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购岛"闹剧的另一真实面是其国内右翼势力的抬头,不仅侵犯中国主权,还试图推翻"二战"后的投降书和相关国际法律文件,全世界应该共讨之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强调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白皮书的起草组织者之一、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在日本一再坚持上演"闹剧"  相似文献   

2.
李注 《青年记者》2013,(5):14-15
近年来,国家之间领土主权争端屡见不鲜,如中俄黑瞎子岛之争、日俄在北方四岛的争端、日韩独岛之争等。钓鱼岛争端是中日关系的敏感问题,已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自2012年以来,日方接连上演"命名"、"登岛"、"海上垂钓"、"国有化"等闹剧。面对日本一系列侵犯我国领土主权的行径,我国政府借助媒体,有理有利有节,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同时,塑造了我国维护主权、推崇法治、热爱和平、谋求共赢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12,(34):24-25
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里,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外交部到国防部,集中释放强势的态度。这是中国领导层最高层级的发声,此前从未达到如此高级别。除了声讨,中国政府迅速发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划定声明,并派出中国海监46、海监49船抵达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过去四十年,中日政府总体上遵循了已达成的"搁置争议"的谅解。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日有关钓鱼岛争议中,为了有力驳斥日本右翼政府的"购岛"闹剧,2012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白皮书,从历史和法理上重申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份白皮书中,一个叫肖崇业的云南建水人的名字,进  相似文献   

5.
近期以来。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断升温,日本政府宣布“购岛”决定,并与钓鱼岛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把钓鱼岛问题带到了危机边缘。针对日方的非法行径,我方强烈回应.密集展开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卓有成效的舆论斗争。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本购岛"闹剧"背后的"陷阱",专家建议中国祭出组合拳予以反制,但轻重拿捏考验中国政府的外交智慧9月11日上午,日本政府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购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三个岛的合同。当天,中国海监46、中国海监49船已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海监部门将视情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继年初对钓鱼岛的几个附属岛屿搞"命名"闹剧之后,又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并最终跳到前台,直接出面"购买"钓鱼岛及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对之实行所谓"国有化",妄图达到侵占钓鱼岛的非法目的.  相似文献   

8.
钓鱼岛问题陡然成为热点。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日,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载着14名保钓人士来到钓鱼岛海域,5名中国人冲破日本的堵截,登上钓鱼岛。这是八年来中国人首次登岛成功。日方扣留了这14人,后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强大压力下,日方释放全体被扣人员。18日晚,在日本,由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保卫日本领土行动议员联盟"8名成员、地方议会议员及右翼团体成员共约150人分乘21艘船只,从冲绳县石垣港出发,  相似文献   

9.
《湖北档案》2008,(10):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954年6月28日。共1件。保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该档案文献系周恩来总理修改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中日史料及文献考证钓鱼岛岛名,解析日本"无主岛"之说的疑点,以此证明钓鱼岛并非无主岛,它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推翻日本先占钓鱼岛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钓鱼岛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严 《兰台内外》2012,(1):10-11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深的海槽。钓鱼岛列岛系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眼中的右翼基本被那些亲美反华的保守派政客所占据。渲染中国威胁论,加强军备,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战后日本政坛的第三次右倾化态势正逐渐形成东亚作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中日领土争端带来的经济变动无疑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面对领土争端,日本右翼势力表现的最为"活跃"。他们不顾东亚区域合作的大局,更不惜断送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以极端民族主义的手法孤注一掷地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13.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30):2-3
《中国日报》在美报纸登钓鱼岛广告宣示主权9月28日,《中国日报》在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整版刊登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广告。该广告中指出,钓鱼岛之名在1403年出  相似文献   

14.
胡望年 《青年记者》2012,(30):47-49
前段时间,中国记者在国际顶级传媒平台上,围绕日本窃占中国钓鱼岛问题,接连与美日官方新闻发言人交锋,场面十分精彩。7月27日,在日本官房长官藤村修举行的记者会上,1985年出生的新华社驻东京女记者郭一娜,就日方关于钓鱼岛是其"固有领土"的说法,来了个"连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我国这一立场有充分的档案作为依据,这正是档案利用价值的具体体现。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它的这种可以作为凭证的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凭证价值,这是档案不同于其他图书、情报资料的最基本特点。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它可以成为查考、研究问题的凭  相似文献   

16.
吕坚 《历史档案》2002,(3):133-13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明清档案专家鞠德源先生的专著《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辨》一书新近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日本国窃土源流》,重在对日本军国主义长期以来种种贪欲、窃土、侵略和扩张的历史进程 ,作系统的、历史的考察论述 ;中篇《钓鱼列屿主权辨》,主要是对以中国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屿为中心主岛的东北诸岛领土主权、历史与地理 ,作全面系统的考察与论证 ,深刻揭露日本歪曲纂改历史与地理的具体事实和真相 ;下篇《铁案如山证据说》,专门以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列屿为中心着重阐释中国固…  相似文献   

17.
胡望年 《军事记者》2012,(11):49-50
前段时间,中国记者在国际顶级传媒平台上,围绕日本窃占中国钓鱼岛问题,接连与美日官方新闻发言人交锋。场面十分精彩。7月27日.在日本官房长官藤村修举行的记者会上,1985年出生的新华社驻东京女记者郭一娜,就日方关于钓鱼岛是其“固有领土”的说法,来了个“连环7问”,要求藤村修明确钓鱼岛的“固有历史”划分。藤村修躲闪不及,难堪至极。8月28日.拥有傲人外交资历的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女士,站在发布台上。1980年出生的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冉维.就美国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与《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的矛盾表述,一再追问,使之难以招架。  相似文献   

18.
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共同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至此,中俄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纠纷100余年的边界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根据2004年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黑瞎子岛主岛(大乌苏里斯基岛)一分为二,靠近哈巴的一部分归俄罗斯所有,靠近中国一侧的一半岛屿则归中国所有;附属岛屿银龙岛(塔拉巴罗夫岛)归属中国。  相似文献   

19.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29):10+14-15
焦点中国外交部驳美方有关中国南海问题声明8月3日,美国国务院代理副发言人帕特里克·文特瑞尔就南海问题发表声明,攻击中国"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危险"。声明强调,中国提升三沙市行政级别,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建立一个新的警备区之举有违通过外交合作解决分歧。随后,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紧急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王晓岷,对此提出严正交涉。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也阐明了中方立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美方对中国正常、合理之举的无端指责不能不使人们对美方的意图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0.
傅文仁  颜陈 《新闻前哨》2012,(11):73-74
每年的9月,对于中日关系来说都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月份,9月3日是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18日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9月29日是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署,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纪念日。牢记历史本是为了珍爱和平,避免历史悲剧的再次重演。但是,今年9月,在"九一八事变"81周年之际,日本却选择以"购岛"的方式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在网络和现实引发共振,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