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谁     
课堂为谁而设甲教师为谁而教?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为了学生。 然而,当我们用这样的观点去审视课堂教学时,时常会发现,课堂展示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按常理而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应该学有所获,学有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结果呢?说到底,还是“为了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为了谁     
课堂为谁而设?教师为谁而教?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为了学生。然而,当我们用这样的观点去审视课堂教学时,时常会发现,课堂展示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按常理而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应该学有所获,学有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结果呢?说到底,还是"为了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天     
明天是门外的世界,是天外的宇宙,是淙淙溪流转过下一个弯道所见的奇景,是翩翩飞鸟擦过另一座山峰所见的天空,永远充满想象,写满神话。明天会怎样?莎士比亚说过:“明天是未来的,它取决于你为他留下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5.
2013年,《新课程研究》成了我每期必读的刊物。读后发现了《新课程研究》的诸多好处:第一、读者群定位准确。始终面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一线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第二、选题准。对读者群的需求了解及时、充分并有一定前瞻性,对于推动教师教育教学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2013年初杂志用整期版面介绍金文伟主任的识字教学之后,识字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重视,杂志的办刊洞察力由此可见一斑。第三、栏目设置较为合理。杂志提供各项信息分布在不同的栏目中,栏目分类逻辑严谨,理论视域清晰,内容指导性强;第四、为教师群体画像。往往在文章的边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作者。这既是对老师形象的塑造,也给广大老师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第五、彩页的设计和印刷有鲜明的特色。杂志一改其他类似刊物的黑白两色的风格,增加了活泼和时尚的元素,具有年轻的气息。第六、类似批注的版面设计别具一格。在正文的边上留出宝贵的空白,摘取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精彩的句段,图例设计精心。既体现编辑的选文意图,又便于读者批阅。于细微处见到杂志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读者,追求纯粹和卓越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顺应人的天性,发展人的潜能,培养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积极向上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来年     
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有些教师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布置作业简单化,致使作业单调、盲目、机械、低效。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和身心负担,也阻碍了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导致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甚至望语文作业而生畏。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使它为语文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我很喜欢这样一首诗:我不是迷人的桃花.无力为山川增添盛装;更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无力为城市带去芬芳美丽。我愿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生根、发芽,留下一缕芬芳,一片翠绿……  相似文献   

9.
机缘巧合,2002年我在湖南省岳阳市举办的中国字理教学研讨会上认识了黄亢美老师,之后在北京、南宁等地,又陆续恭听了黄老师好几场精彩的字理教学示范课与演讲,他的博学和为人都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既教会学生语言文字又教学生做人 ,作为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应明确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又把握思想教育审美、熏陶的情意领域的目标 ,达到实在、具体、高效的“跳摘挑子”的目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如把一个结果直接交给学生就是把知识变成了一种产品 ,教师交给学生接纳 ,这样的教学虽然考试时能正确答出 ,而内容、题型一变 ,就答不出或说错 ,因为他未掌握发现问题方法。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必须努力探索教学的艺术 ,将“巧妙灵活”的教法炉火纯青地运用 ,以此达到善教的目的。善教应以兴趣为先导 ,以知识为工具 ,…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善于创设“学”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方面需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入手,因材施教,使学生乐学,并学有所获;另一方面加强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对待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现在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认真考量、鉴别,我们不能因为鲁迅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便认为鲁迅作品在语文教学上也具有同等的地位。另外,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性,否则,一些不适合中学教学的鲁迅作品选入课本,就可能会出现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尴尬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课堂一种是教师千方百计地教知识,另一种是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样不仅完成了课时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学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访问学者沙漠的《一堂阅读课》曾由《读者》《中国少年文摘》《教师博览》《现代女性》等多家报刊刊登。《小学语文教学》在2004年第4期上还刊登了辛晓明老师对这堂阅读课的详细的评价。其实,这只是美国小学一节普通的阅读课,何以由这么多家刊物刊摘?又为什么能在新闻界、教育界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个岁月轮回,又是一茬毕业生远离母校,理所当然地,我又接了一班新生。新生50多人,张张稚气的脸上挂着纯朴真诚的笑。照例是排位、发书、选班组长和各科课代表。我把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事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做。看到其他班主任楼上楼下监督搬书发书、排位不合适时不厌其烦的解释,协调时苦口婆心的“苦”相,我在一旁为自己的“聪明”偷偷乐。  相似文献   

19.
施春花 《考试周刊》2014,(61):177-177
<正>弹指一挥间,2013至2014学年即将结束,回想这一学年,虽然步履蹒跚,却喜上心头。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懂得良好的习惯是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有利保证,低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教育质量如何。因此,为  相似文献   

20.
繁盛的香樟微醉了青春梦一场.阳光透过枝叶的罅隙泼洒人间的喧嚣。青葱的植物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中拔节。我把自己沉醉于阳光的温暖灿烂中,感受这一刻的馨香与宁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