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标题虽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但确实符合诗歌鉴赏的特征。诗歌是表达情感最为浓郁的一种文学样式,平常我们尽可以用最自我、最细腻的方式面对它,只求一声叹息、一次击案抑或一个莞尔,然而面对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的诗歌,我们就不得不在情感之外,寻求理智的帮助,争取既能从作品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情感的共鸣,又能通过理智的分析,获得宝贵的分数。  相似文献   

2.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见仁见智。只要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意思更鲜明、文采更艳丽,就可以使用独特的、个性化的标点符号。能够增光添彩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使用逗号,增强语言的抒情性。例:“理智与情感战争,从亘古,到如今;情感与理智同行,由沧海,到桑田。”这一句中,“从亘古”和“到如今”之间以及“由沧海”和“到桑田”之间本来可以不使用标点,但是逗号的使用更能够突现“理智与情感”之间绵延不断的“战争与和平”的相伴相随的关系。2.使用感叹号,增强语言的抒情性。例:“面对案情,我们不要徇私!面对亲人,我们要公平!面对事…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古典诗歌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成就最突出、特点最鲜明的艺术形式。诗歌是其他文学体裁的基础,同样也是文学审美的基础。一、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分析诗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现阶段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1.情感缺乏,失去细腻心灵。古人似乎比现代人更敏感,情感更细腻。现代化,使塑造情感的离别相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2.分析有余,鉴赏不足。现行的诗歌教学,更多的  相似文献   

4.
刚开始接触英语诗歌的学习者面对一首英语诗时,常常不知从何入手探寻其意义。熟悉英语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其独特的韵律格律可以有一定帮助,但此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每首诗传递思想与抒发情感的方式。倘若我们将英语诗歌分分类,了解每一类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也许能更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这些纷繁的因素,同时也能获得将诗歌横向比较的依据。如果我们能了解一首诗如何遵循某类诗歌的表现形式,又如何突破这些法则,我们就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类型(genre)的一种,又可细分为许多种。这里介绍几种最常见且在英语…  相似文献   

5.
一、情感教育的迫切性纵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一直重视儿童的知识获得、技能掌握、智力发展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而忽视对儿童情感发展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使得多年来的教育抽去了最主动、最丰富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只剩下了机械灌输知识的教育和缺乏情感的非人化“批量加工”式的教育,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批评的那样“多少年来,我们所受的教育只强调认识,摒弃与学习活动相联系的任何情感.我们否认了自身最重要的部分”……“在传统教学体制中,没有‘完整的人’的立锥之地,只有理智是被允许存在的.在小学中,正常儿童的好奇心和精力过剩被约束着,有时  相似文献   

6.
从英语诗歌看中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歌是一个国家语言的浓缩,它以最凝炼的文字传递了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其中的文化因素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渊源、语言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特色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来说明文化因素在英语诗歌理解与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含着理智与情感协调发展的内容,学生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在语教学中,我们就应当尽量地融合进美术、话剧、诗歌等艺术,给学生一片完整的天空,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诗歌教学,教师首先要走进诗歌,无限接近诗的丰富本体,只有当我们最接近作者时,最近距离地触摸诗歌时,感受它依然存在的温度,把脉情感的律动,我们才能更本质地了解诗,才能传达给学生更丰富、更真实的诗的意蕴,这才是我们教学诗歌的本真.  相似文献   

9.
理智和情感是一对亲兄弟。情感 ,那百转千回盘旋无定于人心之间的情感 ,把世人分隔为不尽的亲疏远近 ,使有的人相见恨晚 ,有的人话不投机。情感生了一双色彩流动无方的大眼睛 ,通过世界面对不同的人调和出不同的颜色 ,时而热烈 ,时而冷淡。理智则不然。理智的目光是透明无色的 ,充满一种无限的穿透力和洞察力。理智眼中的一切都是立体的 ,明彻到生命的任意一个角落 ,理智与情感惟一共同的亲族的标记 ,是都有一颗认知的心。于是很多时刻 ,理智与情感会相伴着到认知的旅途之中 ,寻觅真理。那日 ,他们见到了一个寂寞的少年。少年有一张苍白而优…  相似文献   

10.
理智和情感是一对亲兄弟。情感.那百转千回盘旋无定于人心之间的情感.把世人分隔为不尽的亲疏远近,使有的人相见恨晚.有的人话不投机。情感生了一双色彩流动无方的大眼睛,通过世界面对不同的人调和出不同的颜色,时而热烈,时而冷淡。  相似文献   

11.
要读懂诗歌首先要探求诗歌的内涵.那么在教学实践当中,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获得课程的现代意识.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而非旁观、探究而非灌输的体验,形成互动而非静止的、开放而非封闭的课程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因为诗歌,我们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趣,更加美好。诗歌能传达丰富的情感,让孩子们阅读诗歌,是让他们从小接触我们祖国美的语言,也是在培养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心灵的艺术,又是语言的艺术,它时刻记录着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苦难、欢乐和思考。一首诗记录的可能是一个诗人某一时刻的心情,而当我们面对各种流派的诗歌时,感悟到的却不尽相同。一首诗所包含着的诗人的情感、思想、价值观,能给阅读者带来精神世界无限的享受。一首好的诗,不能缺少真实的情感,因而,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古今中外的诗论家都把真挚的情感抒发视为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诗缘情而  相似文献   

14.
一首诗歌必须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述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所以如何把握形象去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在诗歌鉴赏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并帮助学生通过形象的分析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作文。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郁达夫情感压倒理智,这就是人间产生罪恶的原因。——欧里庇得斯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剑,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泰戈尔要求: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提出,学生需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的教材中,不难发现儿童诗的比重较大,一共收编了23首儿童诗,将近占了第一学段课内篇目的20%.可见,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诗歌文体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基于以上基础,我们对《柳树醒了》这篇课文进行了以下三部分的解读:《柳树醒了》是一篇拟人化的优美小诗歌,它把小柳树比作了一个贪睡的小孩子,通过春雷跟小柳树说话,春雨给小柳树洗澡,春风给小柳树梳头,来告诉学生春天的变化.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结构工整、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小诗歌,他们最易于接受了.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歌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以把握的部分。很多学生经过十二年的学习,还是读不懂诗歌的基本内容,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的背景知识贫乏,不能很好地知人论世,不能用准确的方法解读诗歌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的目的。又比如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还不能很好地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又比如学生根本就不懂古典诗歌的一般写作思路,面对一首古诗,茫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爱憎、褒贬、哀乐、喜怒,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因而,积极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感受能力,促进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不失为提高学生“情商”,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途径。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炼性,这种简约而概括的语言,蕴含了丰富深刻的情感。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情感在诗歌…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把“育人”的丰富内涵简单化的倾向,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多采用灌输式的说教,使教育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依据暗示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探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和方法。一、暗示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途径1.暗示教育的含义暗示教育告诉我们,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在情感的作用下,理智的心理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更富有成效。人只有在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处在最和谐状态时,才是活动最顺遂、最有效的时刻。暗示是指人…  相似文献   

20.
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有灵气与情感的一种言说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表现在它所呈现出的形式上,它的内容含蓄而隽永,形式灵活多变。所以教师在教读诗歌时就会遇到许多难题和困惑,面对一首诗不知该如何下手。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方法。一、诗歌教学不能缺失情感列宁说过:“缺失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共同的宝贵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