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助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退役安置体系滞后以及学训矛盾等发展困境。学校体育能够拓宽人才培养规模,弥补我国竞技项目短板,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对策:提升训练水平,完善学校体育赛事体系;明确学生运动员身份属性,狠抓文化教育工作;推动学生广泛参与体育活动,提升学生体育参与兴趣。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经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有着较高的学业成就和毕业就业率,凸显出其文化教育管理的良好成效。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经验主要包括系统的制度治理体系、严格的招生与毕业标准、竞争性的奖学金政策、强大的学术资源保障。对我国体教融合背景下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协同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多方主体合作共治;健全学生运动员培养目标体系,持续追踪提供支持;坚持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标准,杜绝毕业条件“放水”;优化学生运动员奖学金政策,奖助结合激励学习;加强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制定差异学习方案。  相似文献   

3.
1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经验(1)文化教育与课余训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在许多国家,课余训练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教育系统,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逐渐形成了"大学-中学-小学"一条龙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参加校际竞技比赛的运动员应是在校全日制大学生,每学期必须修满12 个学分,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全体学生成绩的平均值,否则将失去参赛资格。前英国体育大臣罗伯特·阿特金斯在《每日电讯报》撰文指出:最高层次体育成功的基础扎根于我国的学校,中小学、大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美国学生运动员的培养形式进行分析,旨在借鉴其实践经验、改进我国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进一步探索“体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与前景。研究表明,美国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其训练、参赛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与管理主要有多种政策法规制度、两大管理组织、三个培养阶段作为支撑及保障。本文提出我国应规范社会体育组织,探索“体教融合”路径;加强两大系统合作,创新学生运动员培养方式;强化体育教育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种特殊人才的特殊教育.研究表明,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深入,其理念也得以进一步提升,在体制上努力采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促进"体教结合",不断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多元化办学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师资结构、教学设施等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认识大大提高,对文化水平与运动成绩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文化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真正提升、经费投入不足、文化教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过少,学训矛盾至今无法解决、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尚未很好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地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优秀运动队的文化建设及教育环境与氛围的建设;增加经费投入与文化教学设施建设;逐步规范义务教育,将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范围;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运动员,应以体育职业教育为主;将运动员文化学习态度与领队、教练员的考核挂钩;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检查与评估;大力推进"体教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运动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东省各运动队及体育学校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认为:目前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教学质量偏低;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效果定期评估或评价机制不完善;合理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时间,可以缓解“学训”矛盾。研究指出,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关键。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大量全国各省市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山东省新时期运动员文化教育提出了改革设想与意见,为山东省新时期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探讨。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资本获得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两个目标和规律不能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唯成绩论”影响下的学训矛盾,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适应社会的能力差,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运动技术学校办学质量不高4个方面。解决困境的关键在于从观念、学制、投入等方面着手,认识到文化资本对运动员成长的重要性;建立协调的学训一体化育人学制体系;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赵海波 《冰雪运动》2022,(1):28-33+41
探索美国青少年冰球培养体系的建设经验,促进中国青少年冰球项目发展,为处于发展关键期的中国冰球运动提供借鉴。通过对美国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的培养理念、“敏感期”技能训练、健全的赛事体系、训练的系统性的研究反映出其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并提出我国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的培养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注重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全面发展,构建体能训练大纲和内容体系,制定参赛机制和赛事体系,完善教练员岗位培训体系等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国外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我国运动员综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进行剖析和反思,认为:我国运动员培养整体脱离教育大环境、基础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缺失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职能协作尚属初级阶段、运动员分流机制覆盖面窄且重环节轻过程、相应运动生涯规划机构缺位.应通过推动"竞技的整体化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明确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的竞技整体化指导思想;立足国情,顺应现行体育、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竞技的整体化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优化整合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资源,实现分流"多通道";建立专业化运动员职业规划机构.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国家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通过对中外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关键问题在于培根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教育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起来,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纳入一个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刘新红 《体育世界》2009,(12):103-10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10年我国关于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历史沿革、形式、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执行保障,“学训矛盾”的解决途径,运动员学习内容、方法、手段等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刘伟  陈福亮  部义峰 《体育科技》2023,(5):109-111+115
从管理模式、竞赛体系、学训安排、人才出路、师资力量、家校联动、经费支持、科学研究、硬件设施9个方面,全面分析日本东京都校园足球特点,认为:东京都校园足球实行制度化管理,教育部门与足协之间职责明确、通力合作;打造类型多样、参与面广、衔接合理的赛事体系;尊重学生运动爱好,开展多种运动项目教学,组建俱乐部集中训练;足球队员接受完整的文化教育,融入社会各行各业;得益于自身良性循环系统,校园足球师资队伍“数量足、质量高”;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训练依靠教育专项经费,竞赛依靠足协经费和市场赞助;根据日本球员身体特点,研究适合自身的战术体系;硬件设施条件一般,基本满足学训需要。我国校园足球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有目共睹,但面临“体育系统弱教育”与“教育系统弱体育”导致的校园足球发展难题。借鉴日本成功范式,提出发展我国校园足球的启示: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用自然分流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所爱的运动项目(包括足球);加强足球科学研究,提高学训效果,提升竞赛观赏性;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要加强体制改革,创新联合机制,勇于破除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利益藩篱;“校园”彰显教育,“足球”象...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和竞技体育教育体制为研究内容,围绕着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和切实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质量两个核心问题,探讨今后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漳州市少体校三集中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与学习态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少年运动员自幼进入到各专项中从事训练,脱离了正规文化知识规范教育的环境,重体轻文,学训矛盾等因素直接影响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态度。究其原因提出应有效解决学训间的的矛盾,坚持走体教结合的路子,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宣传与引导,完善科学管理监督机制等建议,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状况,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存在着生源质量较差,文化与体育之间的冲突,缺乏经费保障,思想意识的禁锢,教练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建议拓宽运动员培养资金来源渠道;扩大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自主权;构建多级学校联赛体制;建立灵活多样的学训体系;转变对体育传统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得克萨斯州高中篮球联赛为例,对美国青少年篮球竞赛体制进行探讨。该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凸显体育融入教育原则与平等竞争原则,参赛学校和学生十分众多;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大量正规的篮球比赛,有效提高技战术水平;以竞赛为核心的青少年篮球运动与学校教育体制紧密结合,社会影响力极其巨大。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归纳了美国体育教育制度的演进历程与治理特征,提出了提升我国体育教育制度治理能力的举措。研究认为,美国体育教育制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理体系,治理特征体现在:联邦、州和地方教育部门上下联动的分权化治理,地方学校、社区和家庭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化治理,以体质健康促进为导向的法治化治理,国家体育教育标准的保障性治理,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引导性治理,青少年体育教育健康法案的靶向性治理,特殊体育教育制度的补偿性治理。研究提出,要健全我国体育教育制度治理体系,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体制制度,推动体育教育的协同化治理;打造以体教融合为导向的精准扶持制度,强化体育教育的补偿性治理;制定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强化制度,实施体育教育的靶向性治理;健全监督、评估、激励"一体化"制度体系,实现体育教育的法治化治理。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21,(6):68-71
我国从最初的"体教结合"发展到"体教融合",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行体教关系的发展,寻求一条让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的道路。在"体"和"教"二者之间的关系中一直在探索、实践,寻求最有效的融合方式。现阶段的"体教融合",其重点就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与青少年的竞技体育发展。目前,体育体系和教育体系还不能够达到"有机融合","体教融合"的目标和最终形态尚未形成。研究认为:融合的本质是回归,就是让体育与教育融合,让体育回归教育。要让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就必须要解决:改变观念、制度融合、优化管理、学训融合、运动员等级及运动队等级评级细化、师资融合、完善各个级别体育赛事,从而使我国体育与教育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中面临的总体规模持续萎缩、区域发展不均衡、"好苗子"匮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不同地区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检查、督导和评估,以制定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为着力点,力争将振兴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的工作目标纳入规划重点内容。着眼于破解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存在的"学训矛盾",探索体教融合、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等破解业余训练发展困境的对策,以期为体育主管部门制定加速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业余训练体制改革的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和竞技体育教育体制为研究内容,围绕着面向21世纪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和切实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质量这两个核心问题,了解各地有关改革的形势和面临的问题,研究今后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发展的方向,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