为,诗歌翻译在文字、意象及用典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关照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文本都是用马赛克般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本文认为,诗歌翻译在文字、意象及用典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施俊 《科教文汇》2008,(20):235-235
互文是指导形式上利用整齐的对称美,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而增加美感的一种修辞格,现根据常见的例句,分互补式、省略式、展开式、对应式、错综式五类略述。  相似文献   

7.
互文是指导形式上利用整齐的对称美,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而增加美感的一种修辞格,现根据常见的例句,分互补式、省略式、展开式、对应式、错综式五类略述。  相似文献   

8.
邢怡 《科教文汇》2009,(26):252-253
“互文性”是欧洲学者克里斯蒂娃发明的术语,简单定义为“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作为一个多元、动态的理论,互文性自出现以来就以其强大的活力与包容性在不同领域不断发展。而当今的翻译也已成为一门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集实践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多元学科,因此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中“水”这一意象的互文运用来探讨互文性对词义拓展和联想以及对后世翻译实践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它也成为翻译批评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网络游戏现状的分析,简述了网络游戏广告的作用。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游戏广告用语进行了互文性分析,阐述了这些广告所使用的一些互文方式、作用方法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互文性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煜瑜 《科教文汇》2009,(16):135-136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互文性”作为语篇的一个特征.影响着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本文在简要回顾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两大类别例证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互文性现象.探讨“互文性”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