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汝骅 《生物学教学》2001,26(12):9-11
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 ,其教育行政体制实行地方分权制 ,联邦政府只负责颁布一些诸如教育规划和发展等方面的纲要性条款 ,各联邦州有高度自治权而在基础教育中各具特色 ,但也不乏相同之处。就拿教育体制而言 ,相当于我国小学的基础学校学制一般为 4年 (仅柏林和勃兰登堡州为 6年 ) ,在四年制小学后是进入各类中学前的导入阶段 ,学制为 2年。而普通中学均出现四类学校的分流———为“双元制”职业培训准备的主要学校 ,学制一般为 5年 ,仅北威州为 6年 ;以培养中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目标的实科学校 ,学制为 6年 ;为升入大学作准备的文理学校…  相似文献   

2.
德国实行小学四年毕业分流制,学生小学毕业后根据志愿和成绩,分流到三类教育目标不同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类学校合而为一的则是综合中学。主体中学为期五年,毕业后,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为就业做准备。实科中学为期六年,毕业后经过补习和考试,可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大部分则接受职业教育。文理中学九年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大学深造。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研究》2007,(6):45-45
德国中小学教育体制在制度设计上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别。无论上小学还是中学,德国基本不存在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的现象。德国的小学也叫“基础学校”,学制为4至6年。孩子上学一般就近入学。无论是本地人、外地人还是外国常驻德国工作人员的子女,只要达到上学年龄,就可申请进入附近小学学习。小学毕业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  相似文献   

4.
德国主体中学面临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实行小学四年毕业分流制,学生小学毕业后根据志愿和成绩,分流到三类教育目标不同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类学校合而为一的则是综合中学。主体中学为期五年,毕业后,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为就业做准备。实科中学为期六年,毕业后经过补习和考试,可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学制是小学 6年 ,中学 (初中 ) 4年 (学习慢的可以延长至 5年 )。讲课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讲堂式、一种是辅导式 (单人辅导或配对学习 )。考试方法采取英式考试 ,参加英国剑桥考试。新加坡的学生除英文成绩与英国学生成绩一样外 ,其他各科成绩都超过英国学生。考试合格的进入初级学院 (高中 )学习 ,准备升入大学。新加坡学生升学压力很大 ,新加坡只有两三所大学 ,还有一部分学生出国读大学。  为了让孩子都受到教育 ,新加坡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分流 ,其实过早分流 ,也会使一批出色人才失去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当然中试试题从试题库中选…  相似文献   

6.
<正>一、德国学制及中学考试基本情况德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总体为12年义务教育制。但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教育体制的立法权属于各州,中学教育的学校形式在各个联邦州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也有很多学校采用13年学制。德国的中学阶段为5—12/13年级,依据发展方向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和基础中学。汉堡州把实科中学和基础中学合并为城市中心学校。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学习无需进行统一考试,依  相似文献   

7.
一、奥地利教育体制简介 奥地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4年制小学毕业后,约70%的学生进入普通中学学习4年,30%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初级阶段学习4年;完成8年教育后,约20%学生继续在文理中学完成高级阶段的4年学习,可以进入大学深造,或者走上社会就业,80%学生进入各种不同学制、不同类型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学校学习,学完全部职业教育课程,考试合格后可以进入社会工作,其中5年制毕业生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或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8.
学校图书馆发展史 新加坡的学校图书馆与其普通教育体系密切相关。新加坡的普通教育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即小学(Priamry)、中学(Secondary)和大学预科(Pre-university)。学制结构为6-4-2(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二年)。  相似文献   

9.
一、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状况 新加坡教育体制与我国有些相似,小学学制6年,免缴学费,其中四年级时通过考试分流,优秀生要求双语(英语、母语)并重,一般学生一语为主;初中4年或5年,在小六时通过会考,成绩较好学生读快速班,学制4年,  相似文献   

10.
联邦德国的学制有些特殊,小学4年;中学有三种类型,即9年制完中,6年制中学和5年制中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制3年;大学一般5~6年,大学毕业以后就能攻读博士学位。读完小学4年以后,只有拿到9年制完中的毕业文凭方可进入大学学习。也就是说,大学入学前要受13年的中小学教育。大学分两个阶段,前阶段4个学期,叫做Vordiplom,可以译为文凭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学习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后阶段还有4个学期课和一年的毕业论文。在联邦德国,一年分两个学期,虽说总共8个学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始行于美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急速发展,当时通行的“八四制”不能适应需要。1892年,全美教育协会成立了以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为首的十人中等教育研究会。1893年12月,该研究会发表报告书,认为代数、几何、自然科学、近代外国语宜始于小学,或使中等教育早开始二年,将小学改为六年。“六三三制”思想由此发端。1899年,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委员会正式建议确定中学最低学年为第七学年,认为第七学年是学生的生活之自然转变期。这期间,美国教育界对儿童年龄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第七学年的全数男学生的2/5至1/2,女学生的3/5至7/10,已进入青春期,学生从十二、三岁起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宜于开始中学教育。1905年成立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于1979年的新加坡新教育体制(NES)改变了原“6·4·2”叫、学6年、中学}年、大学预科2年)体制所要求的所有学生必须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课程的模式,实行因材施教的分流制度,并把普通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分流分为小学分流和中学分流。一、,Jt学分流新加坡的教育法规定,小学教育从6周岁开始,学制为6到8年,学生在前三年都学习同样的课程,着重打好英语、母语和数学基础。三年后进行统一的分流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前三年的期中和期末成绩以及平时成绩,“把学生依次分流进入三种不同程度的班级。()普通双语…  相似文献   

13.
双轨制教育:德国的大学,向来有“精英机构”的美誉.德国的教育从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直至高等教育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什,把全体受教育对象向两个方向分流,称为双轨制教育(dualen Bildungssystem):一轨是学术性道路,小学——定向阶段——文理中学——大学;另一轨是非学术性道路,即技术实践道路,即小学——定向阶段——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徒工培训或职业学校——职业学院或进修.德国对6至18岁的成员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小学4年毕业,5、6年级这两年称为定向阶段,包含在中学阶段,7年级学生就向两轨分流了.一部分人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有人译作完全中学)上完13年级,取得高中毕业证,就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文理中学11、12、13年级是高中,也就是大学预科.德国没有大学考试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执行的学制系统是1951年颁布的。该学制最初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实行"三三制";此后不久,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小学五年一贯制"暂缓实行",改为六年制,四二分段;1958年"大跃进"时,小学再次实行五年一贯制,高中也开始实验二年制;随后又恢复为"六三三制"。"文革"中推行过"五二二制"和"五三二制"。1978年全部恢复为"六三三制"。六十多年来,我国的学制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中,但根基始终未动,也  相似文献   

15.
德国大学教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职业学院,一类为综合大学。前者为技能教育,相当于国内的高职。而后者则是精英教育,校际之间的差别不大。德国孩子10岁左右,即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分流,根据成绩与学习表现,被分流进入文理中学与实科中学。进入文理中学的孩子,接受精英教育的机会大增。多数人中学毕业后,通过难度颇大的中学毕业考,合格后即可申请进入大学。实科中学的学生在16到17岁可以毕业,少数人可申请转入文理中学,从而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实科中学的课程难度与文理中学的差距太大,所以成功的很少。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职业教育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关系民族生存、经济发展、国家振兴的根本大计。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而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他们小学毕业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分别进入普通中学(5~6年制,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文理中学(一般为9年制,为升入普通高校做准备)、实验中学(介于普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和综合中学(前三类学校的综合)四类学校,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教育領导体制历来具有地方分权的特征,各州根据各自的宪法制定独立的教育制度。中小学都由各州的教育委員会管理,教育委員会由州长指定的大垄断資本家及其代表人物组成。高等学校由各个学校的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的董事也都是些大垄断資本家。各州的教育委員会和高等学校的董事会,掌握了制定教学制度和教学計划、决定課程設施、教师任免以及学生管理等大权,使美国的教育机关直接为垄断資本家的利益服务。美国的学制各州不完全一样,現在初等和中等普通教育的学制有四种:①“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已成为主要的学制;②“八、四”制,即小学八年、中学四年,这种学制較少;③“六、六”制,即小学六年、中学六年;④“六、  相似文献   

18.
(一 )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他们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 ,分别进入普通中学 (5~ 6年制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 )、文理中学 (一般为 9年制 ,为升入普通高校做准备 )、实验中学 (介于普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 )和综合中学 (前三类学校的综合 )四类学校 ,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 ,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 (5或 6年制 )毕业后实行第二次分流 ,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 ,一部分学生升入文理中学高中部 (具备升入高等学校的资格 ) ,…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建国至今,其基础教育学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现行美国基础教育有“五三四”“六三三”等多种学制并存,从纵向上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三个阶段,具有单轨制、多样性、灵活性和注重衔接性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使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美国基础教育学制呈现出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性越来越强、全年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多、企业参与创建新型学校的趋势。同时,高收费私立学校的存在导致了潜在的“分流”,私立学校学生同质化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20.
学能评价是与学科内容无关的,并且绝不提倡操练学生的一种能力评价。在中国香港,学能评价也叫学能测验。自1978年香港地区推行九年免费教育以来,学能测验一直使用到现在,并以学能测验取代中学入学考试。从1978年起,香港的小学六年级学生都可以升入中学。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也为了解决小学六年级学生分配就读哪所中学的问题,当时香港教育署进行了中学入学考试改革,设计了基本上与学科内容无关的,并且绝不提倡操练学生的学能测验,还三令五申各小学不得机械地操练学生,摧残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